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后的古窑村,碗若新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40年后的古窑村,碗若新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碗窑陶瓷烧制技艺丨碗窑村有着丰富的瓷矿土资源,制碗烧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万历年间。在清朝中后期,因制碗烧瓷形成聚居效应,碗窑村人口达到600多人。黏土经过手捏、轮制、模塑等方法加工成型后,在1000-1200度左右的高温下焙烧而成的物品,其制作工艺按顺序可分为配泥、配釉、泥坯塑制 、赋釉及煅烧四大工序,在中国陶瓷器的产生距今已有11700多年的悠久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匚 一个做碗的村庄

经过蜿蜒的山路,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形似碗的大型建筑,这里有瑰丽的田园风光和传承300多年的碗窑文化,藏在半山,隐在竹林,静静地,宛如一个隔离尘世的世外桃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沟溪乡碗窑村,位于衢州柯城西部,这里有着丰富的瓷矿土资源,制碗烧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万历年间。最兴隆时,碗窑共有水碓六座,龙窑、立窑十余座,家家每户只要会做碗的人都有自己的作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7年,碗窑村每年产碗360万只,相当于日产近万只碗。“轮盘转不停,一夜到天明”。那几年是制碗产业最好的年份,村里做的土碗不仅解决了当地及周边吃饭用碗的问题,还远销外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匚 忘不掉的土窑轮盘

曾三满是碗窑村的老人了,祖上三代都是制碗人。他的爷爷手上也是做碗,父亲手上也是做碗,可以说他从小就是在爷爷和父亲做碗的作坊里玩,一直“玩”到他开始做的那个时候景象都是很繁荣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热火朝天的60年代,村民成立了土碗社。当时做碗的车间都很多的,前前后后,前一排后一排的。村里的窑口没日没夜地工作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以前做碗到出窑,都是要一个月才能出一窑。曾三满说,从挖泥做碗开始,一整套流程下来,几十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要很细,不能有一点马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窑就要烧两天两夜,再闷上至少三天才能出窑。而凡是土碗社出产的碗,都会印有“为人民服务”的字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1974年左右,土碗渐渐跟不上市场的需求,手工做的碗很快就被淘汰停产了。那时,曾三满还是二十出头的少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土碗社”停工,制碗的村民只好各找门路谋生,开店,外出打工,做点小生意……就再没有做碗的。不是不想,而是要靠龙窑烧制的碗,单凭一户两户是没法做起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经在衢县那么有名的碗窑村,一下子就垮掉了……”。作为当地“窑三代”的曾三满,回忆起那段难捱的时光满是叹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土碗”归来

很长一段时间,因制碗得名的碗窑村跟碗已经没有关系了,只剩一个名字而已。他也以为一辈子都不会再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即使停了40多年,制造土碗时手劲的轻重,曾三满一直都没有忘记。这种感觉根植于他和每一个碗窑人心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8年,当他听到衢州柯城沟溪乡想要重新恢复陶瓷文化的消息,第一时间就报名来做碗。“真的不曾想到时隔四十多年还能练泥、拉胚……再次制作陶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传承300多年的土法制碗工艺终于得以重现,古老的碗窑村终于能够名副其实,这真令人激动。如今,在旧校舍改建成的陶艺体验中心,曾三满每天又能与土碗朝夕相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将备好的泥料放在圆盘上,开关一开,圆盘飞转,手在泥料间有节奏的律动,没多久,便拉出一个个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碗型……他娴熟的手艺吸引了众多制瓷爱好者前来体验,十分热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他和手工艺人的共同努力下,碗窑村的土碗再次回到人们的视线中。他们还将传统陶艺与农民画相结合,让“碗窑土碗”迸发出新的生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碗窑村人来说,土碗是祖祖辈辈、世世代代的生活印记,凝聚着生活情感的光荣记忆。它溶于村人的骨与血,不该被遗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回归是一个新的开始!曾被时间淘汰的手艺,该如何融入新的生活并得以传承,这是“碗窑土碗”以及无数老手艺终将面对的时代命题。

7上央视除夕主播台

国大师设计

朱炳仁铜虎年吉祥摆件

火热预售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复制以下链接到某宝打开

https://m.tb.cn/h.fON7yYG?tk=e34i2WrMPKH

☟☟点击图片收获更多感动☟☟

为匠心营造的传统手艺人

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