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没有受过正统教育就没有前途?错!明四家的仇英就是典型。他与沈周、文徵明和唐伯虎这三位自幼接受绘画传承的三人不同,漆工出身的他认识了文徵明后才走上职业画家之路。

或许是自知自己文化修养不博,为了藏拙从不题字,且一生只专注于绘画。他将只讲究工丽细密的青绿山水添入了雅致灵秀的文人意趣,成就了前无古人的创举。他的大青绿山水精工艳丽,而小青绿山水则清新秀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四家中,仇英大概是最“另类”的一个。 不但不同于其他三人的才华横溢、诗文满腹,仇英学识有限,并不属于“文人”这一阶层,就连技法都与其他三家不同。

然而,他却用精湛的画技从“匠”入“家”,在明代崇尚水墨清华的绘画环境中,以青绿山水的画法闻名画坛,成为明四家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但,在社会阶层等级划分严格的明代,这些成就取得之艰难可想而知,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就了仇英的成就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底层工匠,逆袭成“明四家”

仇英一生是短暂的也是理智的很清楚自身的实际情况,长期从事手工业的他没有受过像文徵明、唐伯虎那样的正统文人教育,所以他明智的选择了在这方面有优势,同时又散发无限魅力的青绿山水画。

仇英,字实父,号十洲,江苏太仓人,12岁开始就跟随父亲做漆工,当时的漆工都会绘制特别精细的漆画,这不但让仇英学到了扎实的色彩技艺,还培养了他踏实、刻苦的学习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5岁时,仇英告别了父亲,孤身一人来到当时江南最繁华的,也是名画家聚集的苏州。在这里结识了他的人生伯乐文徵明,文徵明不仅让仇英深刻体会到文人雅士秀雅温润的品格,更为他引荐了老师周臣。自此后仇英走上了职业画家之路。

文徵明让仇英跟随周臣学艺是有原因的。周臣吸取了典型的南宋院体画风,融合了李唐、刘松年、马远和夏圭的用笔用墨之法,笔墨酣畅,坚实有力,设色工整,布局构图松紧有致,作为学生的仇英紧追南宋院体之文脉也是正确的选择与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周臣的身上,仇英吸取到了道地的院体绘画语言和严谨的艺术风格,他将院体画方硬的用笔,发展得更为柔和灵动,尽显随性之意。皴法的运用上也长短相间,拉开层次,更加灵动随意。墨色的表现上也喜施淡墨,使画面明快清新。

此外,漆工经历使他能很好把握色彩之间的关系,并在学习过程中,继承了李思训、李昭道大青绿山水的优良传统,和赵伯驹清新的小青绿山水的思想意识,以及赵子昂、文徵明对笔法的重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绘作品即保持工整精艳的古典传统,又融入了文雅清新的趣味,形成工而不板、研而不甜的画风。最终从一个市井小漆工跻身到社会上层,成为“明四家”之一。

但工笔重彩大青绿山水画耗时耗力,仇英又过分投入劳神劳心、工细一路的画作,加之颜料中的有毒物质,从而折损了年寿,50岁左右便结束了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路青绿山水,富贵、雅逸并存

仇英的青绿山水画有着自身独特的绘画语言和艺术风格,不仅师法南宋院体画风,形成笔墨劲秀潇洒的绘画语言特征,还注重对历代各个大家艺术精华的融合与吸收,画面上设色虽浓丽精细,却又有水墨之气韵,高雅的格调尽显秀逸的文人情怀。

青绿山水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经典样式之一,有大青绿、小青绿、金碧山水、没骨山水之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大青绿山水代表作便是因虎年春晚《只此青绿》而火遍千家户的《千里江山图》,它华美辉煌,设色艳丽。

小青绿山水则清新秀雅,韵味十足,以王诜的《烟江叠嶂图》为代表,虽然有一定青绿山水的成分,但已经与传统的青绿山水在风格、意趣上大相径庭。

仇英画山水以青绿为多,细润明丽而风骨劲峭,但最为人称道者当属他的大青绿着色山水,精工艳丽而又秀雅,没有富贵气,俗气和火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仇英的大青绿山水远袭李思训富丽堂皇的设色和严谨庄重的装饰意味,又学习了王希孟注重立体感和空间感的营造,还吸收了赵伯驹和钱选对作品内涵情感上向清新平和情绪的转变。

在描绘山峰岩石的时候不过于细皴,而是注重色彩的表达,用青绿重色罩染画面,再对细节处进行分染,有时还用金色、银色提烘,使画面达到金碧辉煌的绚烂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桃源仙境图》为例,仇英先使用墨线勾画出山石的形态,再勾画出山石树木的基本结构,然后再运用花青或赭石这两种颜色做底色,最后上石青、石绿这两种颜色时可以增添画面的层次感,而不是单纯的厚涂的形成的厚重感。

这幅作品不仅继承了传统青绿山水的富丽堂皇,而且融入了工笔淡彩的写意小青绿设色,显示出了文人的雅逸细腻,两者的结合给传统的青绿山水注入了活力,既有妍丽又有清新,既是仙境又是隐逸之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说仇英的青绿山水是一场自我的对弈,那么相比较大绿的精工艳丽,小青绿则以其清新秀雅的审美意趣走出了惊艳的一步。

仇英与文徵明交往多年,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深受到文微明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徵明继承了赵伯驹、赵子昂等人青绿山水画的艺术理念,主张减弱色彩的纯度与亮度,将肯绿山水浓丽的气格向淡雅之风转变,这种风格或多或少地对仇英产生了影响。

但是在这基础之上,仇英又发挥了他笔墨上的优势,将青绿画法与水墨的技法相融合,形成了独具仇英特色的风雅清丽、兼工带写、饱含文人审美趣味的小青绿山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莲溪渔隐图》,整幅作品在画面上十分注重空间的安排,以平远构图法来经营布局,层次清晰旷远。溪水湖畔与陈设的房屋隔河相望,流水又经过田亩潺潺流向远山,形成了画面的开合,极富节奏性和空间延伸感,也透露出一种古老深远之美。

仇英只在局部略施粉黛,以石绿和石青色在山石上勾勒分染,虽比大青绿的作品少了一分富贵,却多了一分难得的清雅幽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用笔也是极为讲究,工整之间又多了皴擦点染得潇洒之趣,以长笔中锋简洁地写出山石的结构,虽然用笔纤秀却有着劲利之韧性,又以细笔勾勒出繁茂生长的树林,一丝不苟地书写出树术的穿插和转折关系,就算是再微小的叶片也表现得层次分明,让观者为之折服。

作品中所呈现出的雅逸幽深的意境,好似迎面吹来了一股明朗秀雅之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明四家中,沈周、文徵明、唐伯虎都是能诗会书的文人画高手,唯独仇英,出身漆匠,没受过正统教育,但他以别种方式,在古画中,在历史故事中吸取养分,积累才智。

人的才华是多方面的,用诗、文表现不过是其中之一,通过绘画,尤其是历史题材的绘画,也能将胸中才气表露出来,仇英就是这样展示自我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