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圆满落幕

成都接棒

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

(简称“世大运”)

值得期待

硬核创新助力世大运

从冰蓝色水墨从天而降幻化为“黄河之水天上来”,到冰立方渐渐裂变雕刻出晶莹剔透的冰雪五环,再到翻腾的浪涛构建出一朵晶莹剔透的雪花……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绝美瞬间给全球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却鲜有人知道开幕式所有的舞台设备控制系统都是由成都的一家高新技术企业——炎兴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开发设计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来自成都的高新技术企业索贝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已经服务过历届奥运会、G20峰会等重大活动的制播。此次北京冬奥,公司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指导下,运用云边端协同、8K超高清、全IP化等系列新技术让全球观众领略北京冬奥赛事盛况。

硬核的成都创新力量不仅悄然活跃在台前幕后,更高调展示在场馆里、行驶在赛场外。作为一家在成都深耕了十多年的太阳能发电材料研发企业,成都中建材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把自己的硬核科技代表产品——碲化镉发电玻璃送进了冬奥村,送进了国家跳台滑雪中心;以研发氢燃料电池系统技术为核心的成都亿华通科技有限公司驱动了冬奥会90%以上的燃料电池车辆,为一场“碳中和”的冬奥会贡献了成都实力。

这些隐藏在北京冬奥会中锚定创新、精准发力的成都企业,真正展现了一个城市的创新实力。而经过这次的冬奥“练兵”,这股硬核力量更将在今年6月的世界大运会之机快速转换成强大的本地支持、更持久的发展动力,向世界讲述属于成都自己的故事。

参与冬奥 获取“进阶经验”

办好世大运,对第一次承办世界性综合赛事的新手成都是挑战。大运会执委会派出了一支10人的团队赴北京冬奥会进行一个月的跟班学习,并结合成都筹办实际,梳理了30多条经验带回来。

谈到赛事经验的学习,国际奥委会副主席、中国奥委会副主席、成都大运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于再清表示,“我相信,成都借鉴了东京奥运会的经验,借鉴了北京冬奥会的经验之后,一定能够举办好大运会。

我们直接可以借鉴的经验就有很多,各种管理措施、开闭幕式设计、文化与餐饮的融合、志愿者的人文关怀心理关怀等等。”大运会执委会后勤部主管张葵表示,冬奥会组委会工作人员身上超强的工作素养也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派驻在冬奥会组委会工作期间,我们也非常注重宣传成都,能明显感到身边的同事都对成都发自内心地喜爱,很愿意借赛事之机到成都来。”成都大运会执委会派驻在冬奥会人力资源保障部工作的王江洪表示,我们竭尽全力办好这一次盛会,成都也就进阶了,“双奥之城”对“大运之城”是有鼓舞的。

“北京冬奥会创造了历届冬奥会最高收视率,全民关注体育赛事的热情进一步被激发出来,这对于接棒而来的成都大运会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而且成都作为熊猫的故乡,早已向世界递出了第一张名片,而作为一个成就梦想的成都舞台,世界也会欣然期待。”成都大运会执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接续冬奥的“成都期待”

2月15日是冬奥会“四川主题日”, 这一切都在告诉世界,成都大运会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简约、绿色是北京冬奥会的承诺。开幕前后,场馆内外,北京都在为这一承诺而努力,如期兑现了承诺。从充满绿色理念的开幕式,到全部场馆100%使用清洁能源供电的大突破,再到2021年北京空气质量首次全面达标……绿色清洁低碳,不仅是目标,更是一种提供优质运动场景的手段。成都,正在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加快建设国家碳中和先锋城市,办一届绿色智慧的世界赛事是成都正在努力的方向。

北京冬奥会中,苏翊鸣、谷爱凌等“00后”运动员大放异彩,年轻人的个性得到极大彰显,成都大运会作为一个全世界年轻人竞技的舞台,在成就青春梦想的同时又将怎样绽放青春风采,同样值得期待。在成都结束赛前最后一次训练时的谷爱凌,面对记者的镜头大胆说出梦想,“我很喜欢成都,我很小的时候来过,这一次来训练收获满满。希望下次再来成都的时候,我会以一个不一样的身份出现。”在接受采访的8天之后,她梦圆冬奥,斩获冠军。而今年6月的成都,也将迎来不一样的身份,从许愿的地方变成圆梦的地方。

已经连续服务过三届冬奥会以及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俄罗斯世界杯等多项国际性大赛的“志愿者大神”齐怀远就将在成都迎来不一样的身份和责任。以志愿者的身份梦圆北京冬奥会之后,他将作为成都大运会执行委员会市场开发和活动策划部特聘观众服务专家顾问,为成都大运会带来可借鉴的经验。“一起努力让成都大运会更加完美,成都成就梦想!”

川越侠相信

作为拥有3000年建城史

连续13年被评为

“全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成都

在这里举办的国际赛事

必然也将成为

展现中国风貌的又一新名片

综合:锦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