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员干部其实就群众的基层服务员,基层干部处在改革发展稳定第一线,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肩负着深化改革推动发展、促进和谐、服务群众的重要职责。基层干部素质高低、能力强弱、作风好坏,关系干部队伍整体形象,关系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因此基层党员干部要牢牢树立“三种意识”。
树立学习意识。知识是无止境的,任何一个人如果不学习,知识就会老化。正如古人言:“闻鸡起舞早耕耘,天道酬勤有志人。”基层党员干部要养成勤奋学习的习惯,培养勤奋学习的性格,如此方能收获丰收的果实。“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下全国上下兴起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热潮,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要通过各种途径去认真学习政策理论知识、法律法规知识、市场经济知识、农村实用技术、农村工作方法等方面的知识,既要向书本学,又要向群众学,更重要的是要做到理论结合实际,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树立群众意识。党的基础在基层,基层稳,则国家稳,基层工作条件苦,基层群众的文化素质不高,做事有很大的阻力。面对纷繁复杂的基层工作,基层党员干部一定要做到“三不怕”:不怕吃苦、不怕吃亏、不怕受气。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时刻牢记党的宗旨,遇事与群众商量,时时为群众着想,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群众工作无小事,只有把点点滴滴的事情做好,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戴。“事业常成于坚忍,而毁于急躁”,面对群众暂时的不理解,我们不能急躁要耐心细致地做好说服教育工作,做国家政策的讲解人,做群众的贴心人。
树立平凡意识。古人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基层岗位也是如此,懂得基层岗位之道者没有用,喜欢基层岗位之道者亦无用,以基层岗位为乐趣者方能在平凡的岗位里做出不平凡的事。基层党员干部要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充分认识到“对人民怀有深厚感情,勤恳为人民工作”的重要性。基层党员干部的岗位与事业就是当好农村方针政策的宣讲员、实践者,全面、及时、准确地将党的方针政策传达到群众中,组织带领群众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因此,基层党员干部一定要树立科学的职业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方能在平凡岗位上做好每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