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医学人物周刊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全文5801字,阅读时长约14分钟。

对于胃肠道肿瘤,早期发现与晚期发现,对于患者意味着两种完全不同的结局。

发现并处理早期癌或癌前病变,使其避免向恶化或晚期方向发展,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这对整个人口的平均寿命提升意义重大。

文 | 人物君

在我国十大高发肿瘤中,胃癌、结直肠癌、肝癌、食管癌、胰腺癌这5类消化道肿瘤赫然在列,消化道肿瘤发生率在所有常见肿瘤中占比更是高达1/3-1/2。近几年,诸如结直肠癌、食管癌、胃癌、胰腺癌、胆道系统肿瘤(胆囊癌、胆管癌)等消化道肿瘤发病率在国内呈现上升趋势,成为威胁人民群众健康的头号“杀手”。

“对于胃肠道肿瘤,早期发现与晚期发现,对于患者意味着两种完全不同的结局。”

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杨爱明教授一直致力于早癌筛查的研究,其在接受《医学人物》周刊专访时表示,目前早期胃癌、结肠癌治疗后的5年生存率能达到95%以上,而在晚发现的情况下,5 年生存率仅有30%左右,这是天壤之别。

由此,如何做到消化道肿瘤的早期发现,成为降低该类疾病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所在。

杨爱明教授是多年来该领域的努力践行者,其团队研发的内镜诊断技术体系能将早期胃癌检出率提高到35%以上。

“战略关口前移,发现并处理早期癌或癌前病变,使其避免向恶化或晚期方向发展,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这对整个人口的平均寿命提升意义重大。”

消化内镜将危险于早期消除

如今为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超声学组组长的杨爱明,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胃肠镜技术在国内的发展与普及。

“目前,胃肠镜能发现大多数的消化道早期病变及癌前病变,再通过镜下手术将这些早癌和癌前病变及时处理掉,就不会发展到晚期肿瘤这一步。比如结肠癌大多从肠息肉发展而来,因此进行结肠镜检查,发现肠道息肉,并进行内镜下切除,这样患者得结肠癌的概率将会大幅降低。”

国外研究数据显示,近10多年来,随着结肠镜的普及,美国结肠癌的发病率由先前的百分之一以上降低到如今的百分之零点几,足足降低了一个百分点,这在肿瘤治疗领域绝对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杨爱明在国内率先引进并开展了“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胃早期癌。自2006年开展该项技术以来,杨爱明已为数千位患者实施了该治疗,很多的早期病变因此被发现并成功进行手术,这些患者既保留了胃的结构和功能,又避免了接受创伤较大的外科手术。

门诊中,如果发现某位患者属于胃肠癌的高危人群,北京协和医院(以下简称“协和”)消化内科团队会建议其进行胃肠镜检查。若是发现存在癌前病变,就为该患者及时处理掉,避免了以后发展成癌症的可能。

“患者治愈后的高兴、庆幸与感激之情,无以言表。”

消化内镜技术近些年在国内取得了飞速发展,从原先只是用于诊断,到现在可以通过消化内镜做手术。以胃肠道的黏膜层、黏膜下层、固有肌层和浆膜层这四层组织为例,目前在黏膜层、黏膜下层和固有肌层进行内镜下手术已熟练开展,将来腔外手术会成为一个趋势。肿瘤生长在腔壁边上,NOTES技术(经自然腔道手术)即通过消化内镜在人体自然腔道上打个眼,伸入进去在周边即可完成手术,路径短,对患者的创伤很小,器官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均不受影响,这将是未来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除了在协和本院的治疗,杨爱明更是注重技术在全国更大范围的普及,让更多的患者受益。多年来,杨爱明在全国组织的消化内镜讲座和操作演示达数百场,组建协和早期癌和超声内镜俱乐部,将成熟的筛查技术在全国各级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推广。

通过杨爱明和国内众多专家的共同努力,近十年来,我国的胃肠道肿瘤的早期筛查水平得以显著提升,早诊率从之前的仅为5% -10%,上升至如今的30%-40%,有些医院甚至达到40%-50%,显著缩短了与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差距。

百年积淀 探索新局

2004年,杨爱明第一次代表中国登上国际讲坛,其学术成就得到了国际学界的广泛认可,此后更是多次受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上进行大会发言和手术演示。

而这背后是协和消化内科近一个世纪以来的深厚积淀与星火传承。

北京协和医院在国内消化内镜技术的发展中,做了一系列的先驱性工作。医院档案馆至今保留着一份上世纪20年代的直肠镜检查病历,这是目前国内能看到的最早的消化内镜诊疗记录。上世纪70年代,中国消化内镜学创始人、卫生部原部长、时任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副主任陈敏章教授在国内率先引进并开展纤维胃镜、结肠镜等内镜检查技术,并完成了我国首例ERCP(内窥镜下逆行性胆管胰管造影术)。胃肠镜、ERCP检查,对胃肠道、胆管、胰腺等疾病的诊断起到了革命性作用,使得该类疾病的诊断和内镜下治疗取得了长足进步。90年代初,陆星华教授又在国内率先将超声内镜技术应用于临床,使得消化道肿瘤分期准确率达到90%左右。

北京协和医院是国内最早认识到癌症早诊早筛重要性的医院之一。早在本世纪初,协和便已率先推动胃肠道肿瘤的早期诊断、胃肠镜的运用和ESD手术等。这一系列的突出工作,对胃肠道肿瘤的诊治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杨爱明在一众前辈专家的基础上继续探索,保持协和在消化内科诊疗技术方面的引领作用。其专注的ERCP对胆胰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超声胃镜对胰腺微小病变的诊断均起到了关键性推进作用。由于胰腺、胆道疾病的病灶位置隐蔽,造成了该类疾病早期难于发现。而借助超声内镜技术,一些胰腺的早期微小病变即可被看到。

如今,杨爱明努力推动着ERCP、超声内镜+手术等技术在全国的发展,希望能让更多的医生掌握这些技术,从而惠及全国更多的患者。

“超声内镜可以弥补ERCP诸多方面的不足,一位消化科医生若能同时掌握这两项技术,便可以基本实现在胰胆管疾病诊断和内镜治疗的无盲区。”

在胰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杨爱明特别强调医生对于各项技术的全面掌握,这对于缩短诊疗过程、减少患者痛苦等方面,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通过ERCP和超声内镜两项技术的融合,胰胆疾病的各类问题基本都能得到有效解决和处理(除了一些需要外科手术的情况)。

目前,北京协和医院胰胆疾病治疗领域的医生们,基本上都已熟练掌握ERCP和超声内镜这两项技术。在杨爱明等专家的推动下,如今国内省级以上医院同时掌握这两项技术的医生已有不少,但在市县级医院这类医生还相对较缺。

杨爱明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推广,未来能熟练掌握ERCP和超声内镜技术的年轻医生们会越来越多,相关疾病的治疗水平亦能随之得以显著提升。

迎难而上的选择

回忆上世纪90年代初,刚从大学毕业的杨爱明看着很多同学心仪的方向都是心血管等热门科室。而自己却有着不一样的想法,他选择了当时还相对冷清的消化内科。彼时,国内消化内科还尚未完全成长起来,多数医院只能开展一些简单的胃镜检查,肠镜的效果还不理想。

但杨爱明相信消化内科这一关乎很多人健康、病种复杂多样的领域,未来一定有很大的成长空间。相比于眼前的热门与否,他更看重一个学科发展的潜力,这一次他选择迎难而上。

而说到国内消化内科的学习,协和自然有着最丰沃的土壤。怀揣着这样的理想,1991年杨爱明成为北京协和医科大学的一名研究生,师从著名消化内科专家陆星华教授。那时候,陆星华教授逐渐从陈敏章部长手中接手了协和医院消化内科的工作,并于1993年成为消化内科专业组独立成科后的首任主任。陆星华教授将其多年来在国外进修学习的一些先进消化内科诊疗技术和经验引入国内,为消化内镜等技术在国内的进一步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陆星华教授在推动消化内镜的学术发展中,对于适应症、禁忌症的把握非常严格,要求必须做到标准化,这对学术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

能在职业生涯早期便师从业内顶级专家,对于杨爱明而言是其最大的幸运。来到协和的他很快便进入了状态,消化内科内容多,涉猎面广泛、复杂,这些更是激起了杨爱明的浓烈兴趣。

在这里能近距离接触技术最前沿,那时候胰腺、胆管等疾病的诊断一直是业内难题,当时的 CT、核磁共振效果在检查时均未能达到预期,而当杨爱明看到超声内镜能够清晰地看到胰腺、胆管、胆囊时,内心触动很大。之后,杨爱明赴德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系统学习了ERCP、超声内镜、超声内镜引导下穿刺技术、内镜治疗技术、内镜下消化道早期癌的诊断和治疗等,并推动这些技术在国内更好地发展。

精准筛查找出高危人群

目前,国内患者对于胃肠镜检查的接受度还不高,老百姓对于胃肠镜检查的概念及重要性的认识度不够,是胃肠镜检查普及面临的第一个问题。

“在协和,医生告诉患者要做胃肠镜,因为信任度高,大部分人是愿意的;但在很多基层医院,接受度就不那么高了,只有约一半的患者愿意配合。”

另外,面对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如果45岁以上人群都做胃肠镜检查的话,需要的专业检查人员数量无疑是巨大的,以目前全国具备胃肠镜检查专业技能的医生数量来看,这个缺口可能高达90% 左右。所以,无论从人力还是财力上,在国内做胃肠镜普筛都不太可能。

而如果能用更精准的筛查方法,在第一步先定位到胃肠道肿瘤的高危人群,这样医生的缺口压力以及检查成本都要小很多。这基于初筛技术能达到多高的精准度,能将高危人群准确筛查出来。目前,大便DNA检测技术在结肠癌筛查中,精准度已经很高,但对癌前疾病的诊断还差强人意,且其动辄数千元一次的检测费用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杨爱明希望能找到既能保证高精准度又兼顾经济性的普筛方式。

“如果一份标本的检测费用能控制在百元左右,敏感性、特异性又很高,那么就能实现对45岁以上人群的绝大多数覆盖。若能做到这一点,对于胃肠道肿瘤的早筛早诊带来的变化将是革命性的。” 让肿瘤消失在萌芽状态,是杨爱明等一众领军专家们所致力的方向。目前的筛查技术主要是在已发生肿瘤的筛查方面,这很关键,但最重要的是如果能同时兼顾癌前病变的筛查,这样意义就更大了。

杨爱明希望未来能通过血液检查的方式,找出特定的肿瘤的标志物,发现一些肿瘤风险或已存在的早期病变,这是他所期待的理想状态。

目前,众多科学家、临床医生们在肿瘤标志物的寻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现有技术能发现胃癌、结肠癌的一些早期病变,但距离理想的筛查精准度仍有差距。这是由于肿瘤的发生是多基因控制的问题,单纯靠两三个基因去筛查难度很大。

但杨爱明相信,未来随着基因学、蛋白组学以及数据处理能力的不断进步,简易、高效、经济的早癌、癌前病变筛查完全有可能实现。

多模式夯实人才梯队

为了提升消化道肿瘤的早筛和诊疗水平,需要尽快补足全国这方面人才的短板。陆星华教授为了消化内镜技术在国内的推广,在培养学生、开设学习班、举办学术会议等方面,做了一系列的重要工作。如今,杨爱明则是追随恩师的脚步,致力于全国消化内科人才的培养。

杨爱明觉得,消化内科人才的培养应该更规范、更有前瞻性,基于我国的人口基数,对于几年内的人才培养规模,设定一个既定目标数。如此,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有了明确的目标和规划,相关专业人才亦能在数年内有条不紊地进行补充和完善。

而在培养模式上,如今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培养方式从先前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手把手”教学,到现在依托互联网技术,让全国范围的消化科医生们都能接受到优质的培训资源、规范化的培训模式。

“通过计算机教学、模拟等技术,缩短培训时间和在患者身上的学习过程,减少对患者的创伤,让他们学的更快一点,成长曲线更陡一点。”

杨爱明表示,借助计算机VR技术,可以很好地带教全国各地的年轻医生快速成长。

超声内镜技术复杂,培训周期长,是之前的一大难点。如今,杨爱明团队通过远程帮助手术等方式,给全国各地的医生进行手术现场指导。

“当地医生手术时,我们通过互联网进行远程同步指导,告诉他们内镜镜头该往哪个方向旋转,对应病症可能是什么问题等。”

远程手术解决的不仅是手术的远程指导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线上指导,让全国的学员们可以观摩手术的整个过程,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无论是对于手术操作者本身,还是线上观看学习的医生们。互联网打破了距离和时间的限制,可以覆盖最广泛的医生群体,对于远程手术的指导和教学有着显著优势。

同时,借助远程影像实时传输,年轻医生在诊断或手术过程中,相当于“戴了第三只眼”,提醒他们还有哪些点没看到。这样的计算机勘误技术,在众多专家的努力下,如今已渐成现实。

在专家教学的同时,杨爱明非常看重医生在临床实操上的学习。

“为患者解决问题,以患者为师,这是医生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点。”

杨爱明强调,在医生成长的过程中,书本知识很重要,但从患者身上学习则更重要。只有在给患者用药的过程中,根据反馈效果,才能知道在什么情况下、何种药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患者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手术,从哪里开始到哪里截止,这些都是临床不断学习积累的过程。

“手术经验是在临床不断摸索积累的,是一个不断向患者学习的过程。最后当你熟练掌握了某项手术,你可能将手术时长缩短一半,甚至更短的时间。”

杨爱明觉得在医生向患者学习的过程中,医生的成熟、成长依靠的是社会资源,因此医生是全社会的财富。在他看来,资深专家的经验已经不是单单属于其个人,而是全社会的资源。

“我一直思考医生退休的问题,年过半百在别的行业可能已经在为退休后的生活作准备,而在医疗圈,此时正值医生经验积累的巅峰,应该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患者,传教于年轻医生。这是取之社会,回馈社会。”

杨爱明是这么想,更是这么做的。消化内科的活一向辛苦,累瘫在手术台上是常有的事,但数十年如一日,杨爱明从未有过怨言,他甚至从来不觉得这有什么。

也许是源于兴趣,更是源于全心为患者的责任。

“当你面对一位危重患者,手术成功那一刻,你内心的激动,那种兴奋感会占据所有,这是医生这个职业带给我们的最大成就感,独属于医生的幸福。”

如今的杨爱明在各种繁杂的工作下,依旧坚守在临床一线,他会亲自操刀一些高难度手术,会站在年轻医生身后默默给予支持指点,以让这些技术经验为更多的年轻医生掌握与发扬,这是协和的传承。

专家介绍

杨爱明|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主任

全国政协委员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超声学组组长

中华医学会北京市消化内镜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副主编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中国执业药师杂志》等多本杂志编委

国家卫生健康委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