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牛羊成群,虎狼独行

鱼找鱼,虾找虾;云从龙,风从虎;万物各从其类。

人际交往也是如此,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真实的社交真相就是,愚者合群,智者同频。

你是谁,就会遇到谁。

01

《乌合之众》中说:

“群体中的个体,宛若沙漠中的一粒沙,扬起的风向,决定了他的意愿。”

人虽然自诩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高级动物,可“羊群效应”却是普遍现象。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活成了群体中的一粒沙。

美剧《老友记》中,Rachel入职了一家公司,本满心欢喜准备大干一场,但她感觉自己有被“排挤”的迹象。她的上司一直偏爱另一位同事,好差事都优先分配给对方。

她发现上司和同事经常会一起去室外抽烟,在抽烟的同时,就做了很多业务上的重大决定。

Rachel很焦虑,她开始尝试吸烟,以便加入她们的秘密八卦时间。

其实,Rachel十分讨厌抽烟,闻到烟味就想呕吐。

为了合群,多少人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

合群,从心理学上讲,本质上是在找寻一种归属感。

但当这种归属感发展过头,自身会失去自我判断,忘记自我个体的追求和目标。

《奇葩说》有一期辩题是,“颠倒黑白的愚人水,所有人都喝了,你要不要喝?”

高晓松选择不喝。

他说:

你喝了愚人水,那么就是融进了这个集体,但融进去,也就化了,连核都没有。

《乌合之众》中诠释了其中之道:

‘人一旦到了群体之中’’智力就严重下降,为了获得所谓的认同感,愿意抛弃是非观念,用智商去换取那份令人感到安全的归属感。

可见,盲目合群,个体最易导致走向平庸。

要知道,人最大的愚蠢,就是随波逐流,盲目合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作家刘同说:

不合群是表面的孤独,合群了才是内心真正的孤独。

愚者盲目合群,而智者讲求同频

真正聪明的人,懂得和同频的人相处,结交高质量的圈子。

北京东城北总布胡同3号院,每到周末,这座小院的客厅就会座无虚席。这里是,才女林徽因“太太的客厅”。

在“太太客厅”中,一群学贯中西、多才多艺的饱学之士在此共聚,他们虽术业有专攻,却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和理想追求。

从建筑学大师到艺术名流,个个都是当代响当当的文人雅士,徐志摩、沈从文、金岳霖、张奚若、陈岱孙、陶孟……他们时而谈论时局,时而抒发闲情逸致。

这一隅空间,时时传来思想碰撞的声音。文化交流激荡他们的才情,文艺抒发栖息他们的内心。

这才是真正的合群,这才是真正的圈子。

你有什么样的圈子,你也会被影响成为什么样的人。

古人荀子说过:

“与凤凰同飞,必是俊鸟;与虎狼同行,必是猛兽。”

真正成熟的人,都懂得寻找跟自己同一个频道的人。

同频才能共振,同频才能同行,同频才能同乐。

有句话说得好:一个人只有选择性地融入某个群体,才能真正让自己舒服自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吸引力法则》中说:

“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吸引什么样的人和能量。”

万物同频共振,人与人最大的不同,就是频率的不同。

井蛙不可语海,夏虫不可语冰,凡夫不可语道。频率不同,注定不是一路人。

《易经》有言: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所谓,愚者合群,智者同频。相同磁场的人,才会相互吸引。同等能量的人,才会聚在一起。

从吸引力发能量的角度来讲,任何人只会吸引和自己振频相当的人。任何人的最终归宿,都只会是他自己的样子。

你是谁,就会遇见谁。

你是谁,决定你的起点;你和谁在一起,决定你的终点。

余生很贵,请好好投资自己、经营自己、提升自己,同频到你想见的人,同频到你想进的圈子,同频到你想要的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子芊上上(全网同名),专注于吸引力法则,专注于能量疗愈,温暖向阳,上上而行。感恩大家,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