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是人体含酶最丰富的脏器。酶的含量占约肝脏蛋白质量的2/3。在肝有实质性损伤时,血清转氨酶酶的活性变化就反应出肝的病理状态,这对黄疸的确诊具有重要的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主要分布在肝脏的肝细胞内。肝细胞坏死时ALT和AST就会升高。其升高的程度与肝细胞受损的程度一致。因此,是目前非常简单又直观的肝功能指标。这两种酶在肝细胞内的分布是不同的,ALT主要分布在肝细胞浆内,AST主要分布在肝细胞浆和肝细胞的线粒体中。因此,不同类型的肝炎患者ALT和AST升高的程度及比值是不一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般情况下,肝脏如果存在炎症,那么转氨酶越高就说明炎症越重。转氨酶可以反应出炎症的程度,但并不能反应肝病严重的程度。一般来说,在急性肝炎在病程4-6周内,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应该降至正常。肝炎复发时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升高可先于症状。如果超过3个月而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仍轻度异常,则很容易转为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转氨酶出现较大幅度的升高,则提示病情可能发展为活动期,必须引起重视。然而,当病情发展到一定的严重程度,肝脏产生转氨酶的能力丧失,这时血液中的转氨酶降低,但与此同时,大量坏死的肝细胞对肝红素摄取结合,排泄功能也在不断降低,导致胆红素不断持续升高,黄疸升高,这种现象,在医学上,有一个名称叫做酶胆分离,提示凶险。酶胆分离中“酶”指的血清氨基转移酶,而“胆”指的胆红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肝功能检查单这两项数值相差较大,说明你的肝炎越来越重。好多人会认为肝硬化转氨酶正常就是好事,出现酶胆分离,在肝炎发展过程中,是肝细胞大量坏死,对肝红素处理能力进行性下降,胆红素上升。同时转氨酶长时间高从而进行性耗竭,因此会出现ALT下降。

总之,转氨酶升高可反应肝细胞受损的程度,但酶值的高低并不能完全提示病程的轻重和预后。因此,不能单纯根据酶值的波动来判断病情是好还是坏,还需要对症状、体征、病理和临床各项检查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在胆汁大量淤积时也可能出现这种情况,需要大家区别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