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傍晚,国务院印发《“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态度青岛”注意到,在这份涉及中国未来五年的交通规划中,作为山东双核,青岛和济南被赋予了不同的定位。

在《规划》中,有关“综合交通枢纽建设重点工程”的表述,对于各个城市的交通地位最为重要。

提升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成都、重庆等枢纽城市的全球辐射能级。依托上海浦东、天津滨海、广州白云、成都天府等枢纽机场以及深圳西丽、重庆东站等铁路客运站,建设一批综合客运枢纽场站,推进综合客运枢纽场站间直接连通,实施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铁路枢纽优化工程,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能级,建设天津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重庆陆港型物流枢纽等综合货运枢纽场站。

增强南京、杭州、沈阳、大连、哈尔滨、青岛、厦门、郑州、武汉、海口、昆明、西安、乌鲁木齐、宁波等枢纽城市的国际门户作用。完善杭州、宁波、厦门、郑州武汉等枢纽规划,建设南京禄口、杭州萧山、厦门翔安、昆明长水、西安咸阳、武汉西站、宁波西站、海口新海港等综合客运枢纽场站,建设大连、厦门国际航运中心和宁波舟山国家大宗商品储运基地。

提升石家庄、太原、合肥、济南、长沙、南宁、兰州等枢纽城市全国集聚辐射功能。优化主要枢纽场站及集疏运设施布局,围绕济南遥墙、长沙黄花、南昌昌北、兰州中川等枢纽机场以及雄安站等铁路枢纽站,建设一批综合交通枢纽场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中不难看出,国内交通枢纽重点城市,已经被分成了三类,有不同的定位。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深圳、成都、重庆等城市是第一层级,定位是“提升枢纽城市的全球辐射能级”;青岛与南京、杭州、沈阳、大连、厦门、郑州、武汉、西安、宁波等城市一起,被放在了第二层级,定位是“增强枢纽城市的国际门户作用”;而济南则与石家庄、太原、合肥、长沙、兰州等城市一起,被放在了第三层级,定位是“提升枢纽城市全国集聚辐射功能”。

从全球到国际,再到全国,三类城市的定位层级相当清晰。

而在此前,2017年2月,国务院下发的《“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中,青岛与济南的定位还是同一层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上图来看,在“综合交通枢纽布局”中,当时的规划同样是将全国各大城市分为三类,即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和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及口岸枢纽,青岛和济南都在“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里面,具体是这样表述的:“全面提升长春、沈阳、石家庄、青岛、济南、南京、合肥、杭州、宁波、福州、海口、太原、长沙、南昌—九江、贵阳、南宁、兰州、呼和浩特、银川、西宁、拉萨、秦皇岛—唐山、连云港、徐州、湛江、大同等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提升部分重要枢纽的国际服务功能。”

也就是说,青岛从“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变成了“增强枢纽城市的国际门户作用”,从全国“升格”成了国际门户,而济南从“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变成了“提升枢纽城市的全国集聚辐射功能”,变化不大。

“态度青岛”注意到,与青岛一样,在十四五规划中升格成国际门户的城市,还有南京、杭州、宁波、海口等,其中南京、杭州、宁波都是来自长三角的重点城市。

其实,在十三五规划中,就有“提升部分重要枢纽的国际服务功能”这样的表述,显然,南京、杭州、宁波、青岛等地,都是提升了国际服务功能,从而成了“国际门户”。

对于这种城市未来交通地位的变化,有不少评论人认为,这是青岛角逐“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砝码——毕竟,与青岛同样交通定位为国际门户的城市里面,西安、武汉、郑州都已是国家中心城市,南京、杭州、沈阳等城市,也是未来角逐国家中心城市的有力竞争者。

但实际上,从去年至今,山东对于济南和青岛双核的定位表述,一直没有变过,即“支持济南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支持青岛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有关山东省内双核城市“国家中心城市”的博弈,已有明确结果。

而在近日公布的《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中,对青岛的表述中,就充满了“国际范儿”,除了2035年进入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行列外,还有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等,此外还特意提到了“完善青岛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功能”。从这个角度来说,青岛在未来五年定位国际门户,也是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