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平台监管趋严

据全国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统计,截至2022年1月31日,全国共有260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环比增加2家;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398.8万本、车辆运输证158.3万本,环比分别增长1.0%、1.6%。

全国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1月份共收到订单信息70420.3万单,环比上升5.3%,较2021年1月的7.3亿单却有所下滑。

据悉,2022年,监管部门对于网约车平台的监管在不断加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订单减少,持证司机不断增多,平台公司持续分羹,网约车平台监管的日趋严厉,且多部门对平台运营的联合监管措施不断施行,网约车发展不似此前容易,合法合规化的运营,也给出行市场带来新变化。

本篇小C主要聚焦于,定制客运业务发展成本竞争做浅析,和大家探讨一下:定制客运当如何控制成本,实现营收。

定制客运发展成本浅析

定制客运发展成本浅析

2020年新公布《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第四章规定了班车客运定制服务,简称定制客运,其主体即是传统道路运输企业。

在小C过去的推文内容中也有反复提到:传统道路客运的运营经验并不适用于定制客运这一新兴业务,要想发展定制客运要用全新的运营思维切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面我们就根据新客规中提到的规定要求做成本浅析。

一、硬性配置成本

01车辆

新客规要求,定制客运营运客车核定载客人数应当在7人及以上。当下行业内开展定制客运使用的车型多为7座或9座,车辆配置成本按相对主流品牌计算,按车型选择,每辆约为15w-25w左右。车辆的配置水平基本决定了定制客运的成本框架,这部分成本也成了定制客运成本结构中的相对多数。

02人员

新客规要求,从业驾驶员要有准驾车型相应的驾驶证,从事客运要有客运从业资格证,要有合法的用工手续,按照班线客运的要求必须要在运管部门上传驾驶员的“用工合同”,要求给缴纳社保。

03保险

新客规要求,随车配置便携式安检设备,按规定投保承运人责任险,即“座位险”等。

二、软件成本

新客规要求,开展定制客运需依托电子商务平台发布道路客运班线起讫地等信息、开展线上售票,按照旅客需求灵活确定发车时间、上下旅客地点并提供运输服务。

这意味着客运企业必须具备一个电子商务平台,可以自行研发,也可以依托第三方平台,而两种解决方案相对应,有不同的成本构成。

01与第三方平台合作

这种合作方式是指,客运企业入驻第三方网络平台,此种合作通常按照销售额的百分之几的比例收取技术服务费。当定制客运业务量及服务规模增长,则技术服务费总额则越大。

02自行研发

自行研发需承担大额度的研发费用,据悉很大部分自研平台均亏损较为严重。

以上两种都算不上是最优解,通常与第三方平台合作,业务量增长后对企业而言并不友好,而拥有自身平台相对运营成本最低。

在变动成本为大部分的固定成本,寄希望“增长无限”的情况下,平台使用成本最低,甚至趋零。

但想要发展定制客运业务,拥有自身平台企业规划中不可或缺的一步,选择与互联网公司合作即为最优解。

如何降低成本,最大化收益?

如何降低成本,最大化收益?

乘乘出行是集智慧交通、出行与汽车票务、道路客运解决方案SaaS服务平台,旗下CC定制客运系统,稳定5年技术沉淀,为我国50+客运企业提供综合客运出行与软件系统技术服务。

CC定制客运系统是支持企业在发展自身品牌的同时,入驻其他第三方渠道。

客企在使用CC定制客运系统搭建自己的微信出行平台同时,也可以加盟其他第三方渠道:

1.多渠道的同时运营,可以解决客企初期发展定制客运业务时的客流量匮乏的难题;

2.能为客企后期业务规模增加后,第三方平台佣金成本增长,保有后路,不受牵制。

乘乘出行|CC定制客运系统,结合市场现状,整合了乘客、司机、座位等多方资源,在满足乘客舒适、安全、便捷高效的出行需求同时,为客运企业搭建高效运转的调度后台,可实时追踪每一笔订单、每辆客车、每位乘客的进度,标准统一化管理,乘客出行更高效,司机服务更便利,企业调度更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