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线不是南京人熟知的食物,至少曾经不是。

莫说秦淮八绝,就算扩容到八十绝,米线这玩意也列不进去。

但是吧,嗦的人多了,它就有江湖,江湖山一程水一程,每一程都正经八百地写着四个大字——

水 煮 肉 片

我私自把水煮肉片米线,视为南京米线界的压卷之作。

没办法,在南京,10家米线馆子里,有9家会把它列在菜单榜首最显著的地方。

同时,从没见哪家面馆盖浇饭掏出“水煮肉片”做浇头,仿佛它跟米线天生一对。

更重要的是,它的好吃,太过单刀直入——

猪里脊(以鸡代猪通通视为异端!!!) 切厚片上浆,接着先过油后汆水,往下好的米线上一码,撒上小葱花椒粉辣椒面儿,上桌前以少许热油一泼……

于是肉片铺在碗口,滋啦着辛辣的热气上桌,馋你命三千。

刚入口是,毫不含蓄地扎在舌尖,味蕾迅速清醒过来。

接下来是,滚油泼出来的香气,呼唤着南京人钟爱辣油的灵魂。

咬下去才知道,浆过的肉片在上下牙之间一溜烟就过去了,肌肉的纹理却片片清晰,每一下撕扯都带着快感。

这么简单的美味都能做毁的话,什么破烂米线馆子直接倒闭算赖。

中华路承担着80%南京人的米线启蒙,没有任何争议的米线界大前辈。

是的,蒙自米线,市第一医院&中华中学第二食堂。

24年,这家米线馆子从发迹于赛虹桥到分店遍布南京——当然,城南人士只认中华路上、梧桐树背后的这一家。

水煮肉片的传奇,大抵就是从这里发扬开的吧。

时至今日,菜单上已然有20多种米线可点,但不论堂食or外卖,水煮肉片依旧占据一半以上的点单。

接下来,从中华路&长乐路路口往里走一点点,比蒙自稍稍年轻的山之巅

很小很破的米线馆子,任性起来简直五二歹鬼——人多到坐花坛都不愿意多摆桌子,吃一碗筒子骨米线要预约,2020暂停营业一整年……

然而筒子骨酥烂美味,米线汤清澈淡爽,水煮肉片无可挑剔,人气连年只高不低。

狠狠嘬一口筒子骨骨髓,夹生死的喽!

想起零几年的时候,中华路上曾有与蒙自齐名的苗岭米线,它有一手湘西风味的酸汤米线,宛如雪泥鸿爪,烧得城南人心醉神迷。

后来它搬去了长乐路,再后来没了。

再再后来,小火瓦巷里开出了一家“苗家米线馆”

嗯,挺好吃的,可惜不是它。

讲道理,虽然“蒙自”这个名儿来自云南红河州小城,但蒙自米线出品的“过桥米线”着实不是很有“过桥”的仪式感~

过桥米线还得来明瓦廊找大象呀。

大象米线的历练,远远长于“明瓦廊网红史”,在新街口不动如山20几年,米线从5块一碗蹭蹭涨到了25块。

大碗滚烫的汤上桌,手快的阿姨直接就帮你放料了——银芽韭菜鹌鹑蛋,木耳番茄豆腐丝,火腿鸡片肥牛卷。

很多年过去了,这些食材排列组合已然天花乱坠,可味道又能怎么变呢?

再往明瓦廊后半段走走,还有卞记和香村两家米线馆。

卞记貌似和童家巷的卞记有牵连,倒是香村米线的食客更长情。这家店以前叫“三村米线”,直到今天还有人改不过来。

它家的招牌:遵义羊肉米线、花溪牛肉米线、贵阳肥肠米线。三个地名,三种贵州DNA,贵州人直呼“懂经”。

毕竟,这可是一家能安排上凉拌折耳根的馆子!

啊,童家巷。

湖南路的日子愈发不好过,但米线巷的时光蒸汽腾腾。三家米线馆子固守着地域的风味,CPU门口春华秋实。

湖南米线王有一碗招牌炖粉,牛肉味是牛肉牛筋牛杂,猪肉味是猪蹄排骨肥肠三拼,再取一点招牌剁辣椒……

弗兰人诱捕器了属于是。

桂林米线20年,酸菜鱼一枝独秀,毕竟它也许是最早在南京烧酸菜鱼米线的馆子。

鱼是草鱼,汤是辣汤,带着花生香菜白萝卜丁,红彤彤的一碗,未辣先呛。

贵州米线夹在两家店之间,辣不过湖南,酸爽难敌桂林,唯有一锅浓郁咸香的汤底,左右邻居望尘莫及。

你别说,汤里有一丢丢苗岭米线的味道。

米线与南京结缘,时间不短不长,虽是舶来品却也渐渐吃者甚众。

大中桥的三岔路口,中桥米线永远闹哄哄,叫号不停。

大香炉的栗子季节限定,但一年四季都有柳州螺蛳粉

丹凤街的美食店来来去去,仲氏过桥米线悄悄装修一新。

内桥万里商场对面,苗小仙羊肉今天惊艳了谁的时光?

更别提早就晋升“网红店”的火山屋台、线之汇、云龙湖阿喆米线……

爽滑弹牙的米线从祖国各地往南京伸展而来,和烤鸭馄饨汤包面条打了个招呼就安顿下来,不多时便在大家的味蕾占了一席之地。

内什么,嗦一碗吧,就今晚。

经典款水煮肉片好吃,热门款酸菜鱼更甚,云南过桥米线经典而具备仪式感,螺蛳粉吃完回家一身臭……

记得来两碟炸花生酸萝卜。

原创文章,欢迎转发,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