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战斗机,很多人第一印象就算不是著名的ME-262喷气式战斗机,也会是BF-109系列和BF-110系列战斗机。这些德制战斗机不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出镜率颇高,而且也确实为德国空军立下了汗马功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战德国空军的经典战机

但是,今天本文要为大家介绍的,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空军装备过的战斗机,那就是梅塞施密特的ME210/ME410“大黄蜂”战斗机梅塞施密特公司曾经对这款战斗机给予了厚望,并希望其能够为梅塞施密特公司再创辉煌。

可不幸的是,与梅塞施密特公司所投入巨额支出相比,ME210/ME410战斗机并没有展现出与其耗费所对等的价值,甚至一度被称为二战德国最差的战斗机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效费比并没能达到预期水平

鉴于ME210/ME410“大黄蜂”战斗机诞生和发展的特殊性,通过对ME210/ME410战斗机的研究,能够让读者朋友们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军用战机的研发情况有更清晰的认识。因此本文今天就向各位读者介绍下ME210/ME410战斗机,让各位读者朋友们对那段历史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为驱逐而生的“大黄蜂”——二战初期德国空军糟糕的远程空战能力

“大黄蜂”战斗机在二战德国空军的划分中,和BF-110战斗机一样,属于“驱逐机”的范畴。即用来执行护航、侦查和对地攻击任务,其整体定位和今天各国空军中的战斗轰炸机十分相似,属于多用途机种

因为除了要执行远距离护航和空战任务外,驱逐机还需要执行对地攻击任务,所以当时德国空军的驱逐机一般采用双发布局,以提升其航程和载弹能力。作为当时德国驱逐机代表的BF-110战斗机,在闪击波兰和法国战役中的出色表现,更是让德国空军坚信驱逐机这一机种拥有光明的发展前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BF-110战斗机

但是波兰和法国本身更多是德国“闪电战”作战理念的牺牲品,在这两次大规模作战中,BF-110并没有遭遇对方激烈的抵抗。而在随后的不列颠空战中,BF-110的缺点开始逐渐显露出来。

作为当时德国空军少有的远程护航战斗机,BF-110成为不列颠空战中德国轰炸机部队最主要的护航战机。但是在英国皇家空军的“喷火”战斗机面前,BF-110开始显露出了机动性不足的缺点,并未能在性能上对英国战斗机占有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喷火”追击的BF-110

在这种情况下,德国航空部责成梅塞施密特公司开发一款能够取代BF-110战斗机的“新BF-110”,这也就是“大黄蜂”驱逐机诞生的最初背景。

两面夹击——匆忙进行量产的ME210战斗机

在1936年,德国航空部向梅塞施密特公司给出了ME210战斗机的大致性能参数,要求ME210战斗机在携带1000公斤炸弹的同时,还要装备足够的自卫火力,用以驱逐逼近的敌方战斗机,并且还要具备不逊于战斗机的机动能力。

这个要求让梅塞施密特公司颇为费解,因为这相当是既把ME210战斗机当成轰炸机、攻击机,又将其当做驱逐机来进行设计。如果要达到德国航空部的要求,那么梅塞施密特公司就只能够设计一款能够进行空战的轰炸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ME210的设计草图

虽然梅塞施密特公司通过部分渠道反馈了自己的意见,但是在战争局势逐渐升级的情况下,德国航空部显然并不会轻易更改自己的需求,并在1938年秋季,正式向梅塞施密特公司下发了2000架ME210的订单,而此时的ME210原型机甚至还没有进行首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ME210原型机,此时还是双垂尾设计

不得已之下,梅塞施密特公司只能够在BF-110原有的基础上,通过换装DB601E/F发动机、安装更多的自卫武器,强行组装出了ME210的原型机。比如ME210V4,还在使用BF-110上的双垂尾设计,直到ME210V5才开始改成单垂尾设计。

此时的ME210战斗机,看起来更像是一款加重版的BF-110战斗机。这种设计的直接后果就是其操纵性能,尤其是纵向操纵性能不佳。ME210原型机在试飞过程中发生的几次重大事故,基本上都是在纵向操纵时发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试飞中坠毁的ME210原型机

不过,此时的梅塞施密特公司已经等不起了。一方面,ME210的竞争对手AR240项目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另一方面,换装了性能更好的发动机的BF-110战斗机奇迹般的“起死回生”,并重新获得了德国空军的青睐。此时的ME210已经处于两面夹击的状态,只能够在试飞工作还未完全结束时,就开始了量产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匆忙进入量产的ME210战斗机

但是匆忙的量产不仅对解决ME210战斗机的设计缺陷毫无帮助,还在德国空军一线作战部队中树立了非常不好的影响。因为操纵性能不佳,ME210战斗机的非战斗损失高于其战斗损失。在德国空军一线作战部队的强烈反应下,德国空军不得不在1942年3月9号下令正式停止ME210战斗机的生产工作。

浴火重生——挽回颓势的ME410战斗机

在ME210战斗机的生产工作被德国空军下令停止后,德国空军和梅塞施密特公司都曾有彻底放弃ME210战斗机的想法。对于当时的德国空军来说,JU88C-6和AR-240都能够取代ME210战斗机的位置。

但是考虑到ME210战斗机项目投入巨大,其生产线不仅已经建成,而且还实际运行过一段时间。在经过充分考量后,最终ME210战斗机项目得以继续延续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半途而废的损失更大

为了能够让ME210战斗机重新加入德国空军的作战序列,梅塞施密特公司针对德国一线部队的反馈意见,对ME210战斗机进行了针对性的改进。加长机身、加厚装甲,同时加装了前缘缝翼,以改善其操纵性能。

除此之外,梅塞施密特公司还用动力更为澎湃的DB603发动机,取代了此前使用的DB601发动机。此前的DB601发动机相对于ME210战斗机的重量,显得有些动力不足,最终导致ME210战斗机机动性较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浴火重生的ME410战斗机

在使用了DB603发动机之后,飞机的整体性能有了较大的提升,其最大飞行速度仅比当时英国皇家空军最新的“喷火”战斗机稍慢一点而已,经过全面改进后,新机获得了ME410的编号,并获得了量产许可,“大黄蜂”战斗机自此浴火重生。

在摇摆中终结——资源和定位调整下的牺牲品

1942年12月8号,ME410战斗机终于开始重新量产。但是1942年年末时的德国,早已不再是1941年时的德国。此时的德国,因为军工产能的缩减,不得不开始精简产能,ME410战斗机需要和梅塞施密特公司内部的ME163和ME262战斗机争产能,还要和Do217等新机种抢产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德国空军的Do217

除了资源限制之外,如何定位ME410战斗机也开始成为一个大问题。此时“驱逐机”的概念已经过时,对于德国空军来说只剩下两个选择,要么强化ME410的装甲,将其作为一款轰炸机,要么提升其攻击火力,作为一款重型战斗机使用

轰炸机派和重型战斗机派在德国空军内部均拥有大量的支持者,最终德国空军为了平衡两种派别的冲突,只好同时发展轰炸机型ME410和重型战斗机型ME410,这又进一步分散了ME410为数不多的生产资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量产中的ME410

如果仅从性能上来说,ME410此时已经达到了德国空军一开始对其所期待的水平。其轰炸机型号在比斯开湾的数次成功行动,都证明了正是一款性能非常不错的快速轰炸机。而挂载50毫米机炮的重型战斗机型号在德国本土防空作战中,也表现出了优秀的高空截击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ME410的50毫米机炮安装位置

不过此时,德国空军已经有了ME262等新锐战机可以执行ME410所能够执行的任务。在总体性能并不占优,且军工产能有限的情况下,ME410的生产规模最终不断被压缩,最终,平淡的迎来了战争的结束。

无法避免的失败——姗姗来迟的“大黄蜂”

ME210和ME410本质上只是编号不同的同一款飞机,德国空军一开始就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希望将攻击机、轰炸机和战斗机三种不同型号战机的功能和任务属性,全部都归集到“驱逐机”这种机种上,想“面面俱到”的后果,就是在各种相斥的矛盾中顾此失彼,最终影响战机的整体性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驱逐机”的定位实在是过于模糊

一开始时的ME210就是这种决策下的牺牲品,德国空军一方面要求ME210要具备战斗机般良好的操纵性能,另一方面又希望ME210具备攻击机的防护力和轰炸机的载弹量。而承受巨大压力的梅塞施密特公司在将ME210匆忙量产、投入战场后,又进一步激化了这种矛盾。

而ME410虽然凭借DB603发动机,成功挽回了败局。但是此时的德国军工产能已经受限,加上有了更好的替代机型,ME210/ME410“大黄蜂”的失宠,也就成为了一件必然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黄蜂”的失败不可避免

但实际上,无论梅塞施密特公司如何努力,都无法避免“大黄蜂”的失败。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总体战”,双方比拼的不再是某一件武器装备性能的强弱,而是综合国力的多寡。即使梅塞施密特公司一开始就解决了ME210上存在的问题,后面也同样会面临军工产能不足的问题。

图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