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昆明滇池大量房产项目“贴线开发”“环湖开发”与湖争地一事引发社会热议。昔日绿树成荫生态林,为何今夕却成了水泥钢筋别墅区?秦岭违建别墅拆除余烟未散,云南滇池房产却以“健康养老”之名,行房地产开发之实跑步进场。

昆明铭真生态爱心苑高尔夫球场不仅侵占滇池一级保护区,还违规经营11年之久、并且在国家开展“清高”工作后拒不整改。今年4月,督查组进行暗访,该球场的整改终于有了些“进展”,该球场为了应付督察,企图用突击种树、插枝充树的方式滥竽充数、蒙混过关。而当督察组请现场陪同的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把滥竽充数之“树”拔起来的时候,无根无茎的枝条让所谓的“整改”变得耐人寻味。突击种树,不过是为了应付;插枝充树,又岂能掩人耳目?

如此拙劣的弄虚作假、虚假整改的手段却并非首次出现,该公司曾于2018年在球场上象征性栽种少量树木,以此回应相关部门“立即停业并退出滇池一级保护区范围”的指示,所以这次突击种树、插枝充树不过是故技重施。但我们不由得想追问,为什么这样粗劣的作假手段在2018年能瞒天过海?为什么长期以来该球场能对各级部门的三令五申置若罔闻?是谁,给了这个球场违规经营且拒不整改的底气?又是谁,让本该绿水青山的滇池生态变得脆弱不堪,所谓投入巨大的环境治理化为虚谈?

生态环境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如果只为了眼前的“政绩”,无视环境去进行非法开发,破坏生态变既成事实,拖久了成历史遗留问题,最后由国家或上级部门费钱费力费时间地进行生态修复,这无疑是一种短视且极不负责的行为。生态治理、环境保护,哪能只算小账、不算大账,只算眼前账、不算长远帐呢?

同时,有制度就要落实,有责任就得履行,有督察就必整改,环境保护是政治任务,也是政治承诺,是必须实现、不能有折扣变通的事项。我们要让地方干部对环保问题予以足够的重视,可以考虑加大环保问题在政绩考核中的所占比例,落实环保考核“一票否决”制。此外,坚决查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问题背后以权谋私、虚假整改、阳奉阴违等问题,肃清纪律,积极推动问题有效整改,真正保护好我们的“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