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2年,由MLB原创工作室打造的系列节目《徐嘉诚的棒球环游记》正式上线,以少年的视角,带你领略棒球的魅力。

文/ 宋鑫宇

编辑/ 付能量

回顾过去的两年,以内容为载体,以文化为连接手段,MLB中国逐渐打通了电影、体育、媒体等多领域,引起跨界联动,成功帮助棒球运动在青少年群体中建立了更广泛的认知度。

随着亚洲球员大谷翔平斩获美联年度MVP,成为继铃木一朗后又一个亚洲籍MVP,越来越多的球迷开始期待中国也能早日出现自己的棒球明星。

在这样趋势,以及「双减」、体教融合的大背景下,进入2022年,MLB再多加大线上内容制作,在开年之际邀请到以棒球为指引,踏上梦想征程的小小棒球少年徐嘉诚,作为MLB原创内容工作室2022年第一个系列节目的主角——《徐嘉诚的棒球游学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少年的视角,试图让更多人了解棒球,亲身参与到棒球运动中。

01

棒球小子「徐嘉诚」

提到静冈,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足球,这个在漫画足球小将中南葛队所在地的城市,素来有着足球之城的称号。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静冈县内,棒球才是历史更为悠久的第一运动。

1982年,在静冈与浙江结缔为友好城市之后,静冈出资给杭十三中修建了一片棒球场。而对于徐嘉诚一家而言,正是这片球场让棒球成为了他们家族文化的一部分。

徐嘉诚一家与棒球的故事,要从爷爷徐山谦说起。自小念的教会学校的徐山谦早早就开始接触棒球,在大学期间更是加入了上海高校棒球领军团队、曾多次问鼎上海市冠军的上海交大棒球队。给徐家埋下了一颗棒球的种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那之后,徐嘉诚的父亲徐弢中学时期恰好就读于杭十三中,成为静冈县捐助棒球场的第一批受益者,也成为了杭十三中这个有名的棒球特色学校的第一批棒球队成员,接上了这一棒传承。

相较于爷爷徐山谦,得益于时代和信息交流的便利,父亲徐弢对于棒球的痴迷程度要更胜一筹。而这一点从徐嘉诚的入坑方式就可见一斑。

早在徐嘉诚上幼儿园开始,就在父亲的带领下接触棒球。在浓厚的家庭氛围浸濡下,徐嘉诚的棒球之路从起步阶段就与众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弢不仅经常亲自带儿子训练,对徐嘉诚的要求也远比其他棒球家长来得高,「他比同龄的孩子明显要出色,这是我对他的要求。」

02

从棒球少年到网红

在培养徐嘉诚打棒球的同时,本职工作是电视台编导的徐弢还喜欢用视频的形式记录两个人关于棒球的日常故事。

久而久之徐弢发现中文网络社媒上虽然并不乏棒球题材的内容,但是大多数东西都是就棒球论棒球,做的人是棒球爱好者,看的人还是棒球爱好者,出不了这个圈子。

因此,在2020年年初的疫情之中,父子两人利用居家的时间开始在日常的训练视频之外尝试制作其他类型的棒球视频,并在抖音、B站等等社交平台上进行展示。

「其实有一部分也是因为闲得慌」对于做棒球抖音号的原因,徐嘉诚的爸爸徐弢格外的坦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徐嘉诚的棒球之路」这个账号就在2020年年初开始悄然诞生。

在账号发布的视频内容中,都是以徐嘉诚为主角,内容从棒球装备、比赛规则、日常训练花絮,到MLB美国职棒大联盟球队球星介绍,甚至还有开盲盒,和粉丝互动。甚至于还有徐嘉诚自己纯手工制作一颗棒球的过程。

在视频中,徐嘉诚的开朗、自如、可爱以及优秀的语言表达让他迅速吸引到一大批粉丝的关注,成为了在国内社交平台上能够与棒球明星和棒球俱乐部并驾齐驱,绝对的头部明星。

但事实上,在制作视频之初徐嘉诚的内心其实有些忐忑。「这些视频都需要我开口主持,再加上我知道我老爸在专业上要求是很高的,所以最开始还有一点抗拒。」

没想到的是第二天一早,徐弢就把整整二十期的口播稿写了出来。看到自己父亲熬夜写的稿子,徐嘉诚也就打消了顾虑,答应了父亲的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视频的更新,徐嘉诚与父亲在新选题和系列上的摩擦与碰撞,不但让视频的质量越来越好,也无形中加深了两人对于棒球这项运动的热爱。

「做这些视频让我更喜欢棒球了。我老爸也经常提醒我棒球光说的好是不够的,一定要把技术也练好,只有这样才能算真正的棒球达人,这也是我不断进步的动力。」

而徐弢也意识到推广棒球角度一定不能只有棒球。「破圈很重要,要让棒球圈外的人也能有一些共鸣。比如说我们有10万粉丝,可能这里面有很多人只是为了看萌娃,看看徐嘉诚打球的样子比较可爱,他们可能并不是对棒球感兴趣,但是通过视频他们会慢慢接触到棒球这项运动。」

从打球、球星介绍到父子之间的各种幽默瞬间,都被这对父子以视频的方式扎扎实实地填进了「推广棒球」的使命中。

03

少年的奇幻棒球冒险

有意思的是,这对父子的想法与目的与MLB中国不谋而合。一直以来,培养并壮大本土用户群体,不光是MLB面临的课题,也是棒球在中国发展的前提。

因此像徐嘉诚这样,融合科普、搞笑与生活感的棒球短内容,以更为直观、娱乐化的方式激发人们对棒球的热爱,与用户建立起新型互动沟通方式的棒球内容创作者,早早就引起了MLB中国的关注。

早在2021年2月份徐嘉诚刚刚入驻B站之时,MLB美职棒大联盟官方账号留下了评论,表示希望今后能看到徐嘉诚关于棒球的更多内容。

也正是那条评论让徐嘉诚和他的父亲更加坚持自己的道路「看到那条评论感觉自己备受鼓舞,希望能够通过我的视频让更多人了解棒球,爱上棒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几个月后,随着2021赛季的开始,MLB中国宣布将出台内容扶持措施,在MLB中国看来棒球运动的推广需要全民参与,而新媒体优质内容传播正是其中的关键一环。

基于这个计划,MLB中国找到了徐嘉诚,希望通过他的视角,让更多人看到棒球的精彩世界。

在MLB原创工作室的帮助之下,徐嘉诚开启了自己的棒球游学记,在走遍中国的过程中看遍每一个有棒球存在的角落的风景。

在6期的《徐嘉诚的棒球游学记》中,嘉诚老爸带着儿子前往全国各地探访游学,从女子棒球队到MLB节目制作再到装备收藏爱好者,徐嘉诚认识、了解到各种和棒球有关的人事物,学习棒球知识、训练棒球技能、结交棒球好友、体验辽阔中华大地上的棒球文化。

游学过程中,围绕徐嘉诚与各路棒球人的交往,MLB原创工作室则相应请到MLB无锡发展中心队医 、解说、球员制作衍生节目——棒球说,通过科普、补充棒球知识的形式,更好的推广棒球文化,也让《徐嘉诚的棒球游学记》更加的丰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游学的过程中,MLB原创工作室也帮助徐嘉诚完成他心中拼砌「中国棒球墙」的心愿——只要对方寄来一颗棒球,他便会将这颗球拼到雄鸡地图的对应位置之上,并回赠一颗专属于他自己的编号纪念棒球。截止目前,已经有近50颗各个队伍的棒球成功上墙。

对于这个「想要让更多人爱上棒球的小学生」来说,短短6期的《徐嘉诚的棒球游学记》虽然还无法走遍中国,看遍每一个有棒球存在的角落,但是徐嘉诚以棒球为指引,踏上梦想征程的经历去扎扎实实的,从另一个角度很好的推广了棒球文化,真正成为了棒球运动的传播者。

2020年末,《棒!少年》的上映让棒球这个在国内略显「小众」的运动项目成功破圈。

这支留守儿童组成的少年棒球队叫板命运的励志故事不仅让电影拿下了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纪录长片奖等多个奖项,也让很多人通过大荧幕第一次真正认识了棒球,进而对它产生了兴趣。

这次成功「出圈」案例的背后,是无数中国棒球人潜心推广普及项目的厚积薄发。电影名称中,代表了项目文化的「棒」和「少年」,也勾画出中国棒球运动未来发展的关键词。

在国内,或许没有多少人真正了解熟知棒球比赛的规则,但多少也会在日本漫画或影视作品中见过球员奋力挥棒的样子,也在生活中见过时常引领时尚大潮的棒球帽。而球棒和棒球帽,可以说是这项运动最基础的文化标签。

文化先行,普及滞后,这是棒球在中国绝大部分地区的现状。在很多人看来可能有些尴尬,但在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MLB)中国区董事总经理祁冬眼中,这种「倒挂」恰恰是棒球发展的一种机遇。

毕竟现实情况,还有很多人对棒球不够了解,更不要提了解比赛的规则和参与度。

针对中国市场的现实情况,从去年开始,MLB就推出原创工作室,已经连续出品原创科普动画系列《棒球101》,介绍各地棒球文化的《地域棒球》,解锁棒球时尚的《MLB潮流大赏》,聚焦球星故事的《MLB巨星档案》等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互联网时代,通过线上的传播可以吸引到更多的群体,让更多的人通过这些内容了解棒球规则,了解到中国棒球的故事。MLB原创工作室的内容推出后,讲述中国自己的棒球故事引来了社会关注,反响也很好。根据数据统计,在2021年里,MLB原创内容全网超过了一个亿的点击量。

从某种意义讲,棒球运动虽然对于大多数普通人的距离比较远,但数字化时代的便利,正把棒球运动的竞技魅力、时尚潮流推到手机屏幕前。就像是徐嘉诚的游学之旅那样,这些鲜活的元素也开始成为「后浪」们追逐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