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富网讯 在供应链紧张和市场环境变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中国汽车产业的整体转型仍在持续深化。与此同时,汽车市场的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全方位考验着汽车企业的发展质量。

长城汽车2021年销量超过128万辆,同比增幅达到15.2%。在此基础上,长城汽车为2022年定下了全年销量190万辆的目标。然而,长城汽车近日发布的1月份产销快报显示,其2022年1月销量仅有11.18万辆,同比骤降19.59%,可谓“开局不利”。

具体来看,哈弗品牌依然是长城汽车的销售主力,其1月销量为70228辆,在总销量中占比超过六成,但同比跌幅达到25.66%。其中,哈弗H6销量为35570辆,哈弗大狗销量为7826辆,哈弗神兽销量则为10085辆,这三款车型的销量约占哈弗品牌销量的四分之三。

得益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高速增长,长城汽车纯电动品牌欧拉1月销售13229辆,同比增长28.9%;其中,欧拉好猫1月销售9020辆。另外,坦克品牌的坦克300以及长城皮卡1月销量也达到1万辆以上。

曾经备受瞩目的高端品牌魏牌(WEY)则表现不佳,旗下三大系列车型1月销量仅有5098辆,已成为长城汽车目前最为边缘化的品牌。

大幅下滑的销量和不均衡的产品销售结构,从一个侧面折射出长城汽车的转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事实上,长城汽车2021年推出了哈弗赤兔、哈弗神兽、魏牌摩卡、魏牌玛奇朵DHT-PHEV、魏牌拿铁DHT、坦克300城市版、坦克500、欧拉好猫GT等30余款新品。但众多的新产品未能充分实现“多点开花”,获得市场认可的仍然是少数核心车型。对于长城汽车近年来大刀阔斧的“品牌焕新”工作,市场的反响并不强烈。

同时,在芯片供应短缺的制约下,长城汽车选择将资源向主力车型倾斜,这使得销售结构的不均衡更为突出。如欧拉品牌目前已停止接受旗下低端车型黑猫、白猫的新车订单,此举自然是为了保障主力车型好猫的生产销售。

另一方面,在资本市场,长城汽车的处境也略显尴尬。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伴随着宏观经济的稳定恢复和汽车产业的多重利好刺激,长城汽车在销量增长的同时,A股股价也快速攀升,并在2021年10月达到了历史最高点69.8元。然而在此之后,长城汽车股价一路下泻。截至2022年2月22日,长城汽车A股报收于36.92元,相比最高点已下滑47.1%,几乎“腰斩”。

持续下跌的股价反映出资本市场对长城汽车盈利情况及未来发展持更为保守的态度。从长城汽车发布的业绩报告也可以看出其盈利能力正面临考验。2021年上半年,长城汽车净利润达到35.29亿元,同比增长高达207.87%。但进入下半年,长城汽车三季度净利润为14.16亿元,同比微降1.72%;而根据其近期发布的全年业绩快报计算,四季度长城汽车净利润约为18.36亿元,同比大幅下降33.8%。

东兴证券研报认为,长城汽车2021年四季度利润下滑,在成本端主要受到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在费用端则可能受到欧拉用户充电权益补偿的相关费用计提和股权激励费用计提的影响。

2021年12月,欧拉品牌爆出“芯片门”事件,有车主发现欧拉好猫车型搭载的是旧款英特尔芯片,而非官方宣传的高通芯片。事件发生后,欧拉品牌提出向用户赠送价值7200元的“权益包”,并向首任车主提供价值10000元的充电权益。欧拉好猫2021年销量达到5.1万辆,因此欧拉品牌的相关费用计提对长城汽车四季度利润的冲击着实不小。

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将持续高景气。长城汽车也将迎来新能源汽车产品大年,欧拉芭蕾猫、欧拉朋克猫、欧拉闪电猫等产品将上市,魏牌也将全面新能源化,大禹电池技术和无钴电池也将应用在更多车型上。这意味着长城汽车积极顺应市场趋势,正在加快“新四化”转型的步伐。如何通过新产品、新技术打造企业在新市场环境中的核心竞争力,从而赢得用户和市场更多的认可,无疑是长城汽车亟待解决的课题。(黄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