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是世界上最具有忧患意识的民族,如果让一个美国人在计划之外拿出一大笔钱那基本上是天方夜谭,但是中国人不一样,中国人会合理分配收入甚至相当部分的家庭将自己收入的五成以上用作储蓄。中国民众对于理财投资的思维相对滞后,大部分人储蓄的唯一途径就是将钱存到银行中,因此了解央行政策,合理选择储蓄形式对我们至关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央行发布了一项新规,叫停了四类存款,究竟是哪四类存款被叫停,对于我们普通群众而言的影响有多少呢?

异地存款

第一个被叫停的存款类型就是异地存款。异地存款就是异地的银行跨过地域来吸纳本地储户的存款。在新规出台之前,这样的行为其实是被默许但是不被提倡,主要是因为构成异地存款的前提是该金融机构并未在当地开设网点,这就意味着储户如果需要提取存款,需要跨地区办理。给储户带来麻烦的同时也增加了金融风险。

异地存款又麻烦又危险,为什么有人愿意相信呢?主要是因为这些异地的小银行为了吸纳存款,将利率调得很高,而过高的利率就会增加银行的运营成本,减少银行盈利。小银行本就承担风险能力差,一旦遭遇突发情况,储户的利益难以得到保障,这也是国家出台规定禁止异地存款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互联网存款

互联网存款也很好理解,即为通过网络平台将资金存储到银行之中,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通过手机银行或其他官方网络平台进行的网上存储业务不在互联网存款的定义之中。狭义地理解互联网存款就是指通过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平台进行存款业务。

互联网存款其实可以理解为更广义的异地存款,其风险和隐患也是和异地存款有着类似的地方,只不过互联网存款的吸金范围更广,金融风险也就更大。互联网存款同样通过高利率的形式吸纳存款,只要你有网络那就可以选择高利率的银行存钱,但是如此一来,可能这些银行本身不具备这么大的资金吞吐能力。

原本可能有5亿元的存款,然后有4亿的贷款业务,银行的收益很有保障。但是一旦存款数量过多,而贷款业务较少,就会使银行的盈利陷入负增长,使银行放宽贷款对象的审核,从而增加坏账的风险,危害储户的合法权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靠档计息

什么叫靠档计息呢?大家都知道,银行存款三年期、五年前、十年期的利率都是不一样的,储蓄的时间越久,利息也就越多。靠档计息就是原本五年定期的存款,在四年的时候因为一些特殊原因,储户要求提前支取。这笔存款虽然没有到达约定的五年时间,但是已经跨过了三年期,那么就会按照三年定期的利率和储户予以结息。

这样的存款方式会打乱银行原有部署,一旦出现大批量的提前支取,银行的资金链条可能会出现断裂,从而增加金融风险。停止靠档计息虽然损害了一部分人的利益,但是总体而言是对金融体系的有力维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构化存款

结构化存款原本就是存款业务中的高回报,高风险。所谓结构化存款,就是银行会将储户的存款进行结构化规划,一部分用于存款保本而另一部分用来投资追高,这项业务原本也不是稳赚的,如果在投资过程中出现意外,有很大可能性是0收益,虽然不是稳赚,但是一定不赔,结构化存款是保本存款。

但是现在结构化存款已经成为了历史,现在仍有类似的业务只不过不再是存款业务而是变为理财业务了。尽管形式和之前是一样的,但是性质却发生了根本性颠覆,从存款变为理财这就意味着投资者不再有保本作为娄底。这其实是金融市场的法则,既然决定追求高收益就必然要承担相应的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这些存款产品之所以被取消,主要原因是这些产品扰乱了金融秩序,高利率对于储户是福利,但是对于银行就是负担。银行为了支付高昂的利息,就要势必投资一些高风险的项目,不然储户的利息从何而来。但是这就给国内的金融体系带来了风险,投资高风险项目一旦失败,这些高息揽储的小银行能否承受?储户们的利益谁来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