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银行卡的存款数据是和自己的存款金额直接挂钩联系的,银行不允许私自更改,也不会去更改,法律更不允许私自篡改存款数据。

然而,在我国东北这个资源丰富、素有雪景之乡的辽宁省沈阳市,却有那么一位销售二手车的销售员,整天不想着怎么努力工作,踏踏实实挣钱,却天天想捞偏门。

梦想着自己能够在银行的系统中找到它们的漏洞,修改自己在银行账户的存款余额,把银行变为自己的免费取款机,从此一劳永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膨胀的贪婪心的驱使下,这个二手车销售员变身为“银行系统测试员”,他在2013年到2018年这5年的时间里,不停地在银行系统上尝试。

就在2018年的5月份,他这个天马行空,看似不可能的想法,竟然被他实现了,一张余额只有50元的银行卡,竟然被他鬼使神差般地将余额篡改为拥有50万元存款的巨额银行卡。

而后,在巨大利益的驱使下,他用这张50万的虚假存单,转手又从银行作为抵押,贷出50万的现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此后的短短半年时间里,他竟然用这种办法,一次又一次地从银行进行贷款,直到案发,一共从银行骗出了近三千万的现金。

那么,如此令人匪夷所思,超出常人想象的诈骗手段,究竟是怎样进行具体操作的呢?

▼ 夜幕下的可疑存款

2018年10月31日晚上10点左右,一名头戴鸭舌帽,戴着口罩,用黑色大衣紧紧包裹着自己的男子。

在夜色的掩饰下,蹑手蹑脚地来到了位于辽宁省铁岭市的一个不起眼的ATM自助存取款机前面。

口罩紧紧地套在他的脸上,几乎要遮住他的整张面孔,他警觉地看向四周,时不时地向后张望,观察来往的行人和车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见他快速地拿出银行卡,在ATM机上慢悠悠地操作了近三分钟后,却拿出了200元钱存进了自己的账户,而后迅速消失在黑夜里。

这名可疑的男子是谁?为何在大半夜头戴帽子,用口罩遮挡住自己的面孔,鬼鬼祟祟地出现在ATM机前面?

又为何在大半夜,左顾右望地往自己的账户里只存了200元钱?他是谁?他为什么这样违反常规的去做?

所有的一切,都要从上海市松江区公安局接到的一起报警电话说起,报案人声称自己遭遇了近300万的巨额诈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三百万变为三千万

当时松江区警方接到一个银行的紧急报警电话,报案人称,他们银行下属的一个分行,在对银行卡进行审核时发现,有一个银行卡非常可疑,存在严重的诈骗违法行为。

原来银行的工作人员按照规定,对申请存款的存款单进行内部审核时惊讶地发现,有一张银行卡假借虚开存款单的名义,蒙混过关,浑水摸鱼地套取银行的贷款

据银行全面地排查统计,这张涉案的银行卡共计从银行卡中套取300多万的现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银行系统的安全稳定事关国计民生,是非常安全和牢固的,怎么会被嫌疑人如此轻松攻破,从中套取巨额贷款呢?

原来问题出在了银行系统内部。

根据涉案银行的负责人介绍,这件案子之所以会发生,一切的根源都在于前不久该行推出了存款单质押可贷款的业务。

然而由于是运营初期,加之银行内部的不谨慎,导致该业务系统出现了严重的安全漏洞,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警方介绍,在正常流程下,根据此项任务的相关规定,客户只有在该行的存款金额达到银行规定的一定金额后,才可以用此存款单向银行进行质押贷款。

但明显违背常理的是,此账户在银行的这几笔交易存款,都是只有50元,但该账户却从银行贷出了五十万元的贷款,所以此情况明显与银行的业务流程不符合。

银行负责人又向警方补充道,在2018年初期,为增加银行业务量,丰富业务内容,银行经过自己内部的规划设计后,在自己的平台上推出了新的存贷款业务。

具体规定是,只要客户在该行的账户还有未到期的定期银行存款,就可凭借此项存款的存款单向银行申请不超过此项存款单90%的银行贷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业务推出了9个月后,该行松江支行的工作人员在内部审核中竟然发现,有人通过网银系统,利用此项业务,用50元申请了50万元的贷款。

该支行发现问题后,立即上报总行,总行立刻组织各支行进行全国范围内的自我检查。

最后,该银行发现这笔被骗金额仅仅是冰山一角,全国范围内的总金额令人惊恐。

除了该支行被骗的三笔贷款外,该案共涉及五个地区的支行,被骗贷款金额高达三千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本案涉及金额巨大,且涉及范围广,警方当即抽调精英警员力量,对这个银行贷款诈骗案件进行全面的部署安排,马上进行侦查摸排。

▼ 排查线索,抽丝剥茧

警方抓紧时间调入专业性更强的反电诈队,对于银行而言,反电诈队平时与他们接触交往较多,能够快速地启动响应机制,进行案件侦破。

在接到案件之后,反电诈队立即针对银行所提供的涉案银行卡号进行了专业的调查分析研究。

经过调查,警方发现在全国范围内共有五个银行账户涉嫌运用同一样的诈骗手法进行贷款诈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五个账户都是利用银行此次上线新业务,系统存在安全漏洞的契机,将本账户的余额从50元修改为了50万元,然后运用这50万元的存款单,去申请银行的贷款。

等银行将贷款批准后,嫌疑人再将这50万元提取出来。

五个账户的作案手法如出一辙,但这五个账户的银行卡持有人却分布在不同的省份,他们相互之间是否有某种联系?或者是同一人所为?

警方的侦查进入了下一个阶段。经过警方的调查,发现这五个涉案银行账户虽然作案手法一致,都骗取了巨额的银行贷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进行仔细的排查后,发现这五个持卡人不在同一地区且彼此也不相识,根本不存在生活上的交集。

警方立刻改变侦查思路,经过进一步地调查研究,最后排除了银行账户持有人作案的可能性,这便意味着嫌疑人冒用他人身份信息,进行银行存款诈骗,基于此,警方将目光投向了银行账户的存款人。

嫌疑人利用银行线上开展新业务,网银系统存在漏洞,将50元存款改为50万元的存款。

这种利用将小额存款改为大额存款的诈骗方式,肯定需要向银行账户中存入一定的存款,才可进行后续的贷款诈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前期用于诈骗的小额存款是在哪些地方进行存入的呢?是否意味着找到存款人,这个银行贷款诈骗案就能破获呢?

警方立刻组织大量的警力,在银行内部财务系统的帮助下,仔细全面地查阅银行的流水账单。

在那些涉嫌被骗取的流水中发现,这些银行流水中都有一笔小额度的银行存款,金额极小,且十分可疑。

警方立刻让银行调出了近期银行所有小额存款的银行记录,经过对比排除,发现有几笔在辽宁铁岭的小额存款十分可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警方立刻奔向辽宁省铁岭市,调取了ATM机附近有价值的监控视频,警方经过大量的排查,在时间上、空间上进行排查对比,渐渐地一个形态和行为十分可疑的男子出现。

这名男子的发型偏向年轻人的主流发型,走路姿态轻盈,警方推断大概有25岁左右。

此外警方推断运用此种手法进行诈骗的,应该是对电脑比较熟悉的年轻人。

这名男子在黑夜中戴着口罩出现在ATM机前,左顾右望,十分警觉地向账户里存入了200元的存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名男子的行为和穿戴都十分让人怀疑,他难道就是此次巨额贷款诈骗的犯罪嫌疑人吗?

因为男子戴着口罩,将自己包裹得十分严实,警方无法快速进行锁定,确定其身份。

警方又再次筛查了监控录像,发现男子是步行走到ATM机前,最近监控没有拍到他的交通工具。

然而,在警方查看了附近街道的大量监控视频后发现,银行对面一个饭店的监控,正好对着银行的正面。

警方立刻查看饭店近几日的监控视频回放,最后发现犯罪嫌疑人开的是一辆新的白色越野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辆白色越野车很可疑地停靠在距离银行很远的一个偏僻的角落,在夜色中,银行的监控器根本照不到这辆车。

警方在初步锁定这辆白色越野车后,立刻组织警力开始追踪这辆白色越野车的日常行踪轨迹。

通过技术手段,警方发现,这辆车是从沈阳铁岭,在铁岭的ATM机上存了200元钱后又旋即从铁岭返回沈阳,这是极其不符合常规且让人怀疑的。

除此之外,在仔细查看了监控视频后,警方还发现白色越野车里至少坐了两个人,此人坐在后排,但在监控中发现,只有一个男子下车进行存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名男子在深夜驱车从沈阳到铁岭,往返几百公里,就是为了存200元的存款?

警方初步将这两名男子定为此次银行贷款诈骗的嫌疑人。

▼ 真相渐渐浮出水面

那么怎样快速确定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呢?

警方推断,犯罪嫌疑人从沈阳大晚上来铁岭,又返回沈阳,到沈阳时已近深夜,警方推定犯罪嫌疑人的住所应该在沈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案件进行到下一步的侦查后,警方的侦查又步入了瓶颈。

经过追踪,警方发现,这辆白色越野车在晚上作案时不挂牌照,更是在白天也不悬挂牌照,加大了通过车辆找人的难度。

接下来警方的主要任务便是快速锁定嫌疑车辆,确定车主信息,但是沈阳共计有3000多辆白色越野车,在警方经过对比排除后将范围缩小至200多辆。

嫌疑车辆过多,加大了警方确定嫌疑车辆的难度,在此情况下,警方不断地对嫌疑车辆进行轨迹追踪,最后通过大量的技术追踪后,警方摸清了这辆嫌疑车辆的行使轨迹规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警方发现这辆白色越野车平时的出行相对比较规律,这辆白色越野车基本是每天半夜出行,然后停在一家酒店停车场,之后司机会下车到酒店去上夜班。

基于此条重要的线索,警方快速锁定了司机的身份。

在掌握了这名犯罪嫌疑人的身份信息后,根据以往的办案经验,此时警方掌握的证据还不是很充足,对嫌疑人进行定罪处理还是有难度的。

考虑到这一点,警方没有立刻采取抓捕行动,而是对嫌疑人进行了更为细致地调查。

果然,警方对此名嫌疑人的财产进行调查后发现,这名犯罪嫌疑人名下在18年9月间突然多了几辆豪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对其更加全面细致地调查,警方发现,在该嫌疑人的日常交际圈子里,还有三个人,嫌疑也非常大。

这三人名下也都有几辆豪车,警方推断这应该是一个犯罪团伙,在掌握大量的证据后,经过部署,警方立刻组织对这四人进行了抓捕。

四名嫌疑人被抓捕到案后,警方立即组织经验十足的审讯人员对四人进行了审讯,经过审讯,这四名嫌疑人的供述都一致地指向了一个叫马某的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疑的是,这个马某既不是深夜开车去铁岭的司机,也不是深夜往银行卡里存200元的可疑男子,但一切矛头都指向他,就是他在背后操纵着这四名男子。

这个马某相当于这个团伙里的老大,负责指挥操纵着这四名嫌疑人,他让四人前往不同地方存钱,自己从来不参与实际的操作。

根据监控中进行存钱的嫌疑人的交代,他们深夜驱车大老远去铁岭存钱,也是接受马某的命令行事的,他们并不知道马某为何对他们下达这样的指令。

此外,他们还对警方交代,他们名下的豪车都是马某自己购买,记在他们名下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某为什么指挥他人大老远跑到外地只存了200元钱?又为什么将自己的豪车挂在他人名下?

警方开始对马某进行了仔细全面的调查摸排,发现他曾在2018年初,在一个二手车行里捣鼓二手车生意,但是却一直在亏本,不断地在负债。

但是在18年6月,这个马某却猛然间成为有钱人,出手阔绰,更是大量购买豪车和奢侈品牌。

马某突然暴富,但却从不对自己的朋友讲述自己的发财之道。

经过和银行的沟通,警方了解到最早的一笔诈骗是在18年5月,距马某暴富仅一个月,马某的嫌疑十分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有的焦点都集中在了马某身上,他为何从大量负债到突然暴富?为何将豪车挂在他人名下?又为何指示他人大老远去存200元钱呢?

警方对马某进行了抓捕,警方调查发现,马某没有稳定的工作,家里的经济状况一般,并不能支撑他进行奢侈消费,这和他巨额的消费能力是十分不匹配的。

面对警方的询问,马某声称这是在炒网络虚拟货币挣的钱,他平时就将这些收益放在银行账户,他大量购买豪车是为了做二手车生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警方经过进一步的调查,发现马某名下的豪车都为一手的新车,他平时没有工作,却住的是别墅。

警方反问,没有人是去购买新车做二手车生意的。面对警方提出的一系列问题,马某最后交代了自己的所作所为。

马某称,当时他欠下了大量的外债,心里一直想着一夜暴富,一直渴望攻破银行的网银系统,实现自己的发财梦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某从小对电脑技术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养成了一个特殊的习惯,就是不管任何银行推出新业务或网银客户端推出新功能,他都去进行尝试,看看是否有无漏洞可钻。

2018年该银行推出新业务功能,马某发现了此项功能的漏洞,他终于等到了自己犯案机遇。

在发现该银行的漏洞后,他尝试性地存入50元的存款,而后通过自己的黑客技术将存单金额改为50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乎马某意料的是,这张虚假的50万的存单,竟然质押贷款通过了银行审核,这让马某喜出望外,觉得自己实现人生梦想的机会来了,从此走上了自己的人生错路。

案件到此,嫌疑人均已到案,但此时警方还有一个疑问,那就是马某共进行诈骗行为100多次,金额达三千万。

面对如此频繁的诈骗次数,如此多的涉案金额,马某他是怎样将这些诈骗来的贷款提现的呢?

马某交代,他都是通过网上平台去购买各游戏平台的游戏点卡,然后,再将这些点卡以折扣卖给其他中间商,从而将这些贷款进行提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随后,梦想暴富的马某,因为涉嫌诈骗罪、冒用他人身份信息进行诈骗被依法进行批捕。

而其他四人,由于对马某的犯罪所为并不知情,并不存在共谋的行为,达不到共犯的标准,被取保候审。

面对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层出不穷的新应用知识,无论是银行自身也好,还是我们个人也好,都要加强自我的防护意识,定期对自己的网银账户进行安全排查,更要注重自己的个人隐私信息的保护,不让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机。

声明: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联系/投稿邮箱地址:service@shxy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