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全喜:创建高质高效示范园 让大荔冬枣走向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张全喜:创建高质高效示范园 让大荔冬枣走向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全喜获得了50万元免息贷款

当前是大荔冬枣春季生产的关键时期,在大荔县羌白镇八鱼村的新禧冬枣专业合作社冬枣大棚里,枣树已经萌发了新芽,理事长张全喜正组织社员为枣树掐芽,查看新建棚幼苗长势,确保今年有个好收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枣树刚刚萌发了新芽

“去年我们合作社数百亩的大棚冬枣由于强降水导致没有及时采摘的冬枣出现大量的霉变、裂果、烂果等现象,眼看到手的收入却无法变现,广大社员们特别着急。”张全喜说,很快他们县果业发展中心就派遣专家和技术人员对果园进行检查和指导,对损坏的大棚进行修复加固,对还没有采摘的冬枣大棚实施排水通风管理,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全喜介绍去年枣园受灾情况

果园的灾后恢复生产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还需要资金,在张全喜发愁的时候,省果业中心、网商银行、西部网组织的乡村振兴带头人活动给他送来了50万元的免息贷款。合作社用这笔资金购置了修建大棚的材料,给损坏的大棚进行了修复加固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冬枣受灾情况。

“以前我们合作社去银行贷款,因为没有实物抵押,信用再好、流水再大,额度还是不高,而且程序多,放款慢。”张全喜告诉记者,网商银行的贷款通过手机网上申请就行,很快就能放款,使用起来也特别方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合作社社员检查新建园幼苗

张全喜介绍,新禧冬枣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6年,按照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防治、统一指导、统一采摘销售的生产操作规程,为社员提供一条龙的技术指导和帮扶服务,严格实施标准化管理,现已发展农户620多户,冬枣种植面积8200多亩。

为了解决传统分选机器分拣不精细、用工量大等问题,合作社斥资180万元安装了国内最先进的冬枣智能化分拣设备,实现了冬枣的“颜值”“大小”“级别”等智能化测定,大大提高了冬枣的品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引进冬枣光电分选设备

“与传统分选线不同的是,光电分选线可以识别检测冬枣的颜色、形状、级别、重量等重要指标,并按照分类通过不同的通道输送出来。”张全喜说,他们这条智能化分拣线1小时最多可以分拣4吨冬枣,以前5个人完成的工作,现在一个人就够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分拣质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社员正在大棚里干农活

随着冬枣品质不断提升,新禧冬枣专业合作社得冬枣深受客商们的喜爱,几家全国大型连锁超市已经与合作社签订了产地直销合同,国内几家电商运营企业也与合作社签订了供货合同。

每年冬枣丰收的时候,经过自动分拣生产线精挑细选出来的标准化、规范化的冬枣会源源不断地发往北京、上海、杭州、深圳、成都等全国各大城市,成为了消费者们最喜爱的水果之一。

近年来,合作社产品品质不断得到提升,“新禧”品牌的知名度不断扩大,销售收入和经济效益年年递增,被大荔县委县政府授予“特色示范专业合作社”和“十佳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的冬枣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运动会官方特许商品,在2021年“中国农民合作社500强”排行中以综合得分97.42的成绩,位列渭南市第一和陕西省第三。

合作社在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不忘公益事业,合作社为周围120多名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岗位,帮助合作社及周边93名贫困人员稳定增收脱贫,实现了精准扶贫,疫情期间还为广大村民免费提供防疫物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全喜要把大荔冬枣卖到全世界

合作社发展的同时,张全喜个人还被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大荔分校聘为职业农民培育外聘教师,渭南市农业局授予“最美职业农民”,大荔县委、县政府授予张全喜“冬枣种植大户”、“美丽产业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张全喜说,下一步,合作社将依托冬枣高质高效标准园创建,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唱响大荔冬枣品牌,坚持以品质赢得消费者,以品牌提高市场占有率,为大荔冬枣走向世界做出更多的努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连片的大荔冬枣大棚

据悉,大荔县冬枣栽植面积42万亩,其中设施大棚40万亩,产值突破60亿元,是名副其实的全国设施冬枣第一县。全县拥有电商企业400多家、网店1300多家、微商3万多家,电商交易额达26亿元。冬枣产业已成为大荔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