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嗽散是中医对于咳嗽的一个常用方,出自清代名医程国彭编撰的《医学心悟》,主要就是针对咳嗽而设。
但是,《黄帝内经》有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也就意味着咳嗽一症不仅仅和肺有关,那么,咳嗽的原因也就五花八门了。而止嗽散所适应的咳嗽,自然有其特点而不是一个“万金油”。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其配伍,才能真正掌握它的用法。
首先看一下它的汤头歌诀:
止嗽散为心悟方,白前百部桔甘襄,陈皮紫菀配荆芥,统治诸般咳嗽良。
从歌诀可以看出它的组成:桔梗、荆芥、紫菀、百部、 白前、甘草、陈皮。
从这个组成也可以看出,全方基本是一些宣肺、降气、润肺、散邪之品,其适合的咳嗽也就是外感所致,症见咳而咽痒、咯痰不爽,或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
虽然止嗽散是一个外咳嗽的基础方剂,但并非所有咳嗽都适合用它,注意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外感”,也就是有外邪存在。
但是,通过对它的加减化裁,也就能适合其它杂症咳嗽问题,关键是看如何去化裁了。
止嗽散还有个特点,反映了肺脏的生理和病理特点。中医有云肺为娇脏,但它到底是怎么一个“娇贵”法,从止嗽散的配伍组成上可见一斑。
止嗽散针对的是外感咳嗽,那么此时到底有没有外邪?
如果外感于风寒之邪,风邪为主而寒邪不重,或者过了一段时间外邪大势已去,这时候就是外邪犹在而势弱。
之所以外邪犹存,原因也有多个,一是解表不彻,发散之力不足,表邪虽然得到一定的驱逐,但并没有彻底散尽;
至于不药而愈,那就是正气充足的情况下,病者自认为强壮而拖了几天,这个过程里,病邪逐渐衰减,但还处于一种欲尽未尽的时刻。这种情况就是正气不衰,表邪未尽,主要体现在肺气不宣上,所以表证就比较轻微,以咳嗽的问题为主要表现。
在《医学心悟》里,止嗽散主证是是咳嗽咽痒而微有恶风发热,此时的咯痰不爽是就是肺气不宣所致在。无所谓痰多痰少,肺气不宣而致津液凝聚而生痰,咯出不利。
苔薄白,脉浮缓,提示表证并没有彻底解决。
特别之处的一点事,止嗽散针对的咽杨咳嗽,这是一种风邪在肺的表现,所谓治风以化痰,但需要解决的只是“未尽”的风邪余孽。
君药:桔梗、 白前,性味偏于寒凉,主要是宣肺降气,,其中桔梗开宣肺气而化痰,百千降肺气,这是一个升降同用的配伍;
臣药:百部、紫菀作臣药。它们都可以用于新久咳嗽,其中百部平性,紫菀偏温,既入气分又入血分,温而不燥,属于温润之品。君臣四味就是很对外感之后,留下的肺气不宣,主要以宣降肺气为目的。
佐药:荆芥、陈皮。荆芥性味辛而微温,可以说是辛温解表药里最平和的,在方中起到疏风解表而不过。用陈皮理气化痰,考虑到肺气不宣以后,多少会产生痰。陈皮理气而能化湿,有助于化痰。
使药:甘草,既可以和桔梗利咽止咳,如《伤寒论》里的桔梗甘草汤,还能调和诸药。
总而言之,止嗽散是一个咳嗽常用的方剂,全方主要还是适合外感表邪未尽,肺气不宣所致的咳嗽。如果是一些杂症引起的咳喘,还是需要灵活变通的。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