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在这一代年轻人,也在变化之中,他们的心态、思想也在改变。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鲜活的思政课素材,正是亿万中国人已经书写和正在书写的时代篇章,那里,有人民的英雄,有英雄的人民,有“第二个百年”新征程上的阔步向前。
切实发挥目标要求的引领作用。坚守专业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不是以削弱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和消解专业的学科性、科学性为代价的,恰恰相反,应当“不打折扣”地坚守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核心内容这一基本阵地。课程思政不是思政与课程的简单相加,也不是外在性的囊括,而是一种内在性的融合——思政根据专业的特殊性,挖掘专业内容所蕴含的思政部分,并加以提炼、整合。这样才能使得隐性的思政内容充分地在教学过程中显现出来,真正培养出“又红又专”的人才。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目标也应当随着课程思政建设进度的变化而发展,着眼于课程、教学形式以及课程体系的不断创新,才能把握课程思政建设的最新情况和发展方向。因此,课程思政的目标需在贯彻三个理念的同时,兼顾起切实可行性和富有挑战性的目标要求,其实效性的评价才有据可依,有理可寻。
切实做好标准化建设工作。当前,思政课教学效果参差不齐,虽然更加强调集体备课等机制的运用,但是总体而言,思政课教学仍然被个体化逻辑所主导,标准化建设任重而道远。在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创新的过程中,部分思想政治工作者已经基本达到甚至超过了“大思政课”理念所提出的实践要求,全国各地、各个教育层次普遍开展的公开教学展示活动证明了这一点。当务之急在于科学地推广和普及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做法,着力治理思想政治教育供给质量的不平衡,缩小思想政治工作者之间的素质差异和能力差异,推动思政课建设的标准化。由于每一个思想政治工作者都隶属于特定的思政部门,因此教学方面的标准化工作最适合在思政部门内部展开。思政部门应当在内部建立并完善有关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技巧和教学理念的信息交换机制,将集体备课的覆盖面扩展到部门内部的每一位教育者。在此基础上,思政部门要力戒形式主义,将标准化建设视为集体备课的基本原则之一,在部门内部开展针对每一位教育者的诚恳批评和深入研讨,将“大思政课”的理念和要求灌输到每一位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当中。
切实将多元融于课堂。思政课的多元化、生动化课堂是思政教学实践的生动范本,通过积极创新、规律探寻,闽江学院形成了以“三个课堂、三张成绩单”为主要内容的育人模式,形成引导学生参与、记录学生成长、激发学生兴趣的思政体系,多元立体的课堂让学生更有参与感和获得感。作为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公益服务、家国之情、行为习惯等元素的融入,强化思政课的实用性、针对性,将言传与身教有机统一,增强引导示范作用,打造“多维课堂”及时回应学生需求,在动态跟进中有效解决学生的问题;在教学方式上,要增强互动式、探究式和体验式教学,将线下与线上学习相互结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结合高校的现有资源与特色有时,通过观看影片、交流分享、专题精读、网络学习、思政知识竞赛等多元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浓厚的思政学习氛围,切实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