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报记者 曾庆芳 通讯员 吴 瑞

向全市879万手机用户征集问题线索,持续明察暗访扫除作风之弊,设立解决企业群众“办不成事”问题受理窗口专治“疑难杂症”……自全市“转作风、提效能、促发展”作风建设集中整顿开展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直面问题,重点突破,查纠并举,标本兼治,持续提升作风建设治理效能,为省副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坚强有力保障。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整顿工作启动伊始,剑指不担当、“中梗阻”“官本位”、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六类作风顽疾,市纪委监委面向全市人民公开征集问题线索,倾力发动群众通过信、访、网、电“四位一体”举报受理平台反映作风问题。同时,组建专班,高效规范处置群众的投诉反映。对咨询类电话,当场答疑解惑;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具体诉求,快速转办;对群众反映的六类作风问题,建立专项台账,及时交办、加强督促,对账销号,形成工作闭环;对于群众反映集中强烈、问题突出的领域或单位,专门暗访、重点查督、促进整改。

令出纪随,寸步不让。市“转作风、提效能、促发展”作风问题专项暗访组兵分7路,深入窗口单位和重点部位,聚焦有损营商环境和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等问题进行暗访。连日来,紧盯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重大项目重点工程、营商环境等领域,暗访发现突出问题51个,已全部交办处理,制作暗访专题片3期,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

直面问题扬利剑,用心用情解愁盼。1月19日,市解决企业群众“办不成事”问题受理窗口正式运行,13个县市区也紧跟其后设立窗口,实现市县两级全覆盖。目前,解决企业群众“办不成事”问题的受理窗口与纪委监委营商环境问题投诉处合署办公,倒逼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转作风提效能。在全市范围内推行说“不”事项提级管理制度,打造“首问负责制”升级版,筑牢四级责任链条,确保“办不成的事”有人管、有人帮、能办成,确实办不成的有答复。

杜绝走过场,不搞花架子,市纪委监委进一步加强考核评价,将各单位落实说“不”事项提级管理制度情况纳入年度责任目标绩效考核,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在全市46个市直单位和11个垂管单位150个科室中,评议出首批群众满意科室30个、不满意科室10个,交办分办各类作风问题线索70余件,一批涉及疫情防控、营商环境、企业和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得到解决。

作风建设,久久为功。下一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将坚决抓稳扛牢政治责任,监督推动全市各级各部门、党员干部和工作人员责任面前向前一步、工作落实上更实一分,坚决打赢作风攻坚战,为南阳高质量高效率跨越发展、奋力打造河南省副中心城市作出应有的贡献。

编辑:齐 杰

初审:李 萍

终审:柏伴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