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诸城市枫香小镇小区,提起46岁的吕敬玲,大家对她称赞不已。她的父亲因伤致残,高位截瘫,她毅然“带着父母出嫁”。最近,吕敬玲入选1月份孝老爱亲“潍坊好人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吕敬玲(右)和母亲在一起。

5岁开始帮忙照顾父亲

2月6日,在枫香小镇小区吕敬玲家里,暖意融融,她一会儿给母亲量血压,一会儿叮嘱母亲“别忘记吃药”。她说,她的家,就是娘的家。而她的家里,还有年迈的公爹,吕敬玲也非常上心地照顾着。

“爸爸走了,婆婆也走了,妈妈和公爹也渐渐变老,我要好好调养身体,照顾好妈妈和公爹。”吕敬玲的这句话饱含着她的坚强——2019年,她查出患了甲状腺癌,已进行了两次手术。

吕敬玲是独生女,父亲有正式工作,每个月都有工资,一家人生活得非常幸福。然而,1981年7月,父亲在工作中因伤致残,高位截瘫,失去了自理能力。当时,吕敬玲只有5岁,年幼的她跟随母亲陪着父亲,辗转在青岛等地的医院。那个时候,她学会了给爸爸端屎端尿、买饭买药等,帮着母亲照顾着父亲。

“医生说,爸爸的伤很严重,‘活不过三年’。当时,我不理解,但我记得我和爸爸说‘爸爸,我就是您的腿’。”吕秀玲说,当年,父亲受伤后一直很绝望,正是因为她的这句话,让父亲有了活下去的勇气。

悉心照顾送走父亲和婆婆

1995年,吕敬玲在诸城市水利局参加了工作。工作后不久,很多亲朋好友给她介绍对象,吕敬玲的择偶条件中,最关键一条就是,她要“带着父母出嫁”,很多人难以接受,就连她的父亲起初也不同意,不愿拖累女儿。在她的坚持下,父母最终同意了。2000年,父母跟着她一同“出嫁”了,吕敬玲嫁给了同在水利系统工作的丈夫。吕敬玲很感激丈夫,一直默默支持她,还帮她一起照顾父亲。

为了照顾好父亲,她学会了营养搭配、注射喂药、通便导尿、推拿按摩、针灸拔罐等护理技能。为了方便父亲出行,吕敬玲和丈夫专门买了一辆面包车,方便装载轮椅,他们就是用轮椅推着父亲走遍了诸城市的水库、河流和重点水利工程,这是父亲喜欢去的地方。

2017年5月,吕敬玲在悲痛中送走了68岁的父亲。命运多舛,2019年时,吕敬玲查出患了甲状腺癌,接连做了两次大手术。同年,她的婆婆也重病住院,吕敬玲拖着病体和丈夫悉心照料婆婆,但婆婆还是在一个月后离开了人世。

吕敬玲对老人的孝心和付出,深深地打动了周围的亲戚邻居,赢得了大家的一致称赞。每当遇到这样的夸奖,吕敬玲总是谦虚地说:“我只是做了女儿、儿媳应该做的事,没什么好夸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