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有难,他们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相助;街面有违法犯罪行为发生,他们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制止;为了辖区平安,他们常驻街面巡逻防控……在赣州市及下辖县(市、区)的大街小巷,有这么一支特殊的警察队伍,他们没有相对固定的办公地点,每天不是在出警巡逻的路上,就是在警情处置的现场。秒级响应,快速处置;勤巡快反,动中备勤,他们就是赣州市公安机关“城市快警”队员。他们共同编织了一张安全防护网,将安全防控的触角,深入到城区的每一个最小单元,把安全送到群众身边。

◎文/图 温盛旺 陈健 首席记者黄志良

城市快警开展巡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帮助有困难的群众

最强大脑 接警处警快一步

“快速反应是做好街面巡逻防控工作的关键要素,我们通过信息化勤务机制,借科技支撑,以数据赋能,加强应急事件处置训练演练,不断打磨锤炼队伍,持续提升队伍履职能力。”赣州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刘志强介绍,经过充分调研后,赣州市公安局聚焦实现“快速反应”这一公安工作现实需要和工作难点,面向全市推行“城市快警”勤务模式,并提出了打造“最强大脑、最快双腿、最优服务”的工作目标。同时,该局明确“城市快警”以“武装巡逻、快反攻坚、应急救援”为主责主业,把“城市快警”打造成为街面巡防的尖刀利剑,健全和完善街面巡防快反机制,推动全市社会面巡逻防控工作的整体提速提效,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每个县(市、区)根据自身工作实际,建立完善招录淘汰、队员管理、内务管理、装备管理等一系列工作机制,形成一套符合本地特色、行之有效的“城市快警”管理机制,确保常态长效。

“运筹帷幄,才能决胜千里。要达到上述目的,必须给城市快警打造一个‘最强大脑’。”赣州市公安局巡警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赣州市公安局为此特地创设了一套扁平化指挥调度机制和精准化巡控布防机制。“城市快警”实行一级处警,指挥中心借助智能化平台和信息化手段,通过PDT对讲机对“城市快警”现场处置警力进行点对点、扁平化、可视化指挥。

公安局指挥中心借助智能化平台和信息化手段,通过PDT对城市快警“点对点”指挥就近处置,以雪亮工程公共视频、“城市快警”车载记录仪、4G实时图传执法记录仪实时回传处警情况,做到指挥中心与“城市快警”无缝对接。

同时,建立警情导巡机制,对警情案件进行深度研判,有针对性地调整警力部署,做到警力跟着警情走。探索大数据、智能化平台在巡逻防控预警预测预防方面的应用,实现城市快警精准布防。

“每个机动最小作战单元需至少每人配备单警装备1套、PDT电台1部。”赣州市公安局巡警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最强大脑”的调度下,实现了警力跟着警情走,城市快警之“快”,有了数据支撑和基础保障,实现了接警处警快一步。

最快双腿 警情化解快一步

1月13日21时许,龙南市金龙银座小区附近,一在建工地里,一名男子正在行窃。有群众发现并报警后,龙南市公安局“城市快警”队员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在获悉了嫌疑人消失的方向后,快警队员兵分多路,关掉强光手电,克服地形复杂、光线昏暗等不利因素一路搜寻。行至一陡坡时,发现嫌疑人正在锯电缆。

嫌疑人仓皇扔下作案工具打算逃跑,快警队员在陡坡上停定后,纵身跳下摩托车,当即将嫌疑人按倒在地。这起案件,从接警到抓获嫌疑人,仅用了几分钟。

这起案例只是赣州20支城市快警队伍迅速处警、快速化解警情的一个缩影。

快警为什么能这么快?据悉,各地快警队伍被分成了多个小组,每组3人,配备摩托车3部、长棍1根、盾牌1个、4G/5G执法记录仪1部,带队民警需携带武器。最小的作战单元,让城市快警灵活起来。

“城市快警”按照城区“3分钟处置圈”,结合机动最小作战单元3人3车的配备和轮班要求,全覆盖配备警力,原则上每个作战单元至少有1名正式民警带队。

除了灵活之外,快警之所以快还有一个原因,即屯警科学。采访期间,记者在赣州市南康区街头看到,在一些人流量大的繁华路段,路旁设有一栋栋颇具特色的警务驿站。这些名为快警驿站的小房子,平时是快警队员值班和备勤的地方,基本可以覆盖城区所有的街道。

像这样的“快警驿站”在赣州各地街头随处可见。“每个‘3分钟处置圈’内建立一个快警驿站,可以与巡区治安岗亭合并使用,作为‘城市快警’值守备勤和休息的屯警点。”赣州市公安局巡警支队相关负责人说。

在快警驿站的支撑下,按照巡逻勤务等级响应的要求,各地快警形成“特警动中备勤组守点1分钟快反、城市快警巡线3分钟快反、网格化巡逻警力控面5分钟快反”,“点、线、面”结合,“秒级响应、以快制动、协同策应、全域覆盖”的赣州“1、3、5分钟”快反模式。

目前,赣州市共设置“1分钟快反圈”36个,“3分钟快反圈”84个,“5分钟快反圈”上百个。城市快警实行“有警处警、无警巡逻”勤务模式,开展24小时全天候屯警街面、值守备勤。

最优服务 服务群众快一步

在“1、3、5分钟”快反机制驱动下,赣州各地快警以最快速度到达现场,实现“第一时间到达、第一时间控制、第一时间处置”。这不仅仅能够快速化解警情,在辖区群众需要帮助时,往往也能够迅速抵达解围纾困。

今年春节期间,赣州各地上演了多起“快警快速出击助力群众快速解围”的经典案例。

1月31日(除夕)晚上,兴国县公安局城市快警队员巡逻至县人民医院时,发现一男子晕倒在门诊大楼前,且面部出血。快警队员立即上前,一边尝试口头唤醒受伤男子,一边联系医院医护人员,最终男子被送入医院治疗。

2月8日,瑞金市有市民求助城市快警队员,称丢失了3万元现金,请求队员帮助寻找。快警队员一边安抚其情绪,一边展开调查。根据失主提供的经过路线调阅沿路视频监控,经过数小时的耐心排查,最终遗失的3万元现金物归原主。

次日上午,失主特意向城市快警队员送来感谢信,并称赞城市快警不但出警速度快,为民办实事速度更快。

“像这样的案例,每天都在发生。”赣州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今赣州公安城市快警已经在全市全面铺开,正发挥城市快警屯警街面优势,以快警驿站为依托,创新建立“情报研判、指挥调度、打防管控、服务群众、110处警”一体化的巡逻防控新模式,着力把快警驿站打造成“警民共治共享综合体、24小时便民服务站、反恐处突桥头堡、街面兵力屯警点”,推动巡逻防控提质增效。

统计数据显示,自今年1月1日赣州全市公安机关城市快警正式运行以来,共出动巡逻警力19680人次、巡逻车辆11710辆次,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44人,接受群众报警求助780余人次,查找、送返走失小孩和老人90余人次,送医救助40余人次,街面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