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熊婷

“顷刻间演出千秋事业,咫尺地囊来万里河山。”竹木搭建框架,红布围起舞台,形成约莫4平方米的戏台,台前“演员”在幕后演员的操纵下,时而袖袍抖动,时而掩面羞涩,伴随幕后演员时而高昂、时而低语的乡音唱腔,穿插上锣、鼓、镲、唢呐等乐器的伴奏,演绎着人生百态,观众无不动情,这便是湘潭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湘潭县石鼓木偶戏的魅力。

台前的“演员”们是身高一米左右的木偶,它们身着各式各样的彩衣,有的还配有头饰,木制的脸面上刻画着神色各异的表情,在戏台上或定乾坤,或决生死,或启智慧,而操纵着这一切动作的是一根与木偶头相连的命杆和两根与木偶手部相连的手杆。幕后的演员左手持命杆,举起木偶,右手操纵手杆,让木偶完成踢腿、作揖、翻转、跳跃等动作,再配合上操作者的走位和戏腔,一场跌宕起伏的大戏就此铺开。

石鼓木偶戏所用的都是这种由操纵杆控制的杖头木偶。”石鼓木偶戏传承人左都华介绍,木偶的种类有很多,常见的还有提线木偶、布袋木偶等。此外,木偶戏也有许多流派,石鼓木偶戏源于衡山派,至今已有200余年历史,20世纪80年代达到鼎盛时期,那时候是文学、诗歌和艺术的黄金时代,电视节目尚不普及,民间艺术在此时崛起,当时以莫菊芳、陈本初为首的艺术家们组建了青山木偶艺术剧团。凭借着表演方便、道具简单、内容通俗易懂等优势,石鼓木偶戏一跃成为当地百姓最为喜爱的一种文娱方式。

即便盛极一时,石鼓木偶戏也遇到过失传的窘境。石鼓木偶戏表演至少需要6人,而到2019年,石鼓木偶戏存世的艺人仅两位,且均已步入耄耋之年,其中就包括左都华的父亲左克和,今年90岁的左克和已经舞不动、也唱不响了。

1982年,在左克和的引导下,左都华学习过一段时间木偶戏,但受时局影响,左都华转行学习唢呐。2019年,看到当时87岁的父亲又唱又跳,只为留下一丝石鼓木偶的命脉,左都华开始钻研木偶戏,从一名吹唢呐的乐手跨界成为木偶戏演员。

“看木偶戏,一观面容、二看动作,三听戏文。”如今,《九龙山》《杨家将》《收姜维》等经典片段,左都华可以信手拈来,看客们点的唐朝、宋代的戏文更是不在话下。湘潭县相关部门组织了专业录制人员进行抢救性保护记录,用摄像机从不同角度记录演绎的场景,希望为后人传承、研究、利用“石鼓木偶戏”留下宝贵资料。重新活过来的石鼓木偶戏也在尝试丰富形式,让戏走出乡间,重新回到普罗大众的视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