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 念
血气分析(BG)是应用血气分析仪,通过测定人体血液的H+浓度和溶解在血液中的气体(主要指CO2、O2),来了解人体呼吸功能与酸碱平衡状态的一种手段,它能直接反映肺换气功能及其酸碱平衡状态。采用的标本常为动脉血。
2
适 应 症
1、各种疾病、创伤或外科手术所导致的呼吸功能障碍者
2、严重的出血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心肺复苏术等
3、急、慢性呼吸衰竭及进行机械通气者
4、呼吸机等治疗反应进行评估的患者
3
禁 忌 症
绝对禁忌症:
1、桡动脉穿刺前应进行Allen试验(同时按压患者尺动脉&桡动脉,瞩患者握拳30s→患者手掌苍白→松开尺动脉压迫→患者手掌在10s内恢复正常颜色,表明无循环障碍),阳性者不应做穿刺。
2、局部皮肤感染的患者。
相对禁忌症
1、抗凝药物治疗期间
2、凝血功能障碍患者
4
血气分析的意义
1、动脉血气分析是判断呼吸衰竭最客观的指标,动脉血气分析也是唯一可靠的判断和衡量人体酸碱平衡状况的指标。
2、在危重病救治过程中,酸碱失衡是继低氧血症之后最常见的临床并发症,及时诊断和纠正酸碱失衡对危重病的救治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3、它能客观地反映患者呼吸衰竭的性质和程度,对指导氧疗、调节机械通气参数是指导医务人员为呼吸、代谢紊乱等急危重症患者制定诊疗方案的重要参考指标。
4、评估高铁血红蛋白、碳氧血红蛋白浓度。
5
动脉血气采集技术
5.1 用物准备
输液车、治疗盘、血气测定采血套装(含橡皮塞和针头)、无菌棉签、安尔碘、无菌棉球、洗手液、利器盒、化验标签(注明体温、氧流量、血红蛋白)等。
5.2操作流程
5.2.1洗手,戴口罩,携带用物至患者床旁。
5.2.2核对患者腕带,解释(吸氧患者停止吸氧)。
5.2.3协助患者摆放体位,选取穿刺动脉,铺垫巾。
5.2.4消毒皮肤(范围直径≥5cm),再次核对。
5.2.5取备好的0.2~0.5ml肝素湿润注射器后弃去余液,排进空气(如用一次性动脉采血注射器,打开包装即可使用)确认器械可以使用。
5.2.6穿刺者消毒食指、中指或戴无菌手套,确定搏动点最强处,以两指固定动脉。
5.2.7另一手持注射器在两指间垂直进针(股动脉)或与动脉走向呈40°角刺入(桡动脉)。
5.2.8直到鲜红色血液自动顶入注射器,抽取血量1ml。
没有血液不要回抽活塞,拔出针头至皮下,重新进针
5.2.9按压穿刺点(用棉签或纱布块),加压止血5-10分钟。
5.2.10另一只手同时拔出针头后,迅速排出标本内空气,刺入无菌软木塞/橡胶塞,以隔绝空气,并将血液与肝素液充分混匀,脱手套。
5.2.11取下针头,用肝素帽连接注射器,粘贴样品标签,利器放入利器盒内。
5.2.12操作后核对,填写患者体温,采血时间,吸氧方法及浓度,呼吸机相关参数;将血标本放入带冰的容器内立即送检(日常工作常温送检)
5.2.13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用物,再次查对患者床号、姓名(为吸氧患者吸氧)
5.3采血失败的原因
5.3.1血管痉挛:停止操作,换用另一侧手腕穿刺
5.3.2误取静脉血:未触及搏动,血液颜色深,流动缓慢
5.4血气分析注意事项
6
血气分析常用动脉
6.1桡动脉
6.1.1桡动脉的穿刺位置
腕横纹一横指(1-2厘米),距外侧0.5厘米处;或以桡骨茎突为基点,向尺侧移动1厘米,再向肘方向移动0.5厘米。
6.1.2穿刺方法
⑴在病人前臂近腕处垫一小软枕,嘱病人手心向前,尽量指尖垂向地面,前臂微向尺侧旋转,以暴露桡动脉。
⑵病人腕部及操作者左手食指中指进行常规皮肤消毒。
⑶操作者左手食指、中指并拢定位到穿刺位置桡动脉搏动最强处,并用指腹感受动脉搏动,以判断桡动脉具体的位置。沿桡动脉走向将食指中指轻轻分开约2-3厘米,固定血管,在两指间、呈45-90°角进针。
6.2肱动脉
6.2.1肱动脉穿刺位置
以肘横纹为横轴,肱动脉搏动为纵轴,其交叉点上0.5厘米处。
6.2.2穿刺方法
⑴病人取平卧或半卧位,上肢伸直外展,掌心向上,肘部略外旋,肘下可垫一软枕。
⑵病人肘部及操作者左手食指中指进行常规皮肤消毒。
⑶操作者左手食指中指并拢沿肘横纹向内侧移动至肱动脉搏动明显处,确定血管位置后两指沿肱动脉走向略分开0.5-1厘米,在两指间呈60-90°进针。
6.3股动脉
6.3.1股动脉的穿刺位置
腹股沟韧带中点下1-2厘米处;或髂前上棘到耻骨联合连线的中点至内收肌结节连线的上三分之二段。
6.3.2穿刺方法
⑴病人取仰卧位,下肢微屈略外展外旋,充分暴露穿刺部位。
⑵穿刺部位及操作者左手食指、中指前端进行常规皮肤消毒。
⑶操作者左手中指、食指沿股动脉走向固定于搏动最强处。此时若放开食指,中指仍可触及搏动,反之放开中指,食指仍可触及搏动,即可确定两指已固定于股动脉上。两指沿股动脉走向略分开0.5-1厘米,在两指之间垂直进针。
6.4足背动脉
6.4.1足背动脉的穿刺位置
内、外踝背侧连线的中点、拇长伸肌腱的外侧。
6.4.2穿刺方法
⑴病人取卧位或坐位,下肢伸直足背伸。
⑵病人足背及操作者左手食指进行常规皮肤消毒。
⑶操作者左手食指定位在内、外踝连线中点足背动脉搏动最强处,判断穿刺准确位置,将食指轻轻向趾端移动约1.5厘米,固定血管,在动脉搏动最强处逆血流方向呈45-60°角进针。
7
动脉血气采集后并发症
1、动脉痉挛
疼痛、焦虑或其它刺激可能导致一过性动脉痉挛,此时即使穿刺针进入动脉管腔,仍可能无法成功采血。若穿刺针确定在血管内,可暂停抽血,待血流量渐增加后,再行抽血,避免反复穿刺;若穿刺未成功,则拔针暂停穿刺,热敷局部血管,待痉挛解除后再次进行动脉穿刺。向患者耐心解释操作方法,协助其采取舒适的体位,帮助其放松心情,可降低动脉痉挛发生率。
2、血肿
动脉压力比静脉压力高,因此动脉穿刺部位更容易出现渗血或血肿。血肿的发生率与患者年龄(老年人动脉壁弹性组织减少,穿刺孔 不易闭合)、穿刺针头直径、是否接受抗凝治疗、有无严重凝血障碍等有关 。
血肿较小时,应密切观察肿胀范围有无增大。若肿胀逐渐局限、 不影响血流时,可不予特殊处理。若肿胀程度加剧,应立即按压穿刺点。局部按压无效时,应给予加压包扎或遵医嘱处理。
3、血栓或栓塞
导管在动脉内放置一段时间后,由千血管内膜受损,可能会发生血 栓或栓塞,堵塞导管或血管。动脉 栓塞的发生率与导管直径和插管时间呈正相关,与动脉直径和动脉血流速度呈负相关。动脉和静脉中均有可能形成血栓,但动脉血栓后果相对比较严重。用于静脉穿刺的浅表静脉常具有足 够的侧支循环,而动脉则不具备。因此,选择动脉穿刺部位时,应优 先考虑侧支循环是否良好,否则可能造成远端血栓或栓塞。为预防血栓形成,应减少同一穿刺点的穿刺次数。拔针后,压迫穿刺点的力度应适中,应做到伤口既不渗血,动脉血流又保持通畅, 压迫时以指腹仍有动脉搏动感为宜。若血栓形成,可行尿激酶溶栓治疗。
4、感染
感染多由于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所致。穿刺前应慎重选择血管, 避开皮肤感染部位。穿刺时需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遵守操作规范,所使用的穿刺针、导丝、导管均应严 格消毒,穿刺时如有污染立即更换穿刺工具 。
对于留置动脉导管的患者,病情稳定后应尽快拔出导管。若怀疑存在导管感染,应立即拔管并送检。拔出导管时,穿刺部位需严格消毒,压迫止血后,用无菌纱布覆盖,弹力绷带包扎。对于发生感染者,可根据医嘱使用抗生素。
5、血管迷走神经反应
穿刺时,若患者出现血管迷走神经反应,可能会导致晕厥。应立即通知医生,协助患者取平卧位, 松开扣紧的衣物。为预防出现血管迷走神经反应,采血前可协助患者取平卧位并抬高 下肢。儿童可坐在成人的膝上,由家长温柔地抱住,缓解患儿的紧张、 抗拒情绪 。
6、留置动脉导管相关并发症
主要并发症包括:导管堵塞、 导管脱落、血管痉挛、感染、局部出血、血肿或假性动脉瘤形成。为减少动脉留置针对动脉造成的损伤,建议动脉导管留置的时间最好不超过 96 小时。间断使用肝素盐水冲 洗导管;应用动脉测压管时,维持肝素盐水 300mmHg 压力待续冲洗导管。 局部有感染征象时,及时拨除导管。
8
标本不合格的因素
1、采血操作不当:采血不当是指采血时病人情绪不稳定、吸氧、病人循环不良部位、病人输液侧采血,采血时一定要向患者作好解释,力求穿刺准确,一次成功,必要时局部可使用局麻药减轻病人的痛苦。
2、气泡的影响:采集血气过程中如果混有气泡,应立即排除,如果时间过长,则可影响血气值的结果;血标本如果混有气泡,无论是否搓匀都对血气值有影响,具体表现为ph值、pao2升高,paco2下降。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空气中的o2和co2的含量与血液中的存在没明显差异,根据弥散的原理,血液中混有气泡两者间发生气体交换所致。
3、抗凝剂的影响:血气分析采用的动脉血必须抗凝,而唯一的抗凝剂是肝素钠,其对血气的影响主要是稀释;稀释对paco2和hco3的影响较大。采用肝素抗凝时应将肝素钠与血液标本的比例控制在1:20以下,既5ml和2ml注射器取血量分别>3.3ml和2ml,否则误差很大。肝素钠的ph值是6.56,如果没有和血液完全混匀,可直接导致测定结果偏酸,所以,标本要充分混匀。
4、标本溶血及凝血的影响:标本送检过程中如果溶血或凝血,可直接影响血气结果,凝血标本会阻塞仪器管道,不能分析;溶血标本导致pao2 paco2 升高ph值降低(原因是动脉血中的红细胞内的pao2 paco2 高于血浆ph则低于血浆)。
5、标本放置时间的影响:动脉血标本应即刻送检,一般动脉血样本体外37℃保存,每10分钟paco2增加1mmHg,ph值减少0.01,如不能及时送检时室温(25℃以下)不得超过20分钟,20分钟不能送检,应放在冰箱(4℃左右)保存,但不能超过2h。
6、患者体温的影响:温度会影响Pao2、 Paco2 、Ph的测定值,患者体温高于37℃,每增加1℃, Pao2增加7.2%,Paco2增加4.4%,Ph值降低0.015.体温低于37℃时对 Paco2 、Ph的影响不大,对Pao2的影响较大,体温每降低1℃, Pao2将降低7.2%,所以动脉血气标本应注明患者实际体温。
7、药物的影响:一些药物对血气值也有影响,在输入碱性药物、大量青霉素钠盐前30min采血,输注脂肪乳12h后采血;碳酸氢纳、利尿剂可使ph值升高 ;异烟肼、降糖灵、氯化铵可使ph值降低;尿激酶可使pao2升高 ;杜冷丁、异丙肾可使pao2降低。
9
血气分析的主要指标
1、酸碱平衡的指标: pH(酸碱度)、PaCO₂(二氧化碳分压)、HCO₃(碳酸氢根)、TCO₂(总二氧化碳)、BE(碱剩余);
2、电解质:K⁺、Na⁺、Cl⁻、Ca²⁺;
3、氧合指标:PaO₂(氧分压)、SaO₂(氧饱和度);
4、其他:Lac(乳酸)、Glu(血糖)、Hb(血红蛋白)、Hct(红细胞压积)。
10
血气分析的指标的正常值
pH:7.35~7.45;PaCO₂:35~45 mmHg;PaO₂:80~100 mmHg;
HCO³⁻:22~27 mmol/L;BE:-3~+3 mmol/L;SaO₂:95~100%
11
如何进行判断
11.1看氧合状态
PaO₂ 低于 60 mmHg 定义为呼吸衰竭。若 PaCO₂ 正常或下降则为Ⅰ型呼衰,若 PaCO₂ 大于 50 mmHg 即存在二氧化碳潴留,则为 Ⅱ 型呼衰。SaO₂ 低于 94% 则提示缺氧。
11.2根据 pH 值看酸碱失衡
pH < 7.35 表示酸中毒;pH > 7.45 表示碱中毒;pH 在 7.35~7.45 表示正常,也可能是代偿状态,也可能是混合性酸碱失衡。
11.3判断原发酸碱失衡类型
主要是看 PaCO₂(呼吸因素)、HCO³ˉ(代谢因素)与 pH 值的变化方向。谁与 pH 的变化方向相同,谁就是原发因素。
在酸中毒(pH < 7.35)情况下,如果 PaCO₂ 升高,表示为原发性呼酸;如果 HCO³ˉ 降低,表示为原发性代酸。
在碱中毒(pH > 7.45)情况下,如果 PaCO₂ 降低,表示为原发性呼碱;如果 HCO³ˉ 升高,表示为原发性代碱。
但对于存在混合性酸碱失衡的情况,比如同时存在 PaCO₂ 升高和 HCO³ˉ 降低的酸中毒,或者同时存在 PaCO₂ 降低和 HCO³ˉ 升高的碱中毒,需要根据临床情况判断原发失衡。
如果存在呼吸道梗阻、肺部感染、慢阻肺、呼吸衰竭等因素,则考虑呼吸为原发因素;
如存在低血压、血容量不足、感染、大量利尿剂应用、胃肠减压、肝肾功能不全等,则考虑代谢为原发因素。
11.4判断是否存在代偿和混合性酸碱失衡
如果检测结果中 PaCO₂ 和 HCO³ˉ 和变化方向相同,则表示为另一因素为代偿改变。比如呼酸(pH < 7.35,PaCO₂ 升高)情况下,HCO³ˉ 升高,表示为代偿。
但如果 PaCO₂ 和 HCO³ˉ 的变化方向相反,则表示存在混合性酸碱失衡。同样比如呼酸(pH < 7.35,PaCO₂ 升高)情况下,HCO³ˉ 降低,表示合并代酸。
12
一图掌握核心内容
来源:院前急救联盟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