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具备“手、足、眼、耳、口”的城市插座。

西普德科技总经理薛义铭表示,智慧导示插座除了这些功能外,它是一个综合化的信息端口,通过边缘计算网关,将数据传送到城市大脑上,提供城市大脑的“手、足、眼、耳、口”等应用支撑,成为其感知的“神经末梢”。与此同时,城市大脑感知了这些数据,能够为城市治理提供更鲜活地解决方案。而市民们通过智慧导示插座来获得了帮助,也让他们切实感受到智慧城市的意义。

管理好“城市插座”:打通数据

据记者了解,西普德科技的智慧导示插座,目前已在郑州市纬三路路段进行试点安装。

想要管好这个综合信息大插座,总得需要些“秘密武器”。而对于西普德科技来说,这个“武器”就是边缘计算网关

“其实就是将协议进行了打通。”薛义铭向记者进一步做了解释,比如,报警按钮的数据、音视频发布的数据、一个充电桩的数据,这三种数据如果上传到同一个平台上,它们之间的协议标准是不一样的。需要把这三个东西的协议全部打通,上传到城市大脑上,而城市大脑反过来就可对这些功能进行指挥。

这就相当于,一本俄语说明书、一本日语说明书和一本韩语说明书,放在中国人小王的眼前,小王想要读懂它们,必须要借助翻译工具来翻译成中文。而这个翻译工具,就是边缘计算网关技术。

而除了硬件设施,西普德科技还有软件系统。目前西普德科技发展较为成熟的软件产品包括:城市插座管理系统、城市智慧导示系统、物联网管理系统、中泊云——智慧停车管理系统等等。

薛义铭重点介绍了城市插座管理系统,该系统是集城市管理视频数据、城市感知数据、设施监测数据、便民服务数据为一体的统一采集系统,支撑智慧城管的决策、管理和应用。西普德科技安装的每一个设备,都直接对接这个管理系统,这个系统也对街上的设备进行一定的管理和指挥。

“电插板”们将成为

采集城市数据的端口

多头管理、数据孤岛……一直都是智慧城市落地建设的痛点,而实现城市数据的通采通用,统一的采集收集工具必不可少。

薛义铭认为,智慧城市的建设,主要在“云、管、端”这三个方面。云主要指的是政务云,管其实指的是城市大脑,端指的就是端口。在端口的建设上,手机、电脑的端口建设已经非常成熟,而城市的端口有所欠缺。城市大脑在进行管理和分析的时候,缺乏端口数据的实时上传,它的管理功能并不能够很好地发挥。

薛义铭告诉记者,一个城市如果遍布各种智能化的端口,这个端口就把这个城市所有的实时动态的数据,例如交通状况、煤气燃气管道状况的数据实时传到大脑上,城市大脑的管理功能才能得以发挥,智慧城市落地的痛点才能得到较好地解决。而智能化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很好地承载“智能端口”这一任务。

“原来我们讲这个,大家都觉得太超前,现在一下子都接受了。” 薛义铭告诉记者,除了智慧导示插座,西普德科技推出的“智慧灯杆”也在郑州市高新区智慧城市实验场周边落地。谈到市场前景,薛义铭认为,未来的10年到20年是行业的高速发展期。

说到智慧插座未来发展,薛义铭认为有两个目标。第一个是打造成综合的信息插座,“需要什么可加什么,然后我们负责把数据给你传到大脑去。”薛义铭这样说。而第二个目标,让它更加智能化,通过AI等技术,让插座变成城市的综合管理员。

(来源:郑州高新区管委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