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医院来了一位患者,该患者因为工作压力大加上经常加班,头部一侧总是有胀痛的感觉,还伴随着恶心、呕吐等症状,在社区诊所就诊为“偏头痛”并开了“盐酸氟桂利嗪10mg/次,睡前口服”。服药后症状得到了缓解,头也逐渐不晕了,而且睡眠也变好了,处理事情起来效率也更高了,因此患者认为这药效果太好了。所以之后再次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患者便没有找医生复诊而是自行去药店买了几盒。

坚持服药大概3个月左右,该患者感觉不对劲了,自己的右手总是不自主抖,不管是拿笔写字还是吃饭夹菜都在抖,给别人添茶时抖的更厉害,好几次差点洒到人身上去,到后面连左手都抖了起来,这样的手抖情况以及严重影响了他的生活工作。

在网上搜索发现出来的结果大多是“手抖可能是得了帕金森!”“手抖拿不稳东西,八九不离十是帕金森了!”“帕金森的典型症状就是手抖……”患者有点被吓到,于是赶紧前往我院就诊。通过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用药史及身体情况后,发现患者确实是患了“帕金森综合症”,但这个可不是我们平时最熟悉的“老年帕金森综合征”,而是“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后对症治疗,患者症状逐渐好转并顺利出院。

什么是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

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DIP)是常见的医源性疾病之一,是接受导致多巴胺功能受损的药物治疗后出现的帕金森综合征,属于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一种,是与服药有关出现的震颤、肌张力增强和运动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由于各种致病药物的不断应用,DIP的患病率和发病率不断上升。据一项调查研究发现,64岁或以上老年人群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的患病率为3.3%,占所有帕金森病病例的37%。目前,DIP是帕金森症的第二常见病因

为什么“盐酸氟桂利嗪”

会引起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

“盐酸氟桂利嗪”会引起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的原因在于,“盐酸氟桂利嗪”易透过血脑屏障与突触后多巴胺D2受体结合,从而降低了多巴胺能活性,造成乙酰胆碱能相对活跃,出现兴奋性乙酰胆碱兴奋症状,患者就可以表现为肢体震颤、运动障碍、静坐不能甚至伴有精神焦虑等症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希望大家注意,不管服用什么药物,都一定要遵医嘱服用,避免病从口入。其实不仅仅有“盐酸氟桂利嗪”会引起药源性震颤麻痹,总的来说,只要能阻断突触后多巴胺受体或导致多巴胺能耗竭的药物都可能诱发帕金森综合征。具体有哪些药物,在下篇文章中为大家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