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群回来了!

谁能想到,在人们的保护之下,湖北多个湖泊中的鱼不仅回来了,而且种群还泛滥了!

湖北现有52个禁捕湖库,自从2018年禁捕以来,多个湖区内的鱼群数量开始提升,其中部分湖区的鱼群长势喜人,个体尺寸不仅比原先较大,而且还太多了,远远超过了湖区最佳生态承载量,其中鲁湖的最佳生态承载量为350万斤,但现如今湖区内却有700万斤,鱼群数量已经严重超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更好地保护鱼儿们,也为了积极响应“长江10年禁渔”,湖北决定对其中5个湖泊实行“生态捕捞”试点工作,并在2022年1月份时,完成生态捕捞工作。

生态捕捞

生态捕捞

在了解生态捕捞之前,我们首先要知道,自然界是存在着一个生态链条,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生产能量;食草鱼儿、滤食性鱼类等鱼儿们会通过植物获取能量;水鸟,食肉鱼类,江豚等会以食草鱼儿等为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健康的生态链中,任何一种生物都很难泛滥。这是因为食草鱼儿们的种群数量,受到天敌的制约;而天敌的数量也会受到食草鱼儿种群的制约。比如:狼吃兔子,兔子吃草,健康的生态链中,兔子的数量受狼群制约,狼群也不能无限发展,它们的种群数量也受兔子的影响。

但如果生态失衡,其中一些具有优势的物种就会泛滥成灾,比如:当狼群消失后,繁殖能力较强的兔子不再受到天敌的制约,存活率大大提高,用不了多久就会泛滥成灾,而泛滥的兔子也会破坏草场,导致当地生态环境恶化,比如:澳大利亚的兔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湖北5个湖泊之所以要生态捕捞,就是因为当地生态链还没有恢复健全。虽然这些湖泊已经实行了3年的禁捕策略,但在这3年中,繁殖能力更强的草食性鱼类种群数量率先恢复,然而草食性鱼类的天敌种群数量还未恢复,比如:鯮鱼、鳤鱼等,它们的数量太少了,还无法控制住草食性鱼类的数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草食性鱼类种群数量过多时,就会导致水草大幅度下降,沉水植被遭受大量破坏,湖泊降解污染能力直线降低,水质下降。而这反过来又会导致鱼群大量死亡,大量死亡的鱼群又会继续污染水质,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产生水华,严重破坏了湖泊环境。

从这方面可以看出,当生态失衡时,鱼群过多并不是好事,为了长期保护鱼儿们,必须要对鱼群进行捕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渔民捕捞不同的是,“生态捕捞”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水质环境,所以必须要对不同的湖泊进行深入分析,制定捕捞计划,比如:设置捕捞配额,规定捕捞方式,规定捕捞品种,捕捞个头大小的要求等。

此次生态捕捞,先从5个湖泊进行试点,根据不同湖泊的最佳生态承载量和现有鱼类种群,制定了不同的配额,其中,武湖配额不超过360万斤、鲁湖配额不超过464万斤、惠亭水库配额不超过326万斤、野猪湖配额不超过384万斤、保安湖配额不超过248万斤。

在捕捞时,只允许捕捞申报的捕捞品种,不允许捕捞其他物种,并且还要求青鱼、草鱼、鲢、鳙起捕规格不低于2公斤,不得使用电鱼、炸鱼等违法捕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与捕捞的工作人员,均由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捕获的鱼类实行生产销售记录制度,登记销售去向,贴牌销售。

长江禁渔10年,鱼群会泛滥吗?

可能会有人问:既然湖北5湖禁捕3年鱼群就成灾,那长江禁捕10年鱼群会泛滥吗?

其实,湖北5湖是长江的缩影,只不过长江鱼群面临的情况更复杂一些,比如:长江比湖泊大太多了,鱼群们能够上下游流动,还能进入到支游活动;长江的航运也比湖泊繁忙;长江的顶级食肉动物种类较多,还有大型掠食者江豚等,使得长江鱼群不易泛滥,但在禁渔措施的保护下,鱼群数量肯定会迅猛增长,如果长江鱼群超过了最佳生态承载量时,也需要对其中一部分物种进行生态捕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鱼群泛滥,为何还要禁渔?

鱼群泛滥,为何还要禁渔?

其实,湖北5湖之所以鱼群泛滥,并不是因为人们不捕鱼了,而是它们的天敌数量还没有恢复。当鯮鱼、鳤鱼、江豚等数量恢复到足够多时,它们就能够控制住草食性鱼类的种群规模,整个湖泊也会健康运转。

如果仅仅是因为鱼群变多了,而放开禁渔策略,渔民们会在短时间内将3年来的成果捕捞殆尽,还会威胁到食肉鱼类的生存安全,比如:鱼群变少后,江豚狩猎更加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也有人可能会说:“鱼多了捕鱼,江豚多了杀江豚”。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江豚很难泛滥成灾,因为它们是当地的顶级掠食者,它们的数量受食物制约,当长江里的鱼群变多时,它们的种群数量会变多,但当江豚种群规模达到一定数量时,就无法继续增长,因为它们的食物不能无限增长,所以江豚很难泛滥,我们保护江豚不仅仅是为了延续它们的基因,而是让它们发挥出自己的生态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只是湖北5湖面临鱼群泛滥,需要“生态捕捞”的问题,在陆地上也有许多因为天敌不够多而泛滥的物种,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野猪”。原本情况下野猪不会泛滥,因为它们虽然繁殖能力强,但豺狼虎豹和猛禽都会攻击幼崽,幼崽能够长大的并不多,只是因为野猪的天敌种群实在是太少了,无法约束它们,导致了野猪泛滥。

我们之所以保护老虎、豹子、狼等食肉动物,其实就是为了让它们发挥出生态价值,制约食草动物不泛滥,顺道还控制了野猪的种群质量,淘汰老弱病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