导读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惊艳世界,离不开这些高校的贡献。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查学院、国家安全学院107本科生组成的执旗手表演团队,承担了宣布冬奥会开幕环节的执旗、挥旗表演任务。

图片来源:中国青年报(李隽辉 摄)

他们手执旗帜,围成一个弧形,脸上带着青年人特有的神采!

这些男孩子的笑容感染无数人,网友点赞:他们太帅了!

北京理工大学

早在2019年10月,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数字表演与仿真技术团队就开始参与到冬奥会、冬残奥会开闭幕式的创意工作中。他们带来了“虚拟冬奥开幕式”。

“虚拟开幕式”仿真图

北理工师生们采用该校原创的“智能化创编排演一体化”系统,按照开幕式导演组要求,打造了全仿真的“虚拟鸟巢”。本次仿真精确到每一位演员的位置、动作、步伐速度……精确到开幕式的每分每秒,为开幕式的策划、设计和排练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此前,在该系统上,开幕式排演了约12次。

北理工师生在紧张工作中

《立春》节目仿真效果图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仿真系统界面

正是该仿真系统的出色发挥,保障导演组的创意第一时间“落地”,为演员们的动作找到“最优解”。

北理工还为鸟巢上空的绚烂焰火注入科技力量。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学院焰火技术团队为协助导演创意团队讲好“一朵雪花的故事”,在焰火创意的技术实现、产品选择、效果试验、燃放编排设计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北理工团队所布置的燃放焰火的底架

为确保燃放过程安全,团队在鸟巢顶部燃放区域膜结构,铺设了防火石棉布,并通过调整顶部焰火发射角度,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呈现了最佳燃放效果。

团队成员与工作人员在鸟巢周边布置焰火燃放底架

清华大学

782位来自清华的志愿者用台前幕后的努力付出为开幕式保驾护航。

伴随着昂扬欢快的音乐,运动员在标兵志愿者的欢迎下步入“鸟巢”主场地。这群充满活力的标兵志愿者中有近一半来自清华大学。

图片来源:中国青年报(李隽辉 摄)

跟随音乐摆动手臂,舞动身体,脚下的步伐欢腾雀跃,标兵志愿者的热情与活力感染着现场的每位运动员与观众,脸上洋溢着口罩也遮不住的笑意,他们向全国、全世界展示着中国青年活泼、欢快、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标兵志愿者在校内训练

为了完成这项看似容易的“欢迎”“引导”任务,清华同学一同历经了4个多月的严格训练。从动作幅度到节奏韵律,从状态气质到笑容眼神,每个人举手投足的每个细节都经过反复打磨,才得以呈现出开幕式上的最佳状态。

在开幕式的重要环节“致敬人民”中,清华有12位学生参与到了这场精彩的表演中。

他们中有本科生、也有研究生,有中国学生,也有来自巴基斯坦、法国、意大利的外籍同学。舞台上虽然只有“行走”的一分多钟,但台下却经历了成千上万次的练习。把握节奏、控制步伐、紧跟音乐、团队协作,每个环节的严丝合缝保障了他们今晚在舞台上最完美的“行走一分钟”。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激光雷达课题组研制的多普勒激光雷达在北京鸟巢体育场开展了前期观测应用,对开幕式现场的气象条件进行了长时间连续观测,获取不同高度处的高精度、高时空分辨率风速风向数据集,为开幕式举办期间的气象条件分析和预报提供历史观测数据,保障开幕式的顺利举办。

目前,多普勒激光雷达已完成在鸟巢及延庆赛区的布放,并已开展气象数据观测服务,相关数据还将应用于户外赛事期间的气象保障服务,助力冬奥会顺利开展。

北京电影学院

从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到开幕式《倒计时:立春》短片的总制片人李志伟;从担任开幕式引导员的北影学子,到由声音学院院长童雷教授率领,声音学院师生组成的实时交互视频特效团队联合INTEL团队;从前期奔赴北京冬奥组委各场馆运行团队参与筹办工作的北影赛时实习生,到纪录片的拍摄团队……北京电影学院师生、校友投身冬奥相关工作。

开幕式上,随着演出推进,场上演员脚下“盛开”出一朵朵晶莹洁白的雪花,出现“如影随形”的效果。童雷教授介绍,这是通过将实时捕捉、交互呈现等多项技术融合实现的,近700名演员在超过一万平米的LED上实现无延时呈现,也实现了世界首创。

图片来源:中国青年报(李隽辉 摄)

在《雪花》节目中,地面显示是北京电影学院师生团队负责实时生成的视频交互特效,这些浪漫场景中艺术创意的实现,是经过了“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影像识别跟踪”和“基于交互引擎技术的实时渲染呈现”两个核心技术环节来实现的,是世界上首次在超过一万平米的场地上对超过600名演员进行实时跟踪与互动的表演,是科技艺术与视觉技术领域的首创。

项目历时半年时间,在鸟巢中连续工作近三个多月,终于圆满完成了这两个节目的创意设计与技术实现。

助力冬奥开幕式

为这些高校点赞!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你点的每个好看,我都当成了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