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0日晚,2022年北京冬奥会闭幕式在北京盛大举行,在一片欢声笑语和依依不舍中落下帷幕,世界为之欢腾,世界为中国而惊叹!

文章开篇首先要致敬每一位拼搏过的中国冰雪健儿,向他们祝贺,接着要向所有志愿者们表示致敬,为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致敬!

2022年北京冬奥会闭幕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8年,奥运之火在北京点燃,中华民族百年奥运圆梦。2022年,随着一片晶莹的巨型雪花在国家体育场缓缓升起,冬奥之火见证了北京这座古老的城市成为全球首个奥林匹克历史上既举办过夏奥会又举办过冬奥会的双奥之城的荣耀时刻。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时候,国际奥委会北京冬奥会协调委员会主席小萨马兰奇这样评价:2008年,中国希望告诉世界,我们来了,我们在这里进行大型的庆祝。现在,中国不需要再向任何一个人说,我们来了,因为中国已经站在了世界舞台的中央。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说:北京冬奥会是一届真正无与伦比的冬奥会!

这一届的冬奥会的的确确可以称得上是一届真正无与伦比的冬奥会,在全球新冠疫情依然肆虐的大背景下,北京冬奥会组为全世界运动员提供了热情接待,从场馆设施、冬奥村到闭环内的安全状况,都得到了运动员们的一致称赞,真正做到了闭环管理、动态清零的奇迹!在全球抗疫的艰难时刻,中国以冬奥之名,向世界提供了中国方案。

2022年北京冬奥会闭幕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场冬奥会同时还让世界见证了中国科技的强大,冬奥村的机器人做饭、智能防疫员、消毒机器人等创新性科技成就无一不是在网络上引发全球热议的话题,而在这些可见的科技背后,为了践行绿色奥运的理念,北京冬奥会充分利用张家口的张家口的风能和太阳能,通过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入网,实现了用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为所有运动场馆提供100%的绿色供电,可以说,这是奥运历史上第一次全部使用绿色清洁电力的一届奥运会。

面对奥运比赛的巨量用冰需求,如何用最环保的方式实现低碳排放?最终咱们采用了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冰面温差控制在0.5℃以内,碳排放量接近于零,同时利用冷热联供一体化设计对制冷余热进行回收利用,能效提升30%-40%。这项技术被大规模应用于冬奥会也是奥运史上首次,这是中国给出的答案,是中国对于节能减排的承诺!

雪如意、雪飞天、冰丝带等等运动场馆,诗情画意的背后是中国人刻入骨子中的浪漫,这背后是从中国设计、中国技术、中国材料到中国制造组成的中国方案,如果说,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世界只是模糊感觉中国回归了,那么2022年北京冬奥会,我相信世界已然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中国的回归,那个站在世界舞台中央自信的中国回来了!

天下一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谓的回归,指的是回到历史原本应有的位置。历史上的中国,长期处于人类文明的中心,中国所在的东亚地区始终是人类经济活动最为活跃的地区,这里有着最辉煌灿烂的文化,最勤劳朴实的人民,这里有着长期的大一统政治环境,这里有着庞大规模的统一市场。

公元1世纪时期,全球分布着四大帝国,分别是亚欧大陆东部的大汉帝国、亚欧大陆中部的安息帝国、位于地中海沿岸的罗马帝国、以及即将崛起的贵霜帝国,由此形成了人类文明的四大中心,这种文明格局此后千百年其实始终不曾脱离这个框架。

我们总以为古代中国因为身在半包围的地理环境之中,因此与世界的联系并不是很紧密,然而世纪上古代中国对于世界的影响是无处不在的。

阿拉伯半岛,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大片沙漠包围的区域,农产品很少,人民主要以牧业为生,本应是贫穷落后之地,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靠着连接东西方,从中国买入丝绸瓷器茶叶等特色产品,贩运到欧洲等地售卖,赚取差价,竟也在中世纪时期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要比同时期的欧洲富裕不知多少,惹得多少欧洲人艳羡,欧洲人发起的9次十字军东征,与其说是宗教战争,其实背后参杂着多少眼红阿拉伯地区财富的心思。这是古代中国在经济地位上对于世界的影响。

丝绸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思想文化上,我们总以为儒家文化是导致近代中国衰落的原因,实际上在欧洲国家崛起的过程中,汲取了不少儒家文化的精髓。

在法国,18世纪上半叶法国大革命的前导启蒙运动走向高潮的时候,儒家文化为法国启蒙思想家们呈现了一个不同于西方世界的独属于东方体系的理性世界。法国作家伏尔泰对儒家文化推崇备至,在读过《赵氏孤儿》后将它改为五幕孔子伦理观,对法国思想界影响深远, 欧洲的王族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与物质的世界。

在德国,早在1676年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莱布尼兹便已能熟读儒家经典,莱布尼兹甚至认为,在政治、伦理方面,中国远胜于欧洲。德国人卫礼贤跟随军队到中国学习儒家文化,学成回国后担任法兰克福大学教授,他说流传的一句名言如此说道:所谓经济学说、社会学说,皆不如孔教。西方哲学家兴推倒前人学说而代之,中国则以孔教通贯数千年。

在英国,1772年的英国出版了世界历史名人录,孔子列榜首。英国传教士庄士敦甚至认为:四书五经之于中国,犹如希腊拉丁文之于英国的教育,须臾不可离。

孔子教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欧洲列强崛起中,他们的思想家们尚且对儒家文化推崇备至,然而在儒家文化发源地的中国曾经对这个支撑中华文明千年辉煌的文化产生了严重的怀疑,一度想要废弃,全面西化。

还好,幸运的是,在有识之士们的努力下,我们的文化得以保留,多年沉寂之后,随着国家的崛起再度复兴。从开幕式的二十四节气到闭幕式上的十二生肖,从开幕式上的迎客松到闭幕式上的折柳送别,每一处细节无不是中华文化的彰显,没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那种辉煌大气,却多了润物细无声的温情。不再仰视西方文化,正视自身,平视世界,文化自信开始回归咱们国人身上。

从比赛场上的运动员到服务冬奥会的志愿者再到场外的国人,我看到最多的是笑容,会因为比赛胜利而欢呼却不会因为比赛失利而歇斯底里,会因为别人的点赞而高兴却不会因为某些群体的抹黑而愤怒,坦然处之,因为我们相信我们做到的就是最好的,大国的自信洋溢着每一个国人身上。

有此国民,有此文化,国家何愁不兴盛!北京冬奥会,不仅仅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团结与成就,更是一场以奥运之名,宣布回归的盛事!

如此国家,如何让人不心动,如何让人不热爱!

我回来了,以后我就是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由青衫弹史原创,全文2500字,创作不易,喜欢的朋友点个关注支持一下哦~。感谢您的阅读,未得允许,不得转载,,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荣幸~

点赞收藏、关注赞赏,鞠躬感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图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