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学习成绩好的孩子一直都是父母的骄傲。他们常常被自己的父母拿来当作“炫耀品。我好朋友的女儿就是如此,她向来都是“别人家的孩子”,从小品学兼优,一路顺风顺水进入了某985大学。按这个发展方向,大家都认为她大学毕业后能出任CEO,走上人生巅峰,继续成为大家眼中的“别人家孩子”。

但世事无常,这个女生毕业两年后还只是一个普通的职员,拿着4500块一个月的工资。正面例子变成了反面教材,就连曾经被教育的小孩也只能问一句:“那么努力干什么,到最后还不是成为一个普通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同的人对此有不同的。有的人觉得能在这社会当一个普通人就不错了,虽然不能保证人人都能成功,但起码能保障自己的生活;也有人对上述观点嗤之以鼻,认为孩子就应该好好学习,用高分数来回报父母的付出,用好成绩来证明自己的努力。

这些观点都不无道理,里面家长含泪地控诉也引发我们的共鸣,但是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大家有没有人认真聆听过孩子的感受?是否有人去了解被“激励”的学生们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成长经历的?面对4500的月薪,他们又是否对未来也许连补习费都赚不回来的工资感到恐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的孩子从小就被要求“拼搏”,成绩好才值得被宠爱

我曾经第一个交流的对象Lucy就是土生土长的北京海淀区“鸡娃”。她是典型中产阶层的孩子,从小就在双语环境中学习,小升初之前也按照自己的兴趣报了舞蹈、绘画等兴趣班,更接受过海淀区体育训练顶级的教育——马术。

只是到了六年级,“小六强”这个词好像突然出现在她的生活中:“小六强”指的就是海淀区闻名的初高中,学校分别是鼎鼎有名的北京人大附中、北大附中、十一学校、清华附中、首师大附中以及一零一中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她妈告诉我要努力冲一冲的时候,她觉得她就没有所谓的童年了。她学习不错,进了清华附中,但却觉得自己与世界格格不入——每天看着自己的数学成绩单就感觉心跳加速,老师总会问你为什么数学成绩提不上来?

回忆起初中与数学的斗争史Lucy还是心有余悸,她初中就开始熬夜做题了,跟她妈说要退学,读不下去了,多待一天都是折磨。她妈就告诉我说,再坚持一周,再坚持几天。

Lucy对妈妈的这种拖延话术很熟悉,但却无法摆脱,她感觉她就是为了那一句“妈妈爱你”坚持下来的,她害怕如果她考不上好高中、好名校,她妈就没面子,就不会爱她了。她潜意识里觉得,她的爱是需要条件的,只有成绩好才值得被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从小被“激励”的孩子,大概率是以一种讨好父母的心态面对无休无止的补习和考试。试想一下,当你的同龄人都在辛辛苦苦学习,你又怎么敢拒绝父母的要求?当他们看到父母为好成绩绽开笑颜时,又有多少人觉得好成绩是获得家长关注和爱的必备条件呢?

有些孩子可能需要被“激励”,但并不是全部孩子都适合被“激励”

而我的第二位朋友粒粒,她曾是某一地区的英语状元,就读于某双一流名校的法学专业,在别人还拿着翻译软件磕磕巴巴读英语文章时,她就已经能够阅读原版文献和法条,在英语法律辩论中脱颖而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常来说,她幸运的:一直学习的是自己喜欢的专业,喜爱古典文学的她也从未被家长强迫报过什么物化生竞赛班,如今在大学中她还选修了哲学课,被父母逼迫学习这个事情似乎不仅没有对她产生影响,反而的确帮助她走向了更优秀的道路。

但实际上,她高中一直过得很痛苦。她的父母一直觉得粒粒性格随遇而安,没有主见,是“到社会上会吃亏的性格”。所以比起鼓励,她的父母更多的时候是把无限焦虑和压力强加在她身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度逼娃,只会把孩子养废,应当尊重孩子意愿

她的妈妈总是让我做一些她不喜欢的事情,她不喜欢数学,她妈妈就给她报一对一家教,老师在旁边上课,她就拿一把椅子坐在房门口。她爸说什么就要干什么,她弟弟试着反抗她爸,直接被她爸一个耳光扇了过去。

她说,她不敢反抗她爸妈,高考成绩出来之后拿到那个口令卡,她假装听我爸妈的话去选学校,然后晚上爬起来偷偷改了。改完她就把口令卡撕掉全部冲进厕所,她当时就想自己终于自由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进入大学之后的她,开始问自己:“我真正喜欢什么?”她的前20年依照“鸡娃”的路径按部就班地塑造出一个优秀的学生、文静的女儿、成功的“做题家”。但如今她的父母已经不能再给她提供任何路径的指导了,她又能走向哪里?

再后来,她开始尝试做国际义工,给山区里的小孩当书信大使,每周都有一封薄薄的信从大学的课堂飞向乡村的小屋里。疫情期间,她还参与了英语支教活动,给远在他乡的小孩当了一回老师。

陪伴是成长最重要的事情,4500块钱一个月也没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她的课堂里,她总是用微笑鼓励每一个学生,温声细语地指导他们学习。在她曾经发过一条朋友圈里,她说道,如果有人在高中的时候告诉我错了也没关系,愿意真诚地鼓励我,我会不会比现在幸福很多?

说到底,“鸡娃”是家长自身在社会中对于落后的恐惧罢了。他们用焦虑和不甘作为墨水,在孩子纯洁如白纸的生命旅程中大手一挥。却不曾想到这些会对孩子的身体和心灵会留下一辈子的阴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鸡娃”的家长们,不妨停下脚步,更宽容地面对自己的孩子吧,孩子不是生来就要成为人上人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学习并不是唯一的出路,考不上985、211大学没关系,不成功也没关系,4500块一个月更没关系,陪伴他们成长便是你能做的最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