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一条“中国人死亡原因排名”的话题上了微博热搜,引发热议。
中风,打败众多实力强劲“对手”(癌症、心脏病等),获得“中国头号杀手称号”。
我国居民中风的风险率高达39.3%,而高血压是导致中风的第一位危险因素。
有很多研究指出,中国人习惯“口味重“,吃盐多,容易引发高血压。
不仅如此,很多研究结果显示,在中国人排名前十的死因中,有好几项都和盐吃多有关。
看来,控制食盐摄入量很有必要。
近年来, 国际权威医学部门,从世界卫生组织到各国的膳食指南均提倡低盐饮食。
我国的居民膳食指南也建议,成年人每日摄入的盐应少于6g(相当于一个啤酒瓶盖的量)。
是的,低盐饮食确有益处。
但我们对低盐饮食真地完全了解吗?全民是否都应执行低盐饮食?我们只要日均摄盐量少于6g就没问题了吗?
答案显然没那么简单。
01
首先,低盐饮食并非对所用人都适用。
比如一些低血压患者。
有的病人经常感到身体疲惫、头晕、恶心,其实身体没什么问题,就是血压有点低,只要平常多吃点盐症状就能得到缓解。
还有一部分群体不但不能进行低盐饮食,反而需要摄入比推荐量更多的盐分。
我上周门诊看了个病人,是个刚高考完的男孩。他说自己最近常感到头晕,家里人担心是心脏方面问题(病人之前患心动过速,已做消融手术,担心复发),所以找我看病。
结合问诊和检查结果,男孩术后恢复得很好,心脏并无问题。
那为何会时常头晕?仔细一问才知道,男孩酷爱打篮球,几乎每天下午都要在小区篮球场打2个小时篮球。
像他这样在高温之下剧烈运动,活动量大,流汗多,如不及时多补充一些盐来维持电解质平衡,很容易中暑。人一旦中暑,就会出现头晕的情况。
所以对于经常在高温下运动、工作的人而言,他们需要摄入更多盐分,避免中暑。
02
其次,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低盐饮食预防高血压。
虽然有研究证实,增加盐的摄入可引起血压升高,但血压升高幅度会呈现个体差异,不同的人对盐的敏感性各不相同。
虽然摄入同样分量的盐,有的人只升高一点,有的人血压却升得高(可能存在尿钠排泄障碍),这类血压升得高的人群,医学上称为“盐敏感者”。
“盐敏感者”需严格控盐,一旦食盐过多时容易患上高血压,如已有高血压则会使血压更高。
而对非盐敏感者而言,其实无需刻意低盐饮食,哪怕日常吃饭稍咸些也问题不大。(当然,也不能无限多吃,毕竟“盐多必失”)
很多人只知道低盐饮食是主流,但并不知道其标准和效果目前在学术界仍有争议。
美国芝加哥医学中心对心衰患者低盐饮食进行研究,发现心衰患者低盐饮食的死亡率比不限制盐饮食高出85%。
《柳叶刀》也曾发表一篇论文,表明相比于盐摄入量适中的人群(无论是否有高血压),盐摄入量低的人群更容易患心脏病和中风等疾病。
甚至有研究提出,钠盐摄人与心血管病死亡率呈现一种“J”型相关性,即钠盐摄人量> 6克/天或< 3克/天,均会增加心血管患病及死亡风险。
03
这些研究结果是否正确我不知道。但可以确定的是,低盐饮食并不是越低越好。
我曾门诊看一患有冠心病的婆婆。婆婆同时患有高血压,社区医生再三嘱咐她要低盐饮食。
她在网上也查了资料,发现盐吃多了确实有很多问题。所以在饮食上她格外注意,外卖不点,餐厅不去,自己每天烧的菜也都非常清淡,几乎不放盐。
她倒能扛得住,但她老伴儿就惨了,不会做饭,只能跟着一起吃。时间一长,天天喊头晕恶心乏力。
她带着老伴儿一同来找我看病,两个人在我面前唇枪舌战,互不相让。一个抱怨对方“虐待”,另一个则说对方“装怪”。
大爷可能还真不是“装怪”。他很可能患上“低钠综合征”。
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在人体内可分解成钠离子和氯离子,分别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尤其是钠离子,是食盐的关键元素,它对于我们身体保持整体的液体平衡、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以及维持神经细胞的电脉冲等过程都必不可少。
我们人体每天必须摄入一定量的食盐,保证足够钠含量,才能维护体内物质平衡。
尾
最近有研究表明,说中国是世界上食盐摄入量最高的国家之一,并且称中国所有年龄段人群平均每日盐摄入量是推荐量的两倍之多。
这或许与我们中国的饮食文化和饮食习惯有密切关系。但不管怎么说,长期高盐饮食对身体的伤害毋庸置疑,我们有必要进行控盐。
但控盐不能盲目,我们必须对低盐饮食有更客观和全面的认识。
显然,低盐饮食并不是全民适用,也不是越低越好。
任何治疗方案都应建立在是否改善健康这一大前提之下,如果盲目低盐导致身体遭受更大(多)损害,不值得,也不划算。
热门跟贴