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中国船舶工业可谓交出了满意的成绩单。据海外网报道,中国三大造船指标已实现全面增长,市场份额也属于全球领先地位。目前,已经有6家中企进入订单量前10强。毫无疑问,中国的船舶工业已经在2021年实现全面繁荣。现如今2022年已经进入到2月,中国还能否延续红火态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大船集团消息,中国已经迎来“开门红”,在春节前与欧洲企业签署了两项新造船订单。专家称,在新冠疫情大流行背景下,中国企业能抓住市场机遇,建立了“云谈判”等模式,这已经意味着工作呈现出齐头并进的态势。新年伊始,多家船企接连拿下订单,我国的造船行业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那么中国缘何成为行业的“领跑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分析人士称,从全球市场背景来看,过去一年的航运价格大涨,全球船舶市场整体繁荣,这也带动了中国该工业的快速发展。随着世界经济渐趋回暖,大部分主力运输船型有效支撑造船市场复苏。而且,国际海事组织在能效和减碳方面积极努力,也成为良好预期的推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从中国船舶工业自身来看,结构转型意义非凡。数据显示,中国船企在2021年的订单总量占据全球70%左右。在18种船型分类中,中国有10种船型的订单量位居世界第一。更有意义的是,中企推出的绿色船型也适应了低碳转型的趋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专家分析称,中国船厂今年的稳定发展没有悬念。在新冠疫情流行背景下,中国对工业供应链强有力的管控也非常关键。在市场环境下,中国船市成为优先选择。目前,该行业仍然存在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问题,这也会导致盈利有限。因此,中国船协会长表示,中企要利用金融工具来规避风险,还要加强与原材料供应商的合作,以此来实现互利共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船舶产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已经进一步明确。与此同时,行业协会还将重点关注市场需求走势,为企业生产、经营等提供支撑。总体而言,中国船舶工业已经走向世界,发展势头强劲。即便如此,有关产业链的整合和强化发展不可能一步登天,中企需要有恒心,成为真正的造船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