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一段春节假期,历史叔去了一趟武汉旅游。

作为近几年的炙手可热的城市,武汉的经济一直都备受大家的关注,但武汉同样也是一座历史古都,自古以来就有“九省通衢”之称。

而在近代,由于清末汉口的开埠和洋务运动开启,武汉也被誉为“东方芝加哥”,使其成为近代中国最为重要的经济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到武汉的名胜古迹,也许这个地方并没有多少人知道。

但这个地方不仅是记载了中国铁路发展的活文物,同时也见证了保卫武汉的日日夜夜。

它就是----京汉火车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京汉火车站,在近代又是处在什么样的地位?

京汉火车站,又称为“芦汉火车站”、“大智门火车站”,这是中国第一条长距离准轨铁路----京汉铁路南段的终点站,也是我国少数还保留下来的早期火车站候车厅之一。

它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车站路,这座火车站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当时是由比利时拨款,法国设计师设计,并由中国铁路总公司承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个火车站呈现出法式建筑风格,主楼四周筑有塔楼,屋顶中部为四坡红瓦屋面,两端为覆盆式铁瓦屋面,窗户底层为券拱式玻璃窗。

最关键的是,整个建筑的墙面、窗洞、檐口都采用线条与几何图形的雕饰,因此整栋建筑显得高贵华丽,具有极强的观赏价值以及艺术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京汉火车站,一开始并不是现在这个模样

光绪三十一年,也就是1905年,京汉铁路全线竣工,并且在1906年4月全线通车。

而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首条自主修建并且投入使用的铁路,每日来往的人流车流,也让京汉火车站以及车站路声名鹊起。

不过值得注意,这座火车站虽说始建于1902年,但当时仅仅只是一座建在斜坡上,而且瓦顶也没有塔楼的两层站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末的京汉铁路汉口大智门车站)

随后,老站房屋檐上就镌塑了中文“中国铁路总公司”和法文“京汉铁路大智门车站”的字样,1916年便进行大翻修,将老站房的原址上新建有4个塔楼的铁片屋顶新站房。

因此,在1916年《京汉铁路旅行指南》所出现,便就是今日我们所看到的火车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17年12月28日启用的汉口大智门火车站新站房)

据917年12月30日《汉口中西报》记载:

“大智门京汉铁路车站……京汉铁路局长特禀请交通部拨给款项,将旧有车站改造三层楼洋式房屋三大栋,并从旁面添造搭客停驻所及巡警食宿所四间……现工程业经告竣,昨二十八日已将新旧人员全体迁入办公,所有旧〔售〕票、过磅等事务所,布置极为完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11年10月10日晚,改变中国历史的辛亥革命爆发,当时驻守在武汉的清政府官员便从这座火车站逃回北方;

1911年10月10日晚,改变中国历史的辛亥革命爆发,当时驻守在武汉的清政府官员便从这座火车站逃回北方;

1937年9月17日,第9军军长郝梦龄便从这里出发,直往北上抗日,血战成仁,终得马革裹尸还。

庄战役中41军122师长王铭章以身殉国,其灵柩经过京汉火车站运抵武汉。

而在1991年10月1日,新的汉口火车站建成后,这座火车站也终究告别历史舞台,停止使用。

2001年6月,京汉火车站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沧海桑田,昔日的火车站台及横跨汉口闹市的京汉铁路,如今也已经变成了宽敞的京汉大道。

那些岁月与沧桑却并没有随着时间而流逝,而是以独特的方式,告诉我们城市的记忆与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