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十月中旬接诊了一位肾病综合征患者,小患者年仅16岁,正是如花的年纪谁也想不到已经患肾病十年。孩子都是爸妈的心头肉。自从确诊肾病后,为了孩子的病情去过全国各地的大医院小门诊,但孩子病情反复八九次,尿蛋白迟迟无法下降,总是在2+到4+徘徊。于是千里迢迢从四川来到这里就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月份第一次入院,经过系统检查后尿常规显示尿蛋白4+、尿潜血2+,24h尿蛋白定量高达16.92g。大量蛋白尿的流失致使孩子血浆内蛋白减少,白蛋白只有10.7g/L,造成组织间隙内水钠潴留,出现了全身性重度水肿。排尿量减少,肾脏的代谢负担也很重。

针对孩子目前的情况,一方面是要抑制肾脏内部免疫炎症反应的剧烈发展,阻止对肾小球的持续损伤,同时改善免疫功能,防止肾病综合征反复发展。另一方面是及时调整血液循环,促进蓄积水分的代谢,减轻当前肾脏代谢负担,改善肾脏内部发展环境。

经过我们的多科室系统的会诊,制定出改善免疫力治疗的方法,以中医药疗法调理免疫及血液循环为主,西药抑制炎症为辅助治疗,把病情稳定住,尿蛋白逐渐降下来,多余的水分代谢出去,缓解肾脏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我院中西医治疗三周后孩子的情况基本好转。复查尿蛋白+、潜血转阴,24小时尿蛋白定量整体下降到0.57,流失量得到控制。总白蛋白也恢复到32.7g/L。水肿的情况得到明显改善,水肿缓解后,体重下降37斤,肾脏也终于不在“亚历山大”了。孩子的父母看到这个情况非常激动,十年来指标终于下降了,喜极而泣!

这次年后来复查,孩子病情整体稳定,24小时尿蛋白定量进一步降到0.29g。孩子的父母对这个情况非常高兴,同时叮嘱在预防感染、饮食管理等方面要多加注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到这个孩子的病情,不禁想问为何本该早就控制稳定的病情,却迟迟没有恢复好转?

典型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是抑制肾脏内部炎症反应对肾小球及肾小管等肾脏细胞的持续病理性损伤,来根本上改善诱发的尿蛋白、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等一系列症状。但同时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自身免疫功能的恢复。

肾脏本身引起免疫系统的紊乱,同时大量蛋白流失又导致营养缺失,免疫力进一步下降,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也会影响到免疫情况。

如果不重视解决,治疗往往不达标同时出现反复的问题也就不奇怪。

(注: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