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2021年最为火爆的卫视,河南卫视一定会被第一个想起。

在七夕时,南卫视的《龙门金刚》,也让网友眼前一亮,石窟内飘逸起舞的“伎乐天”,灵动轻盈的舞姿看得观众如醉如痴,很容易让人想到敦煌壁画上的“飞天舞”。

说到敦煌壁画,你知道它们是如何在那种恶劣的环境下被保存下来的吗?这就不得不提起一个人,她就是被称为“敦煌女儿”的樊锦诗。

微观人物故事,立志激励最为上进的责任青年。本期子牙童趣微观视角,为你讲述樊锦诗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书香世家

1938年7月,樊锦诗出生于北平的一个富裕家庭。她从小就过着衣食无忧的富足日子,是名副其实的“富家千金”。

樊锦诗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父亲毕业于清华大学,在她小时候便教她学习诗词歌赋,她也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下,从小就听话懂事,知书达礼,从不耍“大小姐”脾气。

樊锦诗自小聪明伶俐,读书时也很勤奋,因为优异的成绩,最终成功考进了北京大学

在她小时候,就对博物馆里的各种文物展品十分感兴趣,因而填报志愿时,毫不犹豫地选了考古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进入大学后,樊锦诗彻底脱离了在家锦衣玉食,被人照顾的大小姐日子,她虽不娇气,却不懂得如何照顾自己,生活自理能力跟寝室里的其他同学比起来,可以说是很差的。

樊锦诗没有抱怨,她开始学着独立生活,渐渐地也能把自己照顾得非常好了。

在北大读书期间,她认识了温文尔雅,风度翩翩的彭金章,二人相处了一段时间后,都觉得对方非常适合自己,便很快确定了关系,成为了一对恋人。

  • 对莫高窟的向往

大学时光匆匆而过,很快到了毕业实习的日子。1962年,因为对莫高窟的向往,樊锦诗没有多想,直接选择了在莫高窟进行实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北京出发,她跟老师和同学转了好几次车,花费了几十个小时,才到达了目的地。

第一次看到敦煌时,樊锦诗是有些失望的,这里不像她想象的那样,这里贫瘠、荒凉,到处都是漫天的黄沙。

可是,所有的失望和沮丧,都在她进入莫高窟,看到那一幅幅精美的壁画时,化成了泡影。那些壁画是那么生动,那么美丽,她完全沉浸在了那份壮丽灵动的美里。

但是,由于敦煌恶劣的气候和环境,自小就体弱多病的樊锦诗很快病倒了,敦煌医疗条件落后,交通也不方便,无奈之下,樊锦诗只好返回了北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3年,樊锦诗正式从北京毕业,这时候,敦煌那边也向她发来了邀请,希望她可以去莫高窟工作。

当时,樊锦诗的男友彭金章被分配到了武汉工作,她的父母则希望她能就在家乡附近工作。可是,樊锦诗忘不了敦煌,放不下莫高窟。

于是,在没有告知父母的情况下,樊锦诗自作主张,选择再次奔赴敦煌,去莫高窟工作。

就这样,樊锦诗离开了父母和男友,孤身一人,朝着神秘的莫高窟走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留在莫高窟

半个世纪前的敦煌,不论是环境还是居住条件,都是十分恶劣的。那里干旱少雨,风沙漫天,平时的饮用水也是苦涩的盐碱水。

樊锦诗居住的地方也十分简陋,只是一间破败的寺庙,屋里除了一个昏暗的电灯泡,再也不见其他电器。

屋外除了黄沙,就是荒草,还经常可以看到各种蛇鼠虫蚁,樊锦诗刚来的时候怕不行,后来时间久了,也就慢慢习惯了。

樊锦诗工作的地方虽然美,却也存在着很多危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时的莫高窟还不像现在,各种设施十分齐全,那时他们想要进去研究工作时,只能通过简易的木梯爬上去,大多数洞窟都在悬崖峭壁上,稍不小心,就可能从梯子上跌下去。

樊锦诗来到敦煌之前,曾经跟彭金章有一个约定:三年之后,她就离开敦煌,跟他一起在武汉结婚生活。

可是,三年之期已到,樊锦诗却爽约了。她告诉彭金章,自己离不开莫高窟,它已经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了。

听到爱人这么说,彭金章也并未怪罪她,只是告诉她,自己愿意等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樊锦诗被彭金章的真心感动,最终跟他结了婚。成婚后,二人并未像其他夫妻那样生活在一起,而且一个天南,一个地北。

樊锦诗返回敦煌,继续对莫高窟进行研究探索,彭金章则留在武汉,继续自己的工作。

  • 家庭和工作

樊锦诗此后几乎没再离开过敦煌,即使是怀孕产子,也是在敦煌完成的。

在这青年夫妇的第一个孩子出生时,彭金章坐了两天的火车,从武汉赶来敦煌陪她,夫妻俩一起度过了十几天的日子,彭金章便因为工作原因,不得不再次返回武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小,樊锦诗又要工作,便用被子在床上堆成一个圈,然后把孩子放在里面,自己进入莫高窟工作,每次工作时,都是提心吊胆,生怕孩子有个万一。

在樊锦诗的努力下,莫高窟壁画研究渐成体系,莫高窟的名字也传遍了天下,中外不少人都对敦煌莫高窟的“飞天舞女”有所耳闻,而不知樊锦诗的名字。

她在莫高窟默默工作了大半生,每个洞窟里,每张壁画前,都有过她的影子。

60岁时,樊锦诗被任命成为了敦煌研究院的院长。当上院长的她并未停歇,她琢磨起了莫高窟的保护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莫高窟的保护

她在工作中发现,莫高窟里的壁画正在一点点消褪,为了留下这些瑰宝,樊锦诗开始了日夜的思索和研究。

她首先想到的是吸引更多年轻人来到莫高窟,让年轻一代担起守护壁画的责任。

因此,她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改善工作人员居住条件,提高工作人员的工薪待遇,尽量满足这些高学历人才的需求。

在她的努力下,莫高窟已经拥有了多位博士学历的研究人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游客的数量,空气里的湿度,也会影响壁画的保存,莫高窟又限制了每天接待的游客数量,并用高科技手段对壁画进行保护和修复。

可是,修复的时间远远比不上壁画消失的时间,它们仍旧在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消失。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从朋友那里得知,图像如果经过数字化之后,就可以永久被保存在电脑里。

为了把莫高窟壁画永远地保存下来,这位年至花甲的老太太戴上了老花镜,琢磨起了电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一番研究后,樊锦诗邀请了在国际上颇负盛名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一起合作完成这项工作。

在国内外工作人员共同的努力下,莫高窟壁画的数字化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现在,游客们无须进入洞窟,只要有网络,就可以欣赏到莫高窟里的所有壁画。莫高窟也因此,登上了更宽阔的舞台,在国际上更加有名。

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终于以另一种方式,得到了妥当的保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0年5月17日,樊锦诗因为卓越的成就和贡献,被评为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她的故事响彻全国,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敦煌女儿”。而这个称号,无疑是对她一生最好的诠释。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我,为我点赞并转发,你们的每一份鼓励,都将是我做出更好文章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