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福陵。辽沈晚报记者 查金辉 摄

鼓励将不可移动文物开辟为公共文化场所;开展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修缮工程;将对牛河梁遗址第一地点2号建筑址等多处重要遗址进行发掘;开发不少于15条博物馆研学精品线路。

鼓励将不可移动文物 开辟为公共文化场所

我省将加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推进不可移动文物有序开放利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分类编制开放案例指南。推进城市近现代文物建筑活化利用,加强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推动农村非国有文物建筑及其宅基地依法流转,鼓励将不可移动文物开辟为公共文化场所。

加大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力度。加大我省现有世界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和展示利用力度,提升遗产价值共享与公众服务能力与水平。完善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和巡查监管制度。推进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申遗工作,加强义县奉国寺、兴城城墙世界文化遗产预备项目培育工作。

开展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修缮工程

将开展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修缮工程。包括文物保护重点工程。提升世界文化遗产的主动保护意识,实施五女山山城、沈阳故宫、清福陵、清昭陵、奉国寺、兴城古城等文物保护工程项目,推出一批精品工程;近现代代表性建筑保护展示提升工程。推动旅顺船坞旧址、旅顺火车站旧址等文物保护工程实施;启动关东厅博物馆旧址、大山寮旧址、盘锦农垦局旧址等文物保护工程,持续推进本溪湖工业遗产群、鞍山钢铁厂早期建筑等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开展石窟寺保护工程和大遗址综合保护工程。

将对牛河梁遗址第一地点

2号建筑址等重要遗址进行发掘

在提高考古与历史硏究水平方面,我省将开展多项重要考古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将重点推进对以牛河梁及周边地区红山文化发掘保护研究,强化辽宁地区红山文化对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主根系贡献。对牛河梁遗址第一地点2号建筑址等多处重要遗址进行发掘。继续开展大凌河中上游流域红山文化遗存调查。做好牛河梁大遗址保护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为保护区环境治理、遗址发掘和保护展示利用设施建设、陈列展览等提供学术支撑。还将进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古文化遗址考古发掘工程、开展考古资料信息化建设等工程。

开发不少于15条

博物馆研学精品线路

在博物馆建设与可移动文物管理工程方面,我省将开展青少年教育展示工程。用好省博物馆儿童体验馆、辽宁古生物化石博物馆体验厅等场所,深化馆校合作机制,组织有能力的博物馆开发、遴选不少于20堂博物馆精品课程,创建与学校教学相结合的博物馆青少年教育活动项目品牌。充分利用全省博物馆资源,配合资源管理部门开发不少于15条博物馆研学精品线路。建立不少于120个馆校合作点。

同时,开展智慧博物馆工程:推进博物馆智慧化管理和展示服务,推进国家一级博物馆基本陈列、常设专题陈列和其他精品展览实现网上展示,拓展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空间,推动博物馆间资源共享、合作办展,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共建“云展览”体系。辽沈晚报记者 朱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