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又是一个年头。

说到过年的娱乐活动,我们北方的“坑头文化”绝对少不了。

老老小小聚集在一起,哪怕在农村的逼仄小屋里,一张桌子一个大炕,也是两桌牌局。

桌子上是打麻将的,炕上是打牌的。

我虽然不迷恋玩牌,但是对打麻将还是有点好感的。毕竟从小受大环境熏陶,亲眼见证了家家户户唯一的娱乐活动,以及无数人对它的痴迷。

一直认为,生活在底层的人,人性是暴露无遗的。

当生活与生存划等号的时候,人性也就没有什么遮掩的东西。

我小的时候不懂这些,现在当我跳出农村,重新观察的时候,有了更多关于生与死的思考。

在“吃碰听”的背后,藏着一个“糊了”的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

先给大家讲一个真实故事。

我有一个邻居,这辈子最痴迷的事情就是打麻将。

曾经在农村的时候,每天两三场。后来到了市里,又是棋牌室的常客。现在有了手机打麻将,几个人开了麻将局之后,输输赢赢就到了深夜。

每次见到她,讨论的话题里面必然有一句“我前两天胡了把大的”、“三钻卡五魁一条龙”、“那把牌没胡真的太可惜了”……

像这样迷恋打麻将的人,并不在少数。但是她的迷恋,是付出过巨大代价的。

她的孩子几岁的时候,经常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打麻将,后来孩子自然不愿意被禁锢在麻将桌上,她就让孩子自己玩。

有那么一次,孩子碰到了开水壶。整个左胳膊,烧烫伤严重。

那个时候农村的医疗条件很落后,孩子一整个冬天烫伤都没有好。烫得大水泡又穿上毛衣,每次换药都要揭下毛衣,撕破伤口。

小小的孩子,受了多大的罪,可想而知。

按理说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之后,应该一辈子都不再碰麻将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这位邻居依然是非常痴迷,不是不心疼,不是不后悔,而是打麻将的诱惑太大了。

还有一个故事。

老家的一个人,因为太迷恋打麻将,耽误了好多事。

她下定决心,以后再打麻将就剁手指头。

后来再见到她,就是左手食指上缠着纱布在打麻将。

再讲一个故事,有一位刚生完孩子不久的妈妈,到处造谣说婆婆的坏话。

原因就婆婆不帮她带孩子,让她去打麻将。倒是有一位邻居,愿意帮她带孩子,她恨不得认这位邻居为干妈。

这些都是真实的故事,像这样类似的故事,我可以再说十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

现在再回老家,依然可以看到类似疯狂的痴迷。

她们把孩子扔给手机,自己坐到麻将桌上。然后口口声声说,这是在做自己。

拜托,这明明是在作践自己。

我也玩了几天,细细感受了一下打麻将的“魅力”,确实有很爽的地方。

比如可以不停等待摸牌的期待感,摸到自己想要牌的欣喜感,总是摸到没有牌的气愤,以及摸到令自己纠结牌的为难。

当然,还有输钱的人想要捞回一把,赢钱的人想要再赢一点,这样的赌徒心理。

这些在麻将桌上,都能得到满足。

在人生匮乏的乡土中国,打麻将可以说是精神慰藉。

我还体验了一把“专业麻将”,就是拿掉“东西南北中发白”这些风头,只有正经的牌,每个人最初摸到的牌都非常好。

每张摸到的牌也都不差,胡牌的进度非常的快,那种爽的感觉是加倍的。赢钱输钱的数量也加倍了,赌博的感觉也上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玩了两次之后,我就不再玩这种。我意识到,这不是娱乐消遣,这是赌博。这样的牌局中上瘾,真的太容易了。

我也理解了这些人的痴狂,理解了他们脑子里只有奔向麻将桌的欲望。

因为爽啊,多种心理同时得到满足。

如果说每天只有两件重要的事,那就是吃饭和打麻将。

这都是即时满足的事情,吃是为了肉体,打麻将是为了灵魂。

3

那么,为什么这些人这么痴迷打麻将,为什么这些现象在农村更加明显?

再给大家讲两个故事。

第一个是纪录片《贫穷的本质》中讲述的。

有一个地方经济非常落后,人们唯一的生活来源就是种地,种地的收入勉强维持温饱。

后来,有人给他们提供技术支持,大大提升了农作物的收入。

家家户户除了维持生计,还有了一些额外收入。

你觉得,他们会选择用这些收入继续改善生产技术,还是存款以备不时之需,还是大吃一顿爽一下?

答案是,他们会选择用这些多余的钱,吃好吃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不相信那些遥远的事情,只相信即时满足。而吃是成本最低,获得满足感的方式。

他们没有坚定的信念,去用这些钱做更有意义的事情,不愿意再等待许久收获满足感。

相比之下,还不如吃一顿来得爽快。

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个地区世代贫穷。

表面是经济的贫穷,本质却是精神的匮乏。

也就是说,心穷身穷的人,更相信即时短暂的满足。

第二个故事,也是我身边的故事。

老家有一位亲戚,他靠养羊为生,二十几只羊,就是一年收入的全部。

低价买小羊羔,经过饲养、放羊、赶羊,到了年底把羊养肥换取收入。

按理说,这么辛苦换来的微薄收入,他们应该会格外珍惜。一定要多多攒钱,然后去想别的方式赚钱。

但是,他们家每年卖羊的时候,都会留下一只自己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只羊的价格,应该是不低的。一般农村人家也不舍得,如此放肆满足地吃昂贵的羊肉。

村里很多人,都不理解他们的行为。

可是,从心理的角度就很好解释了。

因为他们的内心太匮乏,好不容易有了让自己满足的事情,他们不舍得轻易放弃。

吃东西如此,打麻将如此,网络游戏如此,刷短视频同样如此。

4

我们的大脑,有一个不好的习惯。

它会天然选择“抄近道”,就是选择用成本的最低,获取最高满足的方式。

大吃一顿,疯狂买买买,刷手机游戏,沉迷麻将桌,都是“低成本高满足”的方式。

但是,这些满足感都是转瞬即逝的。

结束之后,我们很快就会陷入更大的失落感。

我们会觉得,空虚无聊,我们会觉得自己的生活没有什么意义,我们会觉得自己有负此生。

那么怎么办呢?

只能继续寻找满足感,继续用低成本高回报的方式,满足自己的内心。

当这个循环开始之后,所谓的“上瘾”也就产生了。

就比如我的妈妈,每次麻将局散了之后,都会感叹“打这玩意干嘛,太耽误时间,还没意思”。

但是,每次不到半天,就又坐不住了。

这时候“三缺一”的电话响起,那就是风雨无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比如我们自己,打开短视频软件,想着就刷一小会,然后半天就过去了。

关上手机那一刻,怅然若失的感觉。立志下次一定不能这样,一定要做有意义的事情。

但是一觉醒来,又是周而复始。

因为不经意间,我们都成了即时满足的奴隶,我们都屈服了大脑的“抄近道”。

如果你也有这样的感受,那么不妨重新差距审视自己。

我们的生命里,是不是缺乏一些“意义感”,是不是不敢追求更难更有意义的事情?

《活出生命的意义》一书汇总指出,寻找生命的意义有三个途径:

工作,做有意义的事;

爱,关爱他人;

勇气,克服种种困难。

拿我自己而言,我觉得我现在愿意写下一些文字,哪怕只能影响少数的几个人,哪怕有那么几句话让我的读者觉得有所收获,都让我觉得非常有意义。

我的家庭非常幸福,老公和孩子非常爱我,我不惧怕生活的冰冷与困苦,因为我知道有人是深爱我的。

我也非常愿意关爱他人,给别人温暖与治愈的感受,真的非常满足。

还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当然,去吃本不该吃的苦,那是傻B。

我们所谓的勇气,是勇敢面对生活的挫折,以及在克服的过程中,看到自己的勇气。

这些满足感,是吃多少炸鸡,打多少麻将,刷多长时间的短视频,都无法替代的。

当然,我们并不是说,人不需要即时满足。而是说——我们不能“只”做让自己瞬间满足的事情。

从打麻将获得的感悟,希望给你一点点的启发。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