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艺术家薛松善于以火焰和灰烬为媒介,通过拼贴手段,将形形色色的印刷品残片组合成全新的形象世界,以燃烧、解构、建构的方式赋予作品新的意义。

薛松以溯源中华文明血统的态度重新触摸时代的脉搏,把华人耳熟能详的各种文化图腾与经典符号组合成全新的画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DNA”展览作品《书法印象》

300cmX150cm 202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春联》 布面丙烯综合材料

150x150cm x8 2020年

薛松1965年生于安徽北部的砀山,该地为山东、河南、江苏、安徽四省交汇之处。砀山民风和生活方式偏北方,又是诞生了老庄哲学的地方,家乡赋予了艺术家浓烈的中原文化基因。出于从幼年起就对绘画的疯狂痴迷和自己的执着不懈,薛松没有遵从家长意愿随父亲学一样乐器,或报考数理化,而是固执又倔强地顶住压力坚持画画,终于在高中毕业后第三年,1985年,如愿考入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上海戏剧学院求学期间,张培础、陈均德、李山等老师的言传身教令薛松受益良多。1988年大学毕业后,薛松被分配到上海歌剧院,成为了一名舞台美术设计,从此定居上海并开始了自己的艺术生涯。也就是在这一年,薛松参加了第二届上海青年美术大展。

在1991年之前,熟读东西艺术史,对各类流派了然于胸,又之于中国传统水墨和书法深有情怀的薛松一直在进行基于融汇东西的各种探索和试验,试图寻出一条自己的风格道路,但一直未能如愿。“我想突破中国传统,并超越西方现代主义,说来容易,想要做到可就非常困难。”1990年底和1991年上半年,薛松在上海常熟路的宿舍兼工作室先后发生了两次重大火灾,不仅惊动了单位领导,上了上海电视新闻,他还险些因此被开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自用火灾现场拾回的烧焦的乐谱拼贴成的《火的乐章》起始,至今近三十年,薛松用火焰灰烬和印刷品残片为媒介,将艺术史经典作品和时尚消费符号为形象,以历史图像和新闻图片为内容,陆续创作了《毛》《与大师对话》《可口可乐》《三毛》《旧日的山水》《书法》《意象书法》《符号》《旧中国美人图》《丰子恺诗意》《时尚》《飞跃》《高兴》等系列作品,营造出属于他自己的视觉图式体系和人文立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火最终带给了薛松创作上的光明。“是偶然,也是必然。在火灾之前,如果我没有长期的探索与实验,是不可能找到一个突破点的。如果没有长期的准备和反叛意识,再发生10次火灾,对我的创作也无济于事。”薛松如是说,记录于当代艺术批评家刘淳所著的《薛松访谈录》中。

30多年来,薛松以火焰、灰烬和印刷品残片为媒介的当代艺术家,营造出自己宏大的视觉帝国,在中国当代艺术众多的个人风格中独树一帜,为21世纪当代绘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价值坐标。以艺术经典和时尚符号为形象,以历史图像和新闻照片为内容,他的语汇是本土化的,语法则是国际化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薛松成功地实现了西方波普艺术和超现实主义艺术的中国式转型,“解构”与“再造”是他的基本语法,通过剪切、烧灼和拼贴,他把巨量的图像和文字残片重新组合,造就了观看与思考的全新方式。局部塑造着整体却又颠覆了整体,信息建构着形象却又解构了形象。宏观与微观的矛盾,形式与内容的冲突,在他的画面上不断地制造出丰富的戏剧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燃烧是他的语言,拼贴是他的笔触,薛松把自己的创作方式比喻成一个“盘子”,装各种“菜”。对于他,最想做的“菜”,是新的挑战和压力之下的探索。从上世纪80年代早期探索作品至最新力作,每一件作品都由薛松独立完成,这是他三十多年来一贯的创作方式。他涉猎广泛,在创作过程中,博引融汇,化为己用。他乐于收藏,自1994年开始至今,已系统藏有版画、国画、油画、雕塑、连环画、宣传稿、原稿等类别的作品千余件。对于三十多年的艺术历程,薛松并未急着梳理与回顾,而是继续专注于当下,持续不懈地进行着新的创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