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我国的运动员,

第一时间您会想到谁?

奥运会短道速滑里完胜韩国的武大靖?惊艳无比的花样滑冰奥运冠军申雪赵宏博?CBA辽宁男篮搞笑的当家球星郭艾伦?还是知名的乒乓球国手马龙、王楠,田径选手王军霞,帅气的体操冠军刘洋,还是跆拳道选手郑姝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龙,辽宁鞍山人,中国国乒队队长,是首位集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亚运会、亚锦赛、亚洲杯、巡回赛总决赛、全运会单打冠军于一身的超级全满贯男子选手。

当我们查找这些优秀运动员的资料时,或许会惊讶的发现,哎呀!原来,他们都是东北人

来自东北的运动员咋这么多呢?

中国体育界的“老大”是哪里?

小编这就来带大家详细了解一下

东北的体育实力

黑龙江——冬季奥运会之王

在东北,尤其是黑龙江省,有着极其强大的冰雪运动基础,历届冬奥会的奖牌也均被东北人承包。

大家熟知的冬奥冠军杨扬、武大靖、王濛、申雪、赵宏博等人都是黑龙江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扬,黑龙江佳木斯人,她在2002年美国盐湖城冬奥会上,夺得冬奥会女子短道速滑500米比赛的金牌,成为中国第一位冬奥会冠军。在同年的世锦赛上,杨扬一举夺得短道速滑500米、1000米、1500米以及个人全能四枚金牌,并实现了个人全能项目上的六连冠。

整个运动生涯里,杨扬一共获得过59个世界冠军,是获世界冠军最多的中国运动员。

吉林省也培养出很多世界冠军和奥运冠军,比如短道速滑的奥运冠军李坚柔和奥运“三金王”周洋

辽宁在冰雪运动也很有建树,尤其是自由式滑雪这个项目,拥有世界冠军徐梦桃、徐囡囡、李妮娜、贾宗洋等人,中国冬奥第一块滑雪金牌获得者韩晓鹏也来自辽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韩晓鹏是徐州人,12岁在沈阳学习滑雪,隶属辽宁体育局,现在是辽宁省冰雪协会会长。

中国在国际冬季运动比赛上的奖牌也大多是东北人获得的。

以短道速滑之乡七台河为例,七台河的优秀运动健儿一共获得世界级金牌169枚、国家级金牌459枚,15次打破世界纪录,获得冬奥会金牌6枚,小小黑龙江地级市擎起国家冬奥会金牌总数半壁江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濛,黑龙江七台河人,是2006年都灵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500米冠军,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500米、1000米、3000米接力冠军,是中国短道历史上第一个“三冠王”。迄今为止,王濛是中国获得冬奥会金牌最多的选手。

读到这里,你可能会问,东北人只是冬季运动厉害?那可就大错特错啦!

辽宁——夏季奥运会之王

中国国家地理曾经在微信公众号做出一期推送《中国体育界的“老大”是……》,向大家提问取得金牌最多的省份是哪个省?

很多人选择了广东、山东、江苏,然而,《中国国家地理》公布出的正确答案令很多人意想不到,我国奥运金牌最多的省份是辽宁。

注:《中国国家地理》2020年2月相关数据, 此时东京奥运会还没有开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辽宁一直都是中国奥运金牌最多的省,东京奥运会结束以后,辽宁在历届奥运会共有31位奥运冠军获得30枚奥运金牌,位列所有省市区第一位,获奖的项目也很丰富,不“偏科”,包含了体操、乒乓球、田径、射击、赛艇、柔道、举重、击剑、跆拳道等多个项目。

要是按照出生的省份来算

辽宁奥运冠军就更多了

注:图片来自《地道风物》中数据,按照运动员出生地计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的乒乓球队更是世界第一,日本乒乓球天才少女“爱酱”福原爱来中国留学,说的一口流利的“东北话”,大家都很熟悉,很多人可能会纳闷,“唉?为啥这些乒乓球运动员们都说东北话呢?”

日本运动员、美国记者

与英国翻译之间的对话

那是因为当时大部分乒乓球国手,王楠、郭跃、王皓、马琳都是东北人。在这些东北大哥大姐们的熏陶下,爱酱自然也学会了东北话。

不仅福原爱,匈牙利短道速滑名将刘少林、刘少昂兄弟也精通东北话,东北话就成了体育圈的“通用语言”。

刘少林飚东北话

就连北方人相对“不擅长”的奥运项目——游泳,东北人照样行,奥运冠军焦刘洋、刘子歌、汤慕涵也是东北人,辽宁游泳队的天才少女亚洲冠军王简嘉禾,这些年也在国际游泳赛场上争金夺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子歌在北京奥运会上打破了200米蝶泳决赛中以打破世界纪录,汤慕涵在东京奥运会打破女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世界纪录,图为刘子歌。

对了,中国奥运第一人——1932年参加奥运会的孤胆英雄刘长春也是辽宁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长春代表中国首次参加了1932年美国洛杉矶第十届奥运会,1936年再次代表中国参加了柏林第十一届奥运会。

在篮球领域,cba中国篮球协会注册球员的籍贯里,来自辽宁、吉林、黑龙江的球员占比超过30%。联盟内部每支球队都有球员来自东北,其中来自辽宁的人最多。

2020-2021赛季

CBA球员籍贯统计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疫情时期,cba球队集中起来,封闭打比赛,这时候有趣的事情发生了:因为东北的篮球人才实在是太多了,众多东北的球员讲起“魔性”的东北话,整个赛区就成了东北话“教学基地”,以郭艾伦、张镇麟、赵睿为老师,全赛区都讲起了东北话,东北菜自然也成为球员和教练们的最爱。

隔离期

郭艾伦、赵睿和赵继伟录制的

搞笑视频《穷叉叉》

教练方面,辽宁为cba贡献了大批优秀教练,如:中国男篮泰斗级教练蒋兴权(创造中国队最好成绩:世界锦标赛第八名,曾六夺亚洲冠军),广东王朝教父李春江、辽篮冠军教练“老叔”郭士强,还有吴庆龙、刘维伟等一系列名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左为蒋兴权。

看了这些,大伙对我们东北的体育实力应该大致有所了解了,超级自信且凡尔赛一点的说,中国体育界的“老大”确实在东北。

冬季奥运会有我们的王牌黑龙江,夏季奥运会有金牌榜第一辽宁,篮球我们有CBA的顶级强队之一的辽宁男篮。

强大的原因何在

要知道东北人口基数并不大,黑吉辽和蒙东加在一起才一亿人,仅占全国人口的1/13,究竟是什么原因培养出了这么多杰出的运动员,取得了这么多荣誉呢?

首先,和东北人根深蒂固的体育观念分不开。

以齐齐哈尔为例,齐齐哈尔被称作中国的“冰球之城”,齐齐哈尔冰球队拿第一是经常的事。

齐齐哈尔人不止爱玩冰球。 乒乓球奥运冠军王曼昱,中国女排著名女排得分手李盈莹,都是齐齐哈尔人。

纵观我们黑龙江,一个只有几十万人口的小城七台河,竟然走出了全国一半的奥运冠军,七台河也被称为短道速滑之城、冬奥冠军之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七台河的国家短道速滑训练基地全景,冰车正在进行工作。

东北的家长们也比较开明,不过分追求文化课成绩,内卷刷题,不让孩子当“做题家”。在东北,很多的家长要求孩子学习体育运动来强身健体。体育普及让所有孩子从小就得到锻炼,其中很多有天分的好苗子渐渐显露出来,再加上慧眼识珠的教练,东北培养出这么多体育人才也就不稀奇了。

其次,体制化的优势。

现代体育乃是城市化的产物,东北是中国城市化最早、最高的地区,大批高度组织化的产业工人是体育发展的最大群众基础和人才沃土。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979年辽宁总人口3440万,城镇人口1160万,城市化率已高达34%。作为重工业基地,辽宁大型工厂有着格外多的体工队,大小体校也遍地开花,各个工厂定期的比赛交流,是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大舞台,成熟而有效的专业体制和选材机制也早早成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1929年建成的汉卿体育场,是全国第一座现代化体育场。建国后,为沈阳体育学院使用,学校搬迁新址后,处于废弃状态。

以辽宁篮球为例,蒋兴权——郭士强——杨鸣——赵继伟,运动员球员时代在辽宁效力,退役后回到辽宁体育局体制内工作,形成“接班制度”,有的走进青训,有的去当教练抓训练,有的成为球探、战术指导,一群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体制有自己的不足,但我们不能否定体制对体育人才培养的贡献,还有体制体育强大的优势和凝聚力。

最后就是身体素质了,竞技体育要身体素质做保证。

东北中部是辽阔的大平原,西面有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草原,北面有小兴安岭,东部是长白山,辽宁南部是渤海和黄海,物产丰饶,居民的营养供应均衡充足,2000年国民体质测试表明,辽宁人各个年龄段的人群,身高、肺活量指标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群众的重视程度+体制培养的优势。因此,东北的体育才做的如此成功。

前面的内容我们总结了冬奥、夏奥、篮球各个方面。最后,让我们东北人凡尔赛的说一句,中国体育界的老大,确实是东北,夏季运动的老大是辽宁,冬季运动的老大在黑龙江。

来源:东北知识局、@兴安岭浪子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责任编辑:翟晓晨

审核:张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