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月15日,中消协发布《春节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春节期间消费者吐槽主要集中于出行、购物、休闲娱乐三大消费场景。

在出行领域,《报告》显示,监测期内共收集交通出行类负面信息278137条,日均34767条左右。舆情信息在2月6日和7日较为集中,话题主要指向高速堵车问题。春节高速免费最后一天,部分消费者返程中因遭遇事故堵车,无法及时下高速,却被收取全程过路费。相关信息通过短视频方式传播,引发媒体关注和舆情热议。此外,新能源车高速充电难问题引发假期消费又一次舆情吐槽,车企客服表示目前没有解决方案成为舆情槽点和消费痛点。

在购物领域,《报告》显示,监测期内共收集网购及零售类负面信息232686条。每日负面信息量呈增长趋势,日均29085条左右,舆情信息量在2月7日达到峰值。监测期间,initial客服给顾客送花圈事件引起舆情广泛关注和讨论,网购5斤海带4斤盐事件通过视频渠道传播,舆情吐槽较多。此外,与冬奥赛事开展同步,冰墩墩备受追捧,由于春节放假,产能受限,生产数量暂时无法满足需求,求购消费者排起长队,成为又一舆情热点。

在休闲娱乐领域,《报告》显示,监测期内舆情吐槽较为集中的主要表现为电影票价和烟花燃放两个方面。其中,监测期内,共收集有关电影类负面信息205819条,每日舆情吐槽主要指向票价方面,舆情走势总体呈两边低,中间高态势,相关负面信息在2月3日达到峰值。继去年春节档票价被广泛吐槽后,今年春节档平均票价再创新高,许多有观影意愿的消费者,因高票价望而却步。

中消协认为,今年春节假期消费舆情的多维度表达,是消费升级过程中热点关切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对相关领域查漏补缺、提升服务品质的正向提示。中消协建议,继续推动将各类评价及投诉信息纳入经营者信用评价机制,鼓励消费者依法主张自身权益,积极参与消费后评价,主动投诉、举报失信经营行为。有关方面尽快拿出政府企业协同合作、共建共享共管的公共服务供给产品。网购平台以“代购花圈”舆情为鉴,以《个人信息保护法》实施为契机,认真检视平台自身的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合法合规性、技术措施手段的完备有效性。

记者:邢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