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体育局通过实施群众体育树品牌、竞技体育争金牌、体育产业创名牌“三牌争创工程”,激发内生动力,实现体育事业重点领域求突破、改革关键环节作攻坚、思想价值引领得提升三方面成效,为“智城滨州”高质量发展架设民心引擎。

弘扬体育精神,落实体育改革,开创体育事业,是时代赋予体育工作者的使命担当,也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殷殷向往。2021年,滨州市体育局以全面、长远、科学的眼光谋布局,通过实施群众体育树品牌、竞技体育争金牌、体育产业创名牌“三牌争创工程”,激发内生动力,筑牢工作根基,实现体育事业重点领域求突破、改革关键环节作攻坚、思想价值引领得提升三方面成效,为“智城滨州”高质量发展架设民心引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体育先行,以智兴城

抢抓国家体育公园建设契机,打造首张“全国体育公园城市”名片,在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味,创新城市品牌中推进体育事业量质双升。

建设“全国体育公园城市”。向上对接争取全国“十四五”体育公园建设指标7个,数量全省首位,体育公园城市建设列入“十四五”规划,确保年内完成26处体育公园建设规划选址,加大财政投入,全面开工建设。

建设全民健康文化中心。去年5月,总投资16.5亿元的滨州市全民健康文化中心项目正式开工,涵盖8.4万平方米的全民健身中心和可容纳3.3万人的主体育场,为滨州群众文体活动提供场地。

规划羽毛球训练基地。鼓励社会参与,加强体企融合。魏桥创业集团投资15亿元建设世界一流羽毛球训练基地完成选址正在规划设计。作为城市新地标将有力带动滨州专业训练、技能培训、赛事产业并经济社会转型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赛事活动,各具风采

立足黄河,培育品牌。做好“黄河文章”,举办马拉松、自行车、健步走、摩托艇、轮滑、钓鱼等赛事,培育“滨州黄河风情带”“走近黄河·韵动滨州”“沿着黄河去码头”等品牌,带动群众体育异彩纷呈。

去年,成功举办首届社区运动会,开展社区赛事90余场,2万余人直接参与,带动30万人参加锻炼,并以“市级社区总决赛-县级社区运动会-街道办事处分站赛-各社区分站赛”四级联动模式,为“后疫情时代”持续组织体育运动提供方案。

多元赛事,相互支撑。滨州去年累计开展各级赛事4000余次,带动超100万人次群众参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43%,全民健身形式、内容不断创新,健康理念深入人心。尤其足球比赛,更是业内领先。

目前国内竞技水平最高的五人制足球职业赛事,并唯一获国际足联、亚足联认可的五人制国内足球官方赛事——中国足球协会五人制足球超级联赛落户滨州。

健康引领,理念先行。市第十一届全民健身运动会以“全民健身新时代·富强滨州动起来”为主题,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全民健康、全民共享,举办棋类、球类、展示类比赛44项,带动群众超百万人次。

良好氛围激发企业热情,全省首个企业家运动会在滨州举行,从而“体育搭台、企业参与、服务大局、助力发展”,推动体育精神融入企业文化,获山东省体育局高度赞扬,认为“极大丰富了山东省全民健身的内涵,必将引领全省全民健身活动更加广泛创新性开展。”

振兴乡村,贴近生活。以“庆丰收、感党恩”为主题,举办全市第三届农民运动会,为农民生活提升品位。结合机关人员健身需求,举办全市第十八届市直机关运动会,开展党员健步走、快乐工间操等20个项目的比赛,市直部门77个代表队超3500名党员干部参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服务群众,彰显情怀

全年投入1193.12万元,新建或提升健身设施1732处,不断完善“10分钟健身圈”。尤其居民生活区,新建295处设施,配建老旧小区健身设施60处,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77.5%。投入267万元,建成使用面积不低于150平方米的“百姓健身屋”34处。此外,完成1343个村健身设施提档升级,全面完成行政村健身设施第一轮提升,惠及全市5300余个村。

2021年,市体育局分别在全省群众体育工作会、全省青少年体育工作会和全省体育社会组织工作会上进行典型发言;作为全省两个先进地市之一,参与全省体育产业“十四五”规划制定,市体育总会和四家区县总会获省体育总会“2021年度网站信息发布信息先进单位”,1人获省体育总会“2021年度网站信息发布信息先进个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竞技体育,争创一流

东京奥运会赛场,杨俊霞、鲁诗雨、张博文3名滨州籍运动员入选中国体育代表团。其中,鲁诗雨作为领桨选手取得女子赛艇四人单桨第五名,张博文取得男子十米气手枪第六名。

全国第十四届运动会上,滨州27名运动员在射击、摔跤、柔道、赛艇、田径、橄榄球、排球、足球、手球、武术、自行车等11项比赛中,以8枚金牌取得滨州全运历史上的突破性佳绩,参赛人数占全省2.82%,金牌贡献率13.79%,金牌数位居全省第六位。

体教融合方面,组织11位市县体校校长参加全国体校体育教育联合会暨中国体校校长国际论坛。《关于滨州市体教融合工作现状的调研报告》获评全市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承办省级青少年赛事5项,取得省青少年锦标赛金牌52枚,全市7个县市区的7000余名青少年参加比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体育产业、起势成势

品牌建设渐成体系。加强向上对接,帮助惠民县成功创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在山东省第二届体育用品博览会上,获授“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牌匾,并成为北京冬奥会指定用品。建成国家、省级体育产业示范试点、精品赛事与线路15项。

体育产业更具气象。2021年实现体育彩票销售6.92亿元,销量上升3个位次,增幅39.32%,全省第一;实体增幅42.64%,全省第一;市场份额增长8.36%,全省一位;市场占有率69.98%,全省第二。全市筹集体育彩票公益金4761.77万元。此外,围绕“体育产业创名牌”工作目标,与泰山体育产业集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从而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推动企地融合、共赢双升。

发展态势更加繁荣。完成市2016-2018年度省级体育产业专项资金扶持项目的绩效评价工作;发放年度市级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100万元,扶持4类产业业态、24家体育企业;发放省级体育惠民消费券49.8万元。滨城区省级社会力量办体育试点县工作开展顺利,并立足县市区优势,打造博兴、三河湖、沾化体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试点基地。

久久为功,善建善成。截至目前,滨州已形成邹平、滨城、博兴为核心的健身服务业及竞赛表演业,以无棣、惠民为核心的体育产品制造业,以沾化、无棣、阳信为核心的户外运动三大产业集群基础框架。2021年,滨州《创新推进体育场馆市场化运营》获评“全省政府系统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市体育局获得“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表彰,以及省政府“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有功集体”奖励。(作者周波系滨州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