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印媒此前报道,上世纪冷战末期计算机技术实现快速发展,印度政府看准机会大力投资这一新兴行业,拨款兴建了很多专业性的大学等教育机构;早在冷战结束后,印度政府就开始在班加罗尔建立了第一个软件技术园区,并走向软件出口的道路。后来事实证明这一政策取得了不小成功,二十年前印度国内软件出口市值就已经突破100亿美元,巅峰时期软件产业价值占有全球市场的三分之一以上,外包规模达到55%;而第一批设立软件产业的班加罗尔更是被称为“印度硅谷”,在国际上很有名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照这种发展趋势,印度国内软件行业发展前景“应当”不错,竞争力也会比较大,但两年前发生的一件事使得其他国家对其改观:在美、英等国家开始对中国泼脏水时候,印度政府也借口“国家安全”为理由,一口气封禁了来自中国的200多个手机APP。这些APP中有很多都是进入印度市场后用户上升数量非常快的例如WeChat、TikTok等,所以不仅是中国,其他国家商业分析机构也认为其中存在政府干涉性质的不当竞争;受这些事件影响,当年印度在“全球商业诚信国家”排名下跌了十几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昨天上午,时隔两年后印度内政部再以“对印隐私和安全构成威胁”为由,打算封禁54个中国手机应用程序,范围从《Free Fire》等手游到视频聊天、自拍相机APP,涉及多家中企。印度信息技术部表示稍后将发布正式封禁通知,但他们不打算公开具体的理由,只是一再强调软件“会从事有损印度国家主权和完整的活动,对印度国家安全和国防构成严重威胁”等理由,显得非常浮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曾经在亚洲不可一世的印度软件工业市场,现在沦落到仅“外包”这一项数据排名靠前,研发创新严重落后,且要靠政府出手封禁打压来和外来软件竞争,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什么?知情人士表示,实际上在本世纪初印度软件达到“巅峰期”后,人才就开始大量外流或被美国主动吸纳,很多人接受条件移民美国、欧洲来获取更高的薪资,这种风气造成民族感普遍薄弱的印度人开始走向“学习软件技术就是为了移民”这条死胡同,高端人才的移民率激增40%以上,政府投资兴建繁荣的IT教育最终只是为了给其他国家铺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还有,印度软件衰落不仅只有人才问题,政府从之前“一切都以软件工业优先”的趋势转变成现在“多面开花”政策,眼高手低开发航天、人工智能等高新科技,还在军事方面投资巨大,这无疑是抽干了其他领域的血液;总之,依靠这种打击其他国家软件的方法走向自我封闭的道路,印度政府只能用“偷鸡摸狗”来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