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冬奥会在我国顺利举办,目前众多比赛项目也在火热进行当中。冬奥会的各类比赛项目自然离不开冰与雪,虽说北京位于中国北方,基本每年都会下雪,很多地方也会有积雪,但这些堆积的雪可并不能作为比赛用雪。冬奥会使用的雪可不一般,它们并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通过人工制造出来的,并且这种造雪技术还曾被国外封锁,那么人工造雪能有什么科技含量,真有这么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冬奥会冰雪中的秘密

冬奥会冰雪中的秘密

我们知道,奥运比赛竞争是非常激烈的,比赛过程中小小的差异也会对比赛成绩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对比赛场地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比赛使用的雪同样如此。奥运比赛使用的雪对其密度、硬度、结构以及含水量等各种参数都有严格的要求,如果只是使用常规的造雪技术,是完全没法满足赛事标准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小的雪花背后是极其复杂的结构

小小的雪花背后是极其复杂的结构

首先我们看看雪是如何形成的。

我们知道,水是有三种状态的,分别是固、液、气态。水处于什么样的状态主要与温度和压强有关。当温度较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会逐渐形成过饱和现象,从而使水分析出结晶。这些结晶物最初主要是凝结在悬浮在空气中的颗粒物上,当水分不断地析出,小冰晶也会不断长大,从而形成雪花

很多人印象当中的雪花都是六角星形,但真正雪花的形状是非常多的,包括棍形、针形、饼状等等,雪花在从冰晶生长的过程中非常复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各式各样的雪花形状

虽说水分凝华后会在冰晶上生长,但“长”成什么形状受环境的影响非常大,与大气温度、湿度密切相关。在自然状态下,由于大气的温度和湿度不断变化,雪花呈现千变万化的形态,这也是为什么自然状态下的雪无法达到比赛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自然状态下形成的雪花大多都是扁平疏松状的雪花,落地之后枝体结构会交织在一起,从而形成的积雪孔隙率非常高、密度小(自然新雪的密度在0.05到0.15克每立方厘米)、硬度低,这种雪非常松软,不利于比赛。而人造雪为近似球状或圆锥形的密实晶体,形成的积雪孔隙率低、密度高(人造雪的密度高于0.5克每立方厘米),硬度和强度等力学性能远高于自然积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同条件下产生的雪花形状

由于人造雪相当于机械化生产,因此产出来的雪花晶体类型单一、性状稳定,能够更好地满足要求。除了对雪花的性状有要求,雪花的堆积状态同样非常重要。冬奥会比赛中的雪主要是冰状雪,也就是在造雪机造雪之后增加一个注水的步骤,使雪道表面保持近似于冰面的结晶状态。

因此这些雪的密度会大于普通雪,冰状雪的密度可以达到590千克/立方米以上,这种高密度的积雪不仅能够提供较大的强度,同时还能够保持一定的弹性,从而保证运动员在雪面上能够更好的发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国成功突破技术封锁

我国成功突破技术封锁

虽说冬奥会已经举办了二十多届,但冬奥会所涉及的核心造雪设备、雪道技术、储雪技术等都主要掌握在意大利、俄罗斯、芬兰的相应团队手里。为了更好地做生意,这些造雪技术也对中国实行了一定的封锁,那么如果举办奥运会完全依赖于国外的团队,也会让我国处于被动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我国近些年科学研究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因此我国在2017年开始,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就组建了以科研院所、冰雪高校、滑雪场和企业为主体的联合团队,在秦大河和王飞腾等院士的带领下,开始全力突破这一技术,对中国的冰雪产业化发展进行研究。

由于该造雪研究项目必须在野外进行,同时时间紧迫,该科研团队的研究人员几乎每天都要工作十一个小时以上,直至天黑才结束。在历经了近五年时间,在造雪以及储雪方面的多项技术得到突破,并成功运用到本届冬奥会上,保证了冬奥会赛事的顺利进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报道,我国此次冬奥会提前造雪,整个造雪工作持续了近6周的时间,造雪面积12.5万平方米,造雪量达到了数十万立方米。因此这次冬奥会我们还要感谢这些默默付出的科研团队,为他们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