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墨法篇

1919年,近现代书画家黄宾虹在周刊《新画训·美术变迁》中提到:"西方古典绘画与中国院体绘画一样,因为过于崇尚写实,周密不苟,虽得其貌似而失其神,属于下品"。

此番言论证实了黄宾虹对西方绘画艺术的研究,也证明了他的画里的确吸收的有西方艺术的特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宾虹

黄宾虹先生结合自身在中西方书画领域的毕生探索,于晚年间总结提出了"五笔七墨"之说,为开创中国画笔墨境界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影响深远。

书画唯笔墨无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山汤口

很多人觉得黄宾虹的绘画看不懂,认为与清淡的山水小品相比,其作品显得厚黑欣赏不动。

但在我看来欣赏不动的原因有三:

一是不了解黄宾虹对西方绘画有研究,且有一定的研究成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梵高

黄宾虹吸收了西方绘画笔触的精髓,并且发展运用到了自己的画里,跟西方印象派大家文森特·梵高的油画笔触有相似之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线条的变化

二是不知道欣赏书画的基本入门条件是要去看线条。黄宾虹画里的每一根线条单拎出来看都是极好的,既符合了"画忌六气"的法则,又蕴含了笔法在其中;

黄宾虹的线条不是君学的那种华姿、清淡的,而是充满了内在情绪化的线条,将金石趣味的线条运用在了其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是黄宾虹把墨色运用到了极致,将古人用墨的道理归纳总结成了每个人都可以学的知识,并且将传统的"五墨"归纳总结到了"七墨"。

虽然表面只多了"两墨",但就是多的这"两墨",使得墨与墨之间的变化却增加了几十种!

何为"七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淡墨

1、淡墨:顾名思义,淡一点的墨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浓墨

2、浓墨:中国古人讲"墨分五色",其中淡墨与浓墨之间还有"淡灰、灰、深灰"三种墨色变化,这五种墨色变化是最基本的,也是在画里最常见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焦墨

3、焦墨:焦墨与浓墨相比,不仅用墨多,而且要干的多,意在提神;

4、破墨:破墨分"水破墨"与"墨破水"两种用笔技法,能丰富画面的表现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破墨

"水破墨"是先上墨,再上水,水在墨上自然散开,出来的效果会使画面有朦胧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墨破水

"墨破水"是先上水或者淡墨,然后再上墨,出来的效果是浑厚、滋润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泼墨

5、泼墨:使用大一点的毛笔吸足够的水,然后笔上沾墨直接用于宣纸上,泼墨用的好能增加意外效果和气魄,用的不好则容易让画面失去生气;"破墨"与"泼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结合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积墨

6、积墨:一遍一遍积累画出来的,会使画面厚实起来,丰富层次及厚重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宿墨

7、宿墨:指过了夜脱胶的墨,一般古人会把砚台洗干净不使用这个墨,但是黄宾虹却把宿墨用活了;宿墨的核心点是见笔见墨,用的好能在淡墨中看到笔,比普通的墨色多了一个层次的变化。

灵活运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入门”

黄宾虹先生的"五笔七墨"并不神秘,也不复杂,它只是一种正统的用笔技法,是带你走进书画领域大门的导航。

只要你认真用心的学习体会,就一定会拔高你的技法能力,也将是你在未来提升个人书画境界的基石!

备注:以上观点为笔者经与大愚先生交流整理而得,并不直接代表大愚本人观点。大愚,号虚空,中国传统笔法、星云图创始人。

其用笔如作篆籀,洗练凝重,遒劲有力,在行笔谨严处,有纵横奇峭之趣;是致力于探索与书画有关的笔墨学者,喜明代徐渭之风,研究黄宾虹“五笔七墨”独特画风,探索传统笔墨与宇宙星云的碰撞、开创星云图新领域;其代表作有:18米惊世长卷《新富春山居图》、12平方米巨幅《万壑奇峰图》、传统笔墨《拟黄山汤口》《秋鸿》,创新星云图系列《十方空间》《创世之柱》《迷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