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社交恐惧症和社交牛叉症流行之后,网上又火起来了一个新词——
如果单纯从字面意思理解的话,牛杂就是吃的牛杂,社交就是人际交往,2者似乎没任何关联。但牛杂与社交组合一起,就不再是单纯的字面意思。
对此,「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心理治疗师「李垚卓」提到,社交牛杂症在医学上或者心理学上,并没有明确定义。
日常生活中,社交牛杂症就是既有社交牛叉症的天不怕地不怕,又有社交恐惧症的唯唯诺诺,是社恐和社牛的混合体,介于两者之间来回切换的一种社交状态。
具体表现:人前孙悟空,人后林黛玉。
在熟人面前:
完全不顾他人眼光,也可能不顾形象,聊天时天南地北,哪怕中间说了一些大话、做了一些离谱的事,引得大家哄堂大笑,也不会觉得丢人,反而觉得很放松、很解压,完全在做真正的自己。
当一个人在陌生人面前:
完全没了那种放飞自我的样子,变得冷漠孤傲,坐在角落遗世而独立。当看到迎面而来的一群陌生同事时,很想逃离现场绕道走。到面前时,也会选择视而不见,就是怕打招呼。也不是不擅长社交,而是内心抵触和不了解的人一起,怕尴尬,总觉得没话题的不自然不是真正的自己。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交状态来回切换,就是社交牛杂症的重度患者啊。
社牛&社恐
为什么会在两种极端模式中反复切换
李垚卓认为,社交牛杂症其实与人际交往中,个体的安全感心理有关。
人体大脑的镜像神经元,就是根据人的心理,去指引我们关注外界对我们自身的看法和评价,然后再根据接受到的信号,在行动举止上,做适应调整。
在婴儿时,身体在发育中,镜像神经元也没发育好。这时就不太会顾及外界对我们的影响与评判,会完全以自我为中心,渴了就喝,饿了就吃、困了不舒服了就哭。
但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去自我中心化”,这时就会考虑到自己言行在他人心中的印象。
在熟人面前,因彼此都很了解,一切自然和谐、正向循环,你说的话,熟人能接上,你不说话或说错话时,也不会尴尬。
在生人面前,内心就会产生自我保护意识,并能调动起以前跟其他陌生人相处时不愉快的记忆,产生不安与抵触,这时,人的思维认知就会处于极力克制或回避状态。
李垚卓提到,在医学诊断里没这个说法,它只是面对不同社交场合作出的不同反应,不属于一种病。
所以,不管是社牛、社恐还是社杂,只要不影响正常交际,舒适就是终极奥义~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