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院案件相对少一些,不是更好的机会认真办好每一个案子嘛!”“资历浅呀,没办法,认真来弥补嘛”“没啥,就是不认真就不舒服,嘿嘿嘿”,认真是挂在阿克塞县法院卡力达嘴边很频繁的一个词汇,也是她入额3年来始终坚守的办案宗旨,从事审判工作以来,她凭着对当事人高度负责的精神,仔细的打磨每一件案子,努力提高自己的法律业务知识和各项综合素质,不求“惊天动地”,只为在平凡岗位履职尽责,为“小地方”谋求“大和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卡 力达,女,1988年6月出生,哈萨克族,共产党员,2010年12月考入阿克塞县中学后,怀抱着对法官职业的憧憬,通过参加基层政法干警考试,2012年6月考入阿克塞县人民法院,先后在立案庭、政工科、办公室工作,2014年8月被任命为刑事审判庭助理审判员,2019年8月被任命为审判员。 2016年荣获“全市法院宣传教育先进个人”,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市优秀法官”。

该同志在工作中勤勉认真,查阅案卷、审理案件、起草判决书等,无论案件大小难易,字斟句酌,反复推敲,始终做到认定事实清楚、审查证据严谨,适用法律正确,制作裁判文书用语精当。作为刚入额的年轻法官,深知自己审判经验不足,在每个案件开庭前,都会充分审查证据,理清审理思路,预看庭审笔录,归纳开庭中需要提问的问题,争取做到对判决书中应当审理查明的问题提前心中有数,庭审中应查尽查。在调解案件过程中,每调解一个案子,便努力收获一种调解方法与思路,为以后能更快、更准确地找到案件突破口、用最合适的方法调解奠定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一起离婚诉讼背后都是一个家庭

卡力达法官是阿克塞县妇女联合会的委员,在办理涉及妇女权益的案件中,作为一名女法官,她不仅有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还具有融入每个案件的爱心与同理心。在受理的大部分离婚案件中,几乎每一位当事人的年龄都比自己大,“讲大道理”似乎变得更困难一些。在调解中她适用共情法、社会介入法、假设离婚法等等,维护每一个家庭的和谐。比如看到当事人领着自己的孩子,便与孩子母亲盘谈接送孩子、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慢慢过渡到孩子对父亲的依赖,单亲家庭对孩子的伤害,劝说孩子父亲多参与家庭和孩子的抚养等等;如果发现双方的争吵和分歧大多数围绕双方家庭,尝试拨通双方父母的电话,让双方家庭加入调解或许才是捷径;对于冲动离婚又赌气的夫妻,便从同意调解离婚开始,说到财产分割、孩子以后的探视、户口迁出等等实际问题,认识到离婚严肃性的小俩口或许可以冷静下来,这些都是卡力达在案件处理过程中摸索出来的“小办法”。

当然,也并不是每一起离婚纠纷都会有happyending。在一件婚生子是脑瘫儿的离婚纠纷案件中,争取到了不抚养孩子的一方除支付孩子年满18周岁前的抚养费外,还支付孩子年满18周岁之后一定年限的生活费的调解协议;在一件夫妻双方都有精神残疾,无法抚养孩子的离婚纠纷中,考虑到各方面因素,最终达成孩子由男方母亲抚养的协议…虽然很多案件的结局都让卡力达心里难免的惆怅,但她仍然愿意追求这“不完美中的最完美”,因为对法官来说可能仅仅是一个案子,对当事人却是一个家庭命运的书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一个发脾气的当事人背后都有他的委屈

受理的一起交通肇事罪刑事案件,是一辆满载上海籍旅客的旅游大巴车,因超速行驶及司机操作不当,车辆撞上崖壁,造成一人死亡数人受伤,所有受害者的民事赔偿都未解决。在一个个打电话给被害人告知有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权利的过程中,几乎每一位当事人的态度都很不友好,原来这是一个上海老年旅行团,在旅游过程中本身就与司机因行程等问题有矛盾,在发生事故后,也没有得到司机的道歉及赔偿,案件移送到法院本就需要一段时间,使得受害人更加恼火。因所有被害人都在上海且都是老年人,卡力达组建了微信群,让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五位被害人及其成年子女进群,耐心与大家沟通,不厌其烦的一遍一遍普及法律知识,对赔偿的每一项细则及法律规定都列清单,并与肇事车辆投保的保险公司沟通,最后五件刑事附带民事案件全部解决并且案件赔偿款到位,这件本身涉诉信访的事件得到了圆满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一对“撕破脸”的原被告都是可以再“抢救”一下的

有一个比较特殊的案子,是亲父子因草原补偿款产生的纠纷,原被告系父子关系,1999年原告父母离婚,原告由被告抚养,原告年纪尚幼便辍学长期在新疆等地打工维持生计,后被告再婚,再婚后原告与第二个家庭一直未有多少来往,2011年起阿克塞县依据草场经营权登记情况按户发放草原奖补资金,原被告均登记在册,但原告从未享受过,迫于日渐沉重的生活压力,原告将亲生父亲告上法庭。调解过程中,这对父子却很少交流,隔阂很深,卡力达看到这种情况,将双方分开调解,与父亲讲单亲孩子对重组家庭的排斥及自己在外打拼的委屈与压力,与儿子讲割不断的血脉亲情,这件看似不可能调解成功的案子,在两个多月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以每年儿子享受草原补偿款百分之二十五的圆满结局调解结案。有人不太理解为什么案件事实如此清楚证据确凿的案件,可以开庭写判决结案的,需要耗那么多精力去调解,卡力达说,“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个简单的案子,对于双方来说对簿公堂是父子心中永远跨不过去的隔阂,有些案子,或许调解和判决是一样的法律效果,却未必是同样的社会效果,这也就是调判结合司法机制产生的根源”。

她习惯给自己施加一点压力,这样可以更有冲劲和认真地解决问题。她认为,你是学校的法治辅导员,每一次法治辅导课让孩子学到一点知识而不是流于形式是该多认真对待的事;你是妇女维权者,你就该知道在现实社会中维护妇女的权益还有多少路要我们认真地走;当事人一想到第二天要打电话给法院想要找承办法官那种忐忑了一晚上的心情,需要你多么认真地去对待。司法无小事,法院无小案,多少法官在兢兢业业维护的公平正义,需要我们认真去对待。

来源:阿克塞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