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说过,今年经济能否“稳增长”,开局非常关键。

而昨天傍晚,央妈发布了1月金融数据报告,不妨从中窥测一下。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我先再次科普一下金融数据中的三个指标:M0、M1、M2。

M0(流通货币)=目前市场实际流通中的现金;

M1(狭义货币)=M0+活期存款(包括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M2(广义货币)=M1+准货币(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白了,M2=现金+活期存款+其他定期存款。

其中有一大部分是不在市场上流通的,例如公积金、理财产品等,但是它们却随时可以直接变为现金流入市场。

如果短期内它们大量变现,被用来购买社会上的物资,最终就会引发物价上涨,通货膨胀。

如果这部分资金被用来买房,房价就会面临上涨,就是这么个道理。

好了,话不多说,让我们开始吧。

.01

先来看看广义货币(M2),1月份余额243.1万亿元,同比增长9.8%,预估是9.2%。

下面是近两年M2的增长走势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看到,M2增速已经连续两个月回到9%及以上,1月的增速比预期要高。

这就说明,去年12月到今年1月的降准、降息动作,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市场出现了好转。

不过,与疫情期间对比来看,目前的增速还没回到两位数,还有不小的差距。

一方面,这体现了央妈不愿意大水漫灌的思路,另一方面,这意味着在经济压力尚存的情况下,接下来还有降准、降息的空间,一季度还可以继续期待。

再来看看狭义货币(M1),1月份余额61.39万亿元,剔除春节错时因素影响,同比增长约2%。

下面是近两年M1和M2的增长走势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看到,M1增速从去年12月反弹到3.5%之后,再次下滑至新的低点,仅次于2020年1月,与M2之间的剪刀差也再次拉大。

对于这个情况,央妈也给出了解释:春节前由于企业集中发放薪酬、福利,单位活期存款会向个人存款转移,导致M1减少较多。

说白了,M1增速下滑主要是因为春节前企业都在发年终奖,毕竟《2021年企业年终奖发放计划调研报告》已经显示,今年有9成企业计划发放年终奖。

所以,当人们把年终奖存起来,变为个人存款,M2也就增加了。

除了发年终奖之外,M1增速下降,也意味着企业投资意愿的降低,还需要政策的刺激。

记住一点:只有M1与M2之间的剪刀差非常小,甚至超过M2,才能说明市场良好。

另外要提一下的是,虽然M1增速再次下滑,但流通中货币(M0)却同比大增18.5%,比去年全年7.7%的增速还要高2倍多。

我估计可能就是和最近“个人存取现金超5万元要登记”的消息有关,不少人都提前把现金拿出来了。

接着来看看社融,1月规模存量为320.05万亿元,同比增长10.5%。

下面是近两年社融规模存量增长走势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看到,社融增速也连续3个月反弹了,这是好的。

但还是比不上疫情前的水平,说明央妈目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还是不够的。

我上个月说过,社融增速只有回到12%甚至突破13%,经营困难的企业才能长舒一口气。

所以,今年经济要实现良好开局,企业活跃度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不然也会影响到经济转型,还得走“基建+房地产”的老路。

.02

对了,在金融数据报告里,关于房地产的就是住户部门数据了。

具体来看,1月份住户贷款增加8430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7424亿元,而住户部门的中长期贷款其实就是房贷。

那么,这意味着什么?

其实,对比一下去年1月的情况,就知道了。

2021年1月住户贷款增加1.27万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9448亿元。

可见,今年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虽然也有增加,但依旧比不上去年同期水平,增量差了2000亿元。

所以,反映到市场上,今年1月楼市的情况自然也就比不上去年了。

根据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2022年1月全国重点66城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171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了4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算到了2月份的春节假期,返乡置业潮也没有出现,除了上海成交比较好,其他城市普遍都很惨。

所以,最近很多城市都不约而同地放松了调控政策。

像北海、南宁、自贡和福州等城市,先从公积金下手,降低公积金购房门槛,而像惠州就更大胆了,直接“降息”上百个基点。

具体可以回顾昨天的文章:楼市开局即翻车,难怪要“降息”100个基点!

但我还是要提醒一下大家,越早喊救命的城市,投资越是不能碰,自住一套核心地段的就够了。

.03

最后说说一则关于房企的重大消息。

上个月,曾经有外媒报道过“中国正在起草规定放松开发商使用预售监管账户的资金”。

具体可以回顾:外媒:中国正起草楼市新规,影响重大!

只不过,当时没有透露很多具体的内容,所以很多人觉得,开发商是不是又可以随便挪用预售监管账户的资金了?

而在昨天晚上,答案终于公布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财联社报道,全国性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的意见已于近日出台。

我看了一下,总的来说并没有明显放松,预售资金还是要专款专用的。

有知情人士透露,购房人的定金、首付款、按揭款和他形式的购房款,应全部直接存入预售资金监管账户。预售资金监管账户中的监管额度内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使用用途包括建筑材料、设备款、施工款等相关支出。

而这个监管额度,由市县级城乡建设部门根据工程造价合同等进行核定,以确保项目竣工所需。

但是,重点来了!

当账户内资金达到监管额度后,超出额度的资金可以由房企提取自由使用。

换句话说,账户内的资金可以用,但只能用超额的部分,而且前提必须是保交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预售资金对房企来说有多重要?

众所周知,房企搞钱无非两个途径,一是融资,二是卖房。

而近年来,随着融资渠道收紧,很多房企都只能够靠卖房来回款。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共20.1万亿元,其中定金及预收款达到7.39万亿元,个人按揭贷款3.24万亿元,加起来占比高达5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去年由于房贷环境的收紧,下半年楼市行情都很低迷,所以房企流动性一紧张,连地都不愿意拿了,而且还频频爆雷,影响上下游行业。

所以,现在能够把预售资金账户中超额的部分拿出来用,也算是一个利好消息。

那么,这意味着房企们都得救了吗?

别天真了,当然不是!

首先要知道,自从去年恒大爆雷之前,很多开发商还是会钻空子,玩“左进右出”,腾挪预售资金的。

而在恒大爆雷之后,包括成都、北京等城市,都出台了不同的预售资金监管政策,有的力度小,有的力度大。

所以,这次这份文件,我觉得更多的影响在于纠偏,力度小的要加强,力度大的要松一松,类似于因城施策。

再说,有的中小房企,房子本来就难卖,账户资金还不一定能够达到监管额度,连挪用的机会都没有,谈何利好?

相反,那些信用良好、有实力的房企,才是真正要偷笑的人。

当然,目前真正的“全国性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的意见”还没正式公布,具体内容和报道有没有出入还有待考证。

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在完成保交楼之前就想拿钱来用,门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