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张屏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新增1961个专业点、撤销804个专业点,碳储科学与工程、空天智能电推进技术、生物育种科学、资源环境大数据工程、湿地保护与恢复、智慧林业、劳动教育、科学史等31种新专业正式纳入本科专业目录。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负责人就此答记者问时介绍,专业的设置和调整,一看是否满足国家、区域、产业等需求,二看培养质量是否过硬,三看是否优化结构,提倡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升级改造传统专业,淘汰不适应社会需求、不符合学校办学定位的专业。

专业结构改革的目标很明确,是为了支撑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立德树人。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急需大批新型人才,改革变得步伐快、力度大。以此次专业增、撤为例,共涉及2765个专业布点,占目前本科专业布点总数的4.6%;2012年以来,全国高校专业增设了1.7万个本科专业点,占专业布点总数的28%,撤销和停招了近1万个专业点,增、撤数相加,占总数已超4%。

某种意义上说,专业更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风向标。2021年度新增的碳储科学与工程、空天智能电推进技术等专业,涉及的碳储、空天光电技术等,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2020年度新增的古文字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专业,则容易让人想起“曲高和寡”“清贫”等,但只要从上文提到的三个专业调整原则看,便能理解它们“上榜”的必然。

与大踏步向前的专业结构改革相比,我们的考试观、择业观则显得有些滞后。因为相关教育缺乏,不少家长、教师还在用多年前的老经验来指导学生选择高考科目组合和填报专业。甚至还出现了急功近利的情况——在不少普通高中,为提高升学率,出现了不顾学生天赋、爱好、就业愿景等,鼓励学业成绩较差的学生学美术等艺术门类的情况,甚至在某些学校,艺术类学生人数已与学历史类、物理类的学生人数基本相当。对此,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负责人此次在答记者问中已明确指出“为防止部分专业设置‘过热’,对艺术类等专业加大调控力度”。

如何使人们的考试观择业观与时俱进?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各阶段学校为学生开设职业规划课(活动),鼓励学生寻找自己擅长并热爱的领域;企业、单位邀请学生实地参观,了解各岗位工作性质、内容;高校大力宣传其专业培养方案(即学什么)、人才核心能力(即会什么)、人才去向(即能干什么)。多管齐下,必会有所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