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我国农用塑料薄膜用量达到240万吨,大规模的地膜使用为我国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效益,但薄型化成本降低的同时,带来了地膜使用后难以回收和“白色污染”。全国残膜平均100kg/公顷, 新疆地区平均265kg/公顷,最高达到597kg/公顷。10年地膜残留262kg/公顷,15年残留350kg/公顷;20年残留430kg/公顷。解决农田地膜残留,污染问题已刻不容缓。“限塑令”的颁布,为解决农地膜残留明确了依据,明晰了标准,同时也提升了监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泊昱鼎降解地膜是为适应社会对于环境保护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型地膜,主要原料为生物降解母料与塑料粒子母料混合生产而成。利用自然界中的微生物达到降解。

使用降解地膜不仅有利于环境保护,还有以下几点好处:

1.保温。白色地膜更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温度,导致更快地提升地温,促进种子发芽生长,特别是对于倒栽定苗的作物,更容易缓苗和促进根系生长。

2.保湿。提高成活率,田的土壤水分,除灌溉外,主要来源于降水。盖膜后,一方面因地膜的阻碍使土壤水分蒸发减少,散失缓慢,并在膜内形成水珠后再落入土表,减少了土壤水分的损失,起到保蓄水分的作用。另一方面,地膜还可在雨量过大时,防止雨水大量进入垄体,可起防涝的作用。

3.促进生长发育。应用地膜覆盖,土壤的温度和湿度增高,有利于早生快发,促进了植株的生长发育。覆膜比不覆膜的大田生育期缩短到一周左右。

4.用途广。可用于农作物的栽培,如:玉米、花生、土豆、甘薯、黄瓜、茄子、辣椒等等各种作物蔬菜种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