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意大利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男子做梦都没想到自己的这段弗洛伦萨之旅最后会搞上各大媒体的头条,尤其还是以这种方式。

位于弗洛伦萨的乌菲齐博物馆也着实没有想到。

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降。尤其当各大媒体甚至心理医生都认为是馆内藏品太炫,才会导致这位男子在馆内差点驾鹤西去时,博物馆着实委屈的要大喊一句:“救命啊,碰瓷啦!”

是的,他在看着藏品《维纳斯的诞生》时,突然感到一阵头晕目眩,哐叽倒地心脏病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万幸的是,此时队伍里四位路过的蔡文姬为他开了大招回血。

没错,说来也是幸运,恰巧围观群众里有四位医生可以急救,否则维纳斯这波就亏大了,随后,他被送往医院续命。

不过这对于见多识广的乌菲奇博物馆负责人Eike Schmidt来说也不是什么大新闻了。

他淡定的表示,虽然自己不是医生,但有合理的证据显示,这样的憨批真不是个例,许多来弗洛伦萨的人都有过类似的症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例如知名的法国作家马里—亨利·贝尔,AKA司汤达,代表作《红与黑》、《帕尔马修道院》,文化人的马甲是掩盖他憨批灵魂的保护色。

1817年他来弗洛伦萨旅游,置身于这个充满文艺复兴气息的曼妙城市,他感觉自己整个人好像都要高潮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游览了圣十字盛典,欣赏完乔托的壁画和众多纪念碑后,他捂着胸口呼吸都急促了起来的说道:

“我沉浸在对崇高之美的沉思中……达到了感官超脱的境界……万事万物都生动地向我的灵魂诉说着。呵,要是我能忘记就好了。我感到心悸,在柏林他们称之为神经发作。生命从我的体内枯竭了。我走着,总怕自己要跌倒。”

他以为自己的呼吸急促是艺术与他的诉说,但实际却是他心理阴影面积扩张的速度。

再待下去不仅可以感受到圣殿的美,还能感受到上帝的感召,旁边还站着两个童子挥着手“来吧……来吧……”。

好在保安来的比上帝更快,他被及时带走了。

司汤达:“那我走?”

艺术:“哎……”

在弗洛伦萨晕倒,似乎在此之后成为了一种热潮。

在司汤达进一步发表了著作描述自己是如何被弗洛伦萨体验到“一种自由,一种释放,一种未知情感的涌动,一种完全出乎意料的喜悦”后,诸多心怀艺术的文艺青年们纷纷赶去打卡。

一时间,弗洛伦萨成了网红们大胆展示的平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司汤达综合征为题材的意大利惊悚电影《La sindrome di Stendha》剧照

也因此,在距离弗洛伦萨艺术中心隔壁的新圣母医院打工的精神病科主任格拉齐拉·马格里尼突然开始了996。

由于近,每个游客在弗洛伦萨中心与上帝对话时都会前往这家医院。

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在内卷与突如其来的996中迷失了自我的马格里尼突然醒悟:这些游客的症状全都是在接触了艺术品后突然的就精神崩溃了。

一个人你可以说他是憨批,但一群人就不能是群P。

马格里尼经过仔细的调研,决定将此事命名为司汤达综合征,也被俗称为弗洛伦萨综合征,并在她的书内列举了100多起案例。

这些案例的共同症状包括头晕目眩,幻视幻听,迷失方向,心悸甚至心脏病突发,疲惫,自我身份迷失……

总之,这些共同的症状让马格里尼有合理的理由认为,出大事了,这是一种严肃的精神疾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格里尼将司汤达综合征定义为“一系列突发体验,表现为突然、短时的急性心理失调的发作,这类发作都是良性的,没有严重后果,并且它们都与去以艺术闻名的目的地旅行有关。”

不仅如此,马格里尼还指出了三种具体的心理失调表现:

·对声音和颜色的感知产生混乱,并伴有增加的愧疚,焦虑和被迫害的感觉。

·突如其来的抑郁焦虑感,莫名的愧疚感,动力丧失和痛苦;或者体验另一种相反的情绪,例如过度兴奋,自我克制力丧失等。

·惊恐发作及其他类型的焦虑症发作症状,比如胸闷,心悸,呼吸困难,感觉快要晕倒等。

契诃夫曾描述艺术为“艺术给我们插上翅膀,把我们带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在弗洛伦萨,它确实会带你去很远很远的地方……能见到上帝的那种地方。

不过比起弗洛伦萨,巴黎就真的是实惨。

司汤达综合征显然不会只在弗洛伦萨发生,它在巴黎也有多起目击案例。

不过为什么说巴黎惨呢?因为好歹游客在弗洛伦萨是被美晕的,但在巴黎却是被丑晕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去过巴黎的人懂得都懂,不懂的我也只能说你不要多问。

每一个没去过的人心目中的巴黎关键词都是浪漫优雅,是在塞纳河畔与爱人烛光晚餐,是在巴黎铁塔下眺望远方,是在香榭丽舍疯狂购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巴黎的关键词现实里应该是打砸抢烧。

是在塞纳河畔被脏水熏得捏鼻子,是在巴黎铁塔下被黑哥哥们洗劫一空,是在香榭丽舍被导购种族歧视……

总之,梦想有多大,巴黎就会把你伤的有多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诸多倒霉游客在巴黎也会被司汤达综合征给袭击。

看着塞纳河的臭水和满地的垃圾,冒着随时被黑哥哥们洗劫一空的危机,对比起多年看电视剧造就的美好梦想,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大家会哇的一声哭出来,瞬间体会到司汤达综合征那种“老子就要昏厥了”的快感。

在巴黎得司汤达综合征得主力军是日本人民……

日本人民可能由于自己国内风气比较正经,再加上媒体宣传,对巴黎的幻想格外美好。比如日剧里除了有日剧跑,还有巴黎梦。

在日剧里,不想当法餐大厨的厨子不是好厨子,不想去巴黎的时尚编辑不是好编辑……

因此,当听闻我第一次要去巴黎旅行时,我那被巴黎深深伤害过的日本朋友甚至当场几乎落泪,日剧跑夺门而出一边还呐喊着“达咩,达咩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司汤达综合征在这些年逐渐大量的减少。可能是由于网络的进步,大家的阈值也提高了。

不管是上限还是下限,总之在去一个地方之前心里的B数也是差不多够了。

不过,尽管司汤达综合征还没有出现在任何精神疾病诊断标准里,在学术界却一直备受关注,它将艺术,人文与心理更深层的连接在了一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艺术究竟会对一个人的心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纵观历史,艺术似乎是一个贯穿始终的主题。

文艺复兴将艺术推向了高潮,而作为文艺复兴之都的弗洛伦萨,也因此成为了司汤达综合征的主要受害地。

司汤达综合征的发作除了与美景的刺激,也更与每个人的心理背景息息相关。

例如,脑科学的研究发现,享受艺术创作的人的部分脑区也会显著的更为活跃,让他们从艺术中获得更多的快乐。

这些脑区在一些其他“愉悦”场合也会被激活,例如吃饭,或者性生活的时候。

同时,越敏感的人和有过往精神疾病史的人也更容易感染司汤达综合征。

心理学家还进一步认为,司汤达综合征将许多不同领域的思想碰撞结合在了一起。

比如,对艺术品的冲击而昏倒,也诠释了弗洛伊德的“怪怖者”(The Uncanny)现象。

这本身是1919年弗洛伊德发表的同名论文,他描述了一种原本熟悉的东西在某种情境下突然变的“吓人”因而感到不舒服的奇妙体验。

例如小丑,洋娃娃这些陪伴我们童年喜爱的东西却会在成年后某些环境里让我们突然感到陌生而恐惧。

因而,司汤达综合征很可能就是“怪怖者”现象的一种,也代表了更深层次的内心冲突与矛盾,也将我们对文化,艺术,意识,精神疾病等领域的理解加深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之,司汤达综合征之谜还在不断研究试图解开的阶段。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目前还是众说纷纭,唯一可以确定的是……

建议大家去感受艺术的时候还是hold着一点情绪,可千万不要成为下一个新闻头条。

-END-

作者:焦糖

编辑:雪梨

设计:多纳

(文中部分图片均来源网络,侵权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